
複製連結或點選閱讀原文直達“大荘家”
hhttps://www.pechanga.com/entertain/rainie-yang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在4月3日釋出的報告中指出,到2033年,人工智慧市場價值預計將達到4.8萬億美元,相當於德國的經濟體量。人工智慧將提升生產效率,推動全球數字化程序。

不過,報告也警告稱,人工智慧可能影響全球40%的就業崗位,加劇國家間的不平等。人工智慧帶來的收益高度集中,主要流向資本而非勞動力,這可能削弱發展中國家依賴低成本勞動力的比較優勢,擴大全球技術鴻溝。
報告指出,全球40%的人工智慧研發支出集中在100家企業,主要分佈於美國和中國。科技巨頭如蘋果、英偉達和微軟的市值,已接近整個非洲大陸的GDP。同時,118個國家——大多數位於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未參與關鍵的人工智慧治理討論。“全球南方”指代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部分地區。
儘管如此,報告也強調,人工智慧不僅可能替代崗位,也有潛力創造新產業並賦能勞動者,前提是各國加大對再培訓和技能提升的投資。
為推動包容性增長,聯合國建議國際社會採取措施,包括建立人工智慧透明機制、共享基礎設施、推廣開源模型,以及促進知識與資源共享。報告最後指出:“人工智慧有潛力成為進步、創新與共同繁榮的催化劑——前提是各國積極塑造其發展路徑。戰略投資、包容性治理和國際合作,是確保人工智慧造福所有人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