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悉尼生活資訊
ID:syd_life
在澳洲,
有一種病悄悄潛伏在人群中…
沒有劇烈疼痛、沒有劇烈症狀,最多就是有點累、尿頻、血壓高,但這些沒什麼大不了的小毛病…
可能正在預示一種
嚴重到致命的隱形疾病!


根據最新資料顯示,澳洲現在已有:
將近270萬人身上
出現了類似的跡象,
而其中的絕大多數人甚至毫不知情!
澳洲百萬人正在染上
這種隱形的疾病!
根據澳洲統計局(ABS)最新發布的《國家健康指標調查》,目前有269萬澳洲人已經出現慢性腎病(CKD)的相關跡象:
而其中249萬人完全
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更可怕的是,你可能在毫無症狀的情況下,已經喪失90%的腎功能。
慢性腎病是一種長期逐步損害腎功能的疾病,它不會一夜之間爆發,而是悄悄發展:
慢性腎病的可怕之處
就在於太安靜,
它的初期症狀非常普通!

很多人可能已經有以下警告訊號,卻還在一直忽略:
-
容易疲倦、沒精神
-
尿頻、尿量改變(尤其是夜間)
-
噁心、貧血
-
高血壓或持續的泌尿道感染

然而這些症狀都太普通了,很容易被誤當成壓力大、上火或者最近沒睡好。
大家在忽略這些早期訊號的情況下,病情可能會發展到最終階段:
腎衰竭,必須依賴透析或移植來維持生命!

如果大家正在經歷這些情況,並且年滿60歲,或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有腎病家族史、肥胖、吸菸習慣:
那你就屬於慢性腎病的
高風險人群!
澳洲女孩25歲腎衰竭
只因它藏得太深!
Kidney Health Australia 指出,慢性腎病在澳洲全國普遍存在:
但尤其在新州與維州
尤為突出!
根據統計的資料顯示:

-
新州是人口最多的州,超過22%的高風險人群未進行過腎功能篩查;
-
維州儘管健康意識較強,但糖尿病和高血壓人群集中,慢性腎病風險依舊很高。
許多住在城市周邊、偏遠或原住民社群的人,缺乏穩定的健康篩查渠道,往往在疾病晚期才被發現。
某些社群甚至報告指出:
每10人中就有1人
符合慢性腎炎診斷標準,
但幾乎沒有人發現自己生病了!

來自布里斯班的Holly Wakelin就是最真實的例子,今年只有25歲,卻從2歲起就和腎病纏鬥。
她天生只有一顆腎,小時候頻繁得尿路感染,住院成了家常便飯:
但症狀總是很輕微,
導致她和家人也沒意識到
問題的嚴重性!

到了青少年時期,感染越來越頻繁,最後竟然發展成腎衰竭,直接進入了慢性腎病第五階段,也就是最嚴重的一階段。
醫生讓她立刻開始透析治療,
並排入腎移植候選名單!
幸運的是,她的媽媽成為了腎源捐獻者,成功移植後,目前她的新腎大概有43%的功能,雖然遠不及健康人,但已經比原來的5%強太多了。

Holly的經歷說明了一個殘酷的真相,慢性腎病可能沉默,但它絕不無害。
雖然慢性腎病難以察覺,但我們完全可以透過:
一個非常簡單的健康檢查
提早發現它的存在!
查一下可能救你15年壽命
腎病檢查很簡單!
Kidney Health Australia的臨床總經理Breonny Robson表示:
只需要三個步驟就能
完成腎臟健康檢查!
如何進行腎臟檢查

-
血壓測量
-
血液檢測:主要檢視肌酐和估算腎小球濾過率
-
尿液檢測:主要看蛋白尿、尿白蛋白比
檢查時長不到半小時、無需空腹,
絕大多數全科醫生都能操作!
如果檢查結果發現早期徵兆,現在已有特定藥物可以幫助延緩腎病進展長達15年,甚至可能避免走到透析或移植那一步。

除了定期檢查,我們還可以從生活習慣上減少腎臟的負擔:

-
控制鹽分攝入(每日不超過5g)
-
維持健康體重(BMI < 25)
-
保持規律運動(每週150分鐘)
-
戒菸、多喝水,限制含糖飲料
-
避免濫用止痛藥(NSAIDs)
健康從來不是理所當然,它藏在每一次你願意關心自己身體的選擇裡。
別再忽視那些
沒什麼大不了的小毛病,
也許正是它們,
隱藏著致命的危險!

-The End-

澳中企業傢俱樂部管理的度假地悉尼中央海岸的The Entrance 的300度以上海景湖景交織,景觀獨特天際屋可住6-8人。環繞陽臺101平米。歡迎預定。
詳情可查詢:airbnb.com/h/theentrancepenthouse
出租
:悉尼市中心優質寫字樓出租,從75平米到300平米均有,歡迎租用。請聯絡澳中企業傢俱樂部。

這是第三十九期今後擬每週日播出。歡迎各位讀者反饋意見點贊,關注,評論,幫助我們進一步提高。
The End
——————————————————
(指點迷津)許多同學初中畢業就無法上高中了?或者無法上理想的高中?
2025年,我們有對策
-
從2025年起,我們的持牌專家根據學生個人情況,提供完善澳洲解決方案,10年內與同桌學霸985/211大學見吧! 諮詢:abcvisa -
從2025年起,我們開始為澳大利亞留學生提供地接安家服務,目前地點僅限於悉尼,布里斯班和黃金海岸 (歡迎其他地區有資源朋友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