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如果出現這6個表現,可能是性迴避……

圖片: 黃仔 | 撰稿: 六層樓 | 責編: 海芋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談及女性生理知識,很多內容我們都無法從現有的教育體系中獲得,這份缺失是每個人都要填補的。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位搞笑但有內涵、理性又富有同理心的婦產科老棉褲、科普界的甜心——@六層樓先生。
我們將不定期分享@六層樓先生的女性健康內容,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科普硬核生澀的生理知識
關注@六層樓先生,一起填補生理教育的空缺。
👇👇👇
如果你也有很多生理問題想要諮詢,也可以關注@六層樓先生後留言哦!他真的真的真的都會看!!!
話不多說,來看看@六層樓先生今天給女孩們的分享吧!
首先我們要分清一個概念,就是說迴避,跟拒絕是不一樣的,拒絕是更加明確清晰的表達,但這在很多人眼裡是比較暴力的表達方式。
而回避呢,則是透過一種更加隱匿的、溫和的方式,以相對無衝突的方式避免性行為的發生。
通常來說性迴避(是性迴避,還是性冷淡?)會有6個維度的具體表現:
第一個是身體訊號。比較常見的就是,當伴侶在臥室靠近自己的時候,會突然起身去整理衣服或疊被子,或者說上個廁所,也有可能會說:哎,你稍等我一下,我火上還燉著水呢。總之呢,就是把身體距離拉遠。
還有就是在被親吻或擁抱的時候,身體會變得非常僵硬,大腦會緊繃,外加上嘴巴跟眼睛都會緊閉,希望這一切儘快結束。
第2個是時間管理。這個也很常見,我一說出來,你們就能想到了,比如工作日刻意加班兒到深夜,把工作忙、壓力大當做擋箭牌,恨不得,是等伴侶睡了再回來,伴侶還沒醒呢,又去工作了。長期如此啊,也會有人說:你這麼愛工作,你跟工作去過吧。
等到了週末呢,又會報各種課程啊,報各種班兒啊,安排各種興趣活動啊,製造合理的忙碌
第3種就是情景刺激。具體表現就是說,當伴侶提出晚上早點睡,或者更直接的發出性生活的邀約時,就會開始心跳加速、精神緊張
或者當伴侶釋放出性需求的訊號,比如說穿上了特定的衣服,使用了特定的香水兒,就開始莫名的煩躁不安,甚至開始胃疼、噁心等不適,有時候身體不適既是條件反射,也是迴避行為的合理藉口。
第4個就是日常分離。比如說開始堅持嚴格的分被子、分床睡覺,把伴侶關係迴歸到室友關係,在日常溝通當中也會有針對性的抱怨。
比如會直接說:你怎麼總是想這個事兒啊,這個事兒對你那麼有吸引力嗎?
或者相對委婉的說:哎呀,都是老夫老妻了,別那麼膩歪。
總之呢,就是把日常分離合理化,還有一些呢,就是不會口頭說,但是會做出一些讓伴侶討厭的事兒,比如可能會抽菸喝酒或者不洗澡,以各種方式讓伴侶主動拒絕跟自己在一起,來掩蓋自己的迴避。
第5個就是社交防禦。這種呢,大家也會遇到啊,比如在閨蜜朋友在聊到性相關的話題的時候,會選擇迴避,比如說跟伴侶看到一些性相關影片的時候,也會選擇走開,或者低頭玩手機,並且不希望伴侶因此產生性慾,因為當發現性行為不可避免要發生的時候,也會產生巨大的焦慮和恐慌。
第6個就是自我暗示。這種就更加隱匿了,比如自己會主動購買很多情趣用品,但只購買不使用,傳遞出一種訊號,就是自己一直在積極的準備,沒有消極、沒有迴避,只是沒有合適的時機。
或者說自己最近在採用某種生活方式,通常以養生為核心,比如說這種方式要求禁慾之類的,當然這裡也包括選擇假裝高潮,就是性不可避免要發生的時候,也會主動想辦法儘快結束。
講到這裡啊,我們必須要再次強調,並不是有這樣的行為,就一定是性迴避,比如說分床睡或者分被子睡覺,有時候就是為了保證雙方的睡眠質量。
一般來講,當你有一系列迴避行為,且持續6個月,當你對這段關係的維繫產生擔憂或焦慮時,尤其是在每次迴避之後,你都產生愧疚,想要以其他方式進行補償,那我們就要考慮這是不是性迴避了。
我是六層樓,我愛這個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