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國境內市場發行的各類可持續債券規模累計約9.35萬億元。2025年一季度,合計發行各類可持續債券規模2148.2億元,環比降低19%。
貼標綠色債券:一季度發行規模1756.7億元,同比增長53.4%,募集資金主要投向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和清潔能源產業,其中碳中和債券為主要的創新品種。發行成本方面,在有可比債券的綠色債券中,64%具有更低的發行利率。發行場所方面,一季度銀行間市場仍為綠色債券最主要的發行場所。銀行機構承銷情況方面,一季度中國銀行的綠色債券承銷規模和數量排在首位。二級市場流動性方面,一季度綠色債券成交量2358.7億元,平均月度換手率為4%,環比均有下滑。
轉型類債券:一季度共發行21只轉型類債券,規模合計130.5億元,環比提高4.6%。包括15只可持續掛鉤債券,規模合計99億元;5只低碳轉型掛鉤債券,規模合計21.5億元;1只低碳轉型債券,規模為10億元。
其他可持續發展相關主題債券:一季度共發行了26只區域發展債,規模合計178.2億元;6只一帶一路債,規模合計41億元;3只社會事業債,規模合計41.8億元。
創新實踐:中國財政部在倫敦成功發行首筆60億人民幣綠色主權債券;無錫糧食集團成功發行全國首單“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領域綠色債券;小鵬汽車發行全國首單汽車融資租賃“出表型”綠色債券通ABN;農業發展銀行發行新版《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項下首隻“孿生綠債”。
政策動向: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綠色主權債券框架》,該文是財政部在境外發行中國綠色主權債券的基石檔案;交易商協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最佳化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機構發行綠色債券機制安排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境外機構在我國銀行間市場發行綠色債券的相關機制安排進行了明確與最佳化,積極推動優質境外機構發行綠色熊貓債;兩部門《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銀行保險機構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施工圖”正式出爐;證監會發布《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明確綠色金融發展著力點。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