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談人

高柏
杜克大學社會學系

姚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封凱棟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
主持人

雷少華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活動時間
地 點
* 開放式活動,無需預約
直播地址
“三聯書店三聯書情”影片號
主 辦 方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媒體合作
《經濟觀察報》APP

把脈:全球鉅變與中國經濟
高柏 著
412頁,平裝,79元
ISBN:9787108079213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5年1月
高柏近十年思考與寫作的結晶,以高度跨學科的分析框架,剖析“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實質,揭示各國在全球化鐘擺運動、霸權更迭和科技革命這三大歷史長週期的兩次同頻共振中面臨的挑戰及其應對的歷史同時代性和共同特徵。
本書的理論框架進化長達35年之久。作者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美貿易爭端最激烈的階段,把卡爾·波蘭尼所揭示的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由釋放市場力量轉向保護社會這一歷史宏觀變數納入其理論框架,並在後來將其擴充套件到對戰後資本主義的分析,概念化為全球化鐘擺運動,把它作為與霸權更迭週期並重的,導致國際經濟秩序與國內政治經濟發生深刻變化的歷史驅動力。
當2008年以來這些歷史長週期運動又一次對國際經濟秩序產生重大影響時,這些經過長期發酵和積累形成的跨學科的理論框架開始展現出強大的解釋力,為理解中國經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提供了十分獨特的視角。這種從歷史的縱深與比較的視野分析中國經驗的思路,對我們思考中國如何應對逆全球化、地緣政治和科技革命的挑戰,選擇未來經濟發展模式有特殊的參考價值。

良治:來自儒家政治的啟示
姚洋 秦子忠 著
平裝,377頁,69元
ISBN: 9787108078766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4年10月
從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汲取養分,創造與西方自由主義民主不同的政治哲學和治理模式,讓中國以一種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書即是這方面的一個嘗試。
儒家是中國歷史上的主流政治哲學,也是中國人深層心理結構的總結。本書回到先秦儒家,從儒家經典著述裡發現和汲取養分,用現代分析哲學的方法對之進行闡釋,挖掘儒家文化的現代意義,構建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現代政治哲學。本書可以看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方面的一種努力。

潮起:中國創新性企業的誕生
封凱棟 著
平裝,410頁,79元
ISBN: 9787300319575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3年8月
本書著眼於中國企業及制度層面的戰略轉型深入分析了中國汽車產業和通訊裝置行業中創新型企業的成長路徑。在歷史上,正是這兩個行業中自主創新企業的崛起,幫助中國開啟了產業政策轉型的社會大討論,並最終促成中國產業政策正規化向“自主創新”轉型。
本書透過對吉利、奇瑞、比亞迪、華為、中興和大唐電信等企業開展案例研究,嘗試闡明它們與其他本土企業的行動差異,並著重分析它們是在什麼樣的社會條件下發展起來的。
本書將幫助那些對中國創新型企業崛起感興趣的讀者更好地理解中國工業發展的動態演進過程,並幫助他們探索中國現階段創新轉型需要完成哪些重要任務。

中國出口之謎:解碼“全球價值鏈”
邢予青 著
平裝,240頁,60元
ISBN: 9787108073082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9月
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的短短三十年左右時間裡,就從一個封閉的經濟體成長為世界第一齣口大國。本書以全球價值鏈為框架,從中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的角色出發,揭示了跨國公司的技術、品牌和市場營銷網路對中國出口奇蹟形成的決定性作用。以全球價值鏈為基礎的國際貿易,與古典的布匹換葡萄酒的貿易存在著本質的區別,並導致了中美貿易平衡被扭曲。作者以iPhone 貿易和美國蘋果公司為案例, 詳細解析了貿易統計是如何扭曲中美雙邊貿易的。全球價值鏈不僅是一種新的貿易方式,也是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的一條新路徑。超級全球化時代催生了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但是,中美貿易摩擦、中美之間的技術博弈,以及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泛濫,正在威脅著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價值鏈的穩定運作。作者最後對未來全球價值鏈的發展和重構, 進行了前瞻性分析,並揭示了中國企業的未來成長之路。

追尋良治:中國與世界的三千年
黃張凱 著
平裝,345頁,68元
ISBN: 9787108077226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4年1月
本書基於作者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本科生開設的通識課“中國與世界:歷史視角”,書稿內容聚焦於經濟學視角下的國家治理,不涉及具體的政策,而是探討了更深層次的理念:國家如何形成、民族如何誕生、統治者如何制衡、如何選賢任能、歐洲為何崛起,等等。
作者在中外先賢對這些問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經濟學的思維方法和分析工具,總結現代社會科學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其中濃縮了經濟學和政治學等社會科學在最近幾十年裡對人類社會重特徵和重大歷史程序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的重要成果,呈現出三千年來人類追求良好治理的努力與成就。作者期待這些成果能讓有理想抱負的年輕人對人類社會的運轉有更多瞭解,進而造福更廣大的人群。書稿脫胎於課程,舉例深入淺出,語言明快曉暢,很多中西對比讀來讓人耳目一新。

“三聯學術讀者群”建立了,歡迎讀者朋友新增“三聯學術編輯部”微訊號sdxxueshu02,掃描上方二維碼,加入三聯學術朋友圈。我們朋友圈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