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風物丨清華寒假書單來了

又是一年寒假
無論是遍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還是搭乘通往故鄉的列車
一本好書總會讓時光為此停駐
文字中靜靜流淌的智慧與情懷
將與佳期美景相映生輝
這個寒假
用閱讀給自己充電
用新書啟新思
我們與圖書館聯合
繼續推出“甄選書單”
最是書香能致遠
清華陪你一起讀書
01
重釋唯物史觀
吳英 著
索書號:B03 W902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吳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本書從唯物史觀的基本概念與原理出發,詳細介紹國內外唯物史觀基本理論方面的相關優秀研究成果,引導讀者立足於新時代背景,重新認識唯物史觀的意義與價值。
02
漫談治史
金衝及 著
索書號:K250.7 J752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金衝及先生是中共黨史和中國近代史專家,曾任《復興文庫》總主編。作者以其深厚的學術功底與豐富的實踐經驗,透過鮮活的歷史案例系統介紹治史的方法論,幫助讀者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探尋解決現實問題的思路與途徑。
03
我們,機器人?
人工智慧監管及其法律侷限
(澳)陳西文 著
遊傳滿 費秀豔 譯
索書號:D912.170.4 C597
推薦理由:
本書原著作者陳西文為新加坡國立大學大衛·馬歇爾講席教授、新加坡全國人工智慧核心資深董事、《亞洲國際法雜誌》編輯。本書選取人工智慧法律監管作為討論主題,從公法與國際法視角探討如何科學應對人工智慧發展的高速性、自主性與不透明性。這些規制模式對於即將到來的通用人工智慧甚至是超級人工智慧時代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04
腦科學的故事(第三版)
顧凡及 編著
索書號:R338.2 G482C2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顧凡及是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退休後主要從事有關腦科學的科普創作和翻譯工作,其譯著曾獲2017年中國好書、2023年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品等多個獎項。本書以講故事的形式,深入淺出地生動講解包括神經元的科學發現、人工智慧的未來在內的腦科學發展中多個里程碑式研究工作。
05
大空頭
(美)邁克爾·劉易斯 著
何正雲 譯
索書號:F837.121 L706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邁克爾·劉易斯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曾任所羅門兄弟公司債券交易員,後為《紐約時報》撰稿。本書透過大量詳實的第一手訪談資料,講述金融危機爆發的始末以及表面繁榮背後隱藏的巨大危機。
06
海洋與人類文明
嚴小軍 陶震 編著
索書號:P7-091 Y066
推薦理由:
本書主編嚴小軍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藻類資源生化學研究與開發的國際知名專家。本書按從古至今的時間順序依次講解海洋與人類文明之間的互動關係,喚起讀者對海洋的尊重與熱愛以及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與思考。
07
開啟創意之門:AIGC創作一本通
呂森林 等著
索書號:TP18 L897
推薦理由:
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興起使大量低成本的構思、設計的實現和精美的簡報、圖片、影片、動畫的製作成為可能。本書透過豐富的案例講解與實操指導,幫助讀者迅速建立AIGC技術的知識體系,激發讀者對AIGC技術的創新意識,拓展讀者透過AI技術進行內容創作的選擇性與可能性。
08
興於微言:小詞中計程車人修養
葉嘉瑩 著
索書號:I207.23 Y434A23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葉嘉瑩是中華古典詩詞大家,曾任南開大學講席教授、南開大學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當選“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本書從兩宋的蘇東坡、辛棄疾談至民國的呂碧城、沈祖棻,帶領讀者透過經典詞作感悟其中折射出的高遠意境與家國抱負。
09
科學的邊界:
關於不可能性的故事
(英)約翰·巴羅 著
李新洲 徐建軍 霍向華 譯
索書號:G301-49 B046C4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約翰·巴羅是英國天文物理學家、科普作家、劍橋大學教授。本書圍繞科學和思維的邊界展開論述,特別是可能性與不可能性的邊界進行深入探討,發人深思。
10
讀好文獻:
寫作導向的學術閱讀指導
傅力 著
索書號:G255 F933
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傅力現任教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本書著重講述如何有效閱讀和理解學術文獻,選取不同型別文獻案例,對其進行深入分析與講解。無論是對於初出茅廬的學術研究新人,還是對於資深的學術研究專家,這本書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來源 | 圖書館
攝影 | 蘇小涵
文案&排版 | 常瀟予
編輯 | 王志雄
責編 | 苑潔

稽核 | 劉蔚如
內容來源:清華大學
喜歡清華經管EMBA,請點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