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對輔助駕駛出手了!

2025.04.17
本文字數:999,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肖逸思
工信部網站資訊顯示,4月16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召開智慧網聯汽車產品准入及軟體線上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要汽車生產企業近60名代表參加會議。
此次會議圍繞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智慧網聯汽車產品准入、召回及軟體線上升級管理的通知》(下稱“《通知》”)有關產品准入和軟體線上升級備案要求,聽取汽車生產企業落實情況及建議。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介紹智慧網聯汽車產品准入及軟體線上升級管理的重點關注事項。
除此之外,會議還重點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深刻領會《通知》要求,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慧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自去年開始,城市NOA功能上車、端到端等智慧駕駛技術爆發式普及,但相關事故也頻發。從“3·29小米SU7爆燃事故”後,智駕安全的話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其中,車企是否存在過度營銷導致消費者對於智駕功能的認識模糊的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里斯戰略諮詢汽車行業負責人、高階顧問趙春璋曾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純技術的角度,智駕的普及是必然的趨勢,猶如汽車替代馬車、智慧手機替代功能手機,是不可逆的趨勢。從技術普及的角度,“智駕平權”、智駕功能從高價格車型普及到低價格車型也是必然的趨勢,符合新品類普及的規律:由高價到低價,由小眾變大眾,由懷疑到接受。然而,從傳播的角度,的確存在部分企業誇大其辭、預售技術,試圖在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然而激進的營銷,尤其是在智駕這類關乎消費者安全的功能上,無疑是危險的。
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階副總裁沃爾沃汽車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近日也向記者表示,智慧駕駛的落地在未來不是問題,但除了落地,還有車企如何“賣”的問題,是不是會存在言過其實、誤導以及出了問題甩鍋?在沃爾沃看來,智慧駕駛必須對人和車負責的邊界劃分清楚,如果是人負責,那麼智駕就是一種便利性功能,車負責則是主動安全功能。沃爾沃不會有意無意地混淆便利性功能與主動安全之間的區別。
微信編輯 | 小羊
推薦閱讀

中方決定反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