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布語
前幾天很多人期待的住建部發佈會,意外成了利空,市場理解為救市大招不及預期,地產股也不買賬。
當天A股和港股的地產板塊集體下跌,金地集團、新城控股、萬業企業等地產股甚至跌停了。
但是,樓市政策真的無效嗎?未必。
釋出會上宣佈的一項重磅舉措是,將透過貨幣化安置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危舊房改造。
住建部部長倪虹還表示:”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還可以在100萬套基礎上繼續加大支援力度。”
醉翁之意不在酒,對於當下樓市的復甦而言,這項政策或許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什麼是貨幣化安置?
就是政府以貨幣的形式補償需要安置的居民,後者再到商品房市場購買住房。這種貨幣,可以是一次性的現金補償,也可以是房票。
簡單來說,不搞回遷房了,直接發錢吧。
在2014年-2015年的棚改中,由於採用大規模貨幣化安置,極大地推高了房價上漲。
當時的棚改,規模有多大?
光是2014年,就棚改了470萬套。此後的15-18年,是全國棚改高速推進的時期,年均實際開工近600萬套。按照住建部要求“各地區棚改貨幣化安置目標原則上不低於50%”來估算,每年透過貨幣化安置的棚戶區數量差不多300萬套。

圖片來源:德邦證券
這樣一對比,新增100萬套確實不算“大手筆”。難怪股市反應平平。
但是,要知道從2018年起,國家就很少採用貨幣化安置政策了。特別是2019年,中央明令地方專項債不得用於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後,貨幣補貼的政策空間也越來越窄。
2019年,棚改計劃調整為285萬套,到2023年僅剩159萬套,規模逐年縮減,透過貨幣化安置的數量就更少了。
那麼,放在當下的樓市來看,100萬套“棚改”能拉動多大規模的需求?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截止到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392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5%,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22.5%。存量商品房規模正處於歷史高點。
根據部分券商的測算,按15-18年的資料,貨幣化安置的等效面積佔比全國住宅銷售面積大約為17.5%。按照線性估算,本輪政策大約能消化6%左右的商品房庫存。
6%的體量也不小了,但能否成為撬動樓市回暖的槓桿?拭目以待。

事實上,貨幣化安置的手段,只是當下樓市調控“多管齊下”的其中一個工具。
為了去庫存,地方政府早已直接下場“收房”了,而貨幣化安置又添了一把火。
截止8月,全國已有超過60個城市出臺收儲政策,透過政府公開徵集或地方國企收購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7月29日,廣州增城區中心城區公共租賃住房籌建專案公告發布,收購增城區中心城區(荔湖街、荔城街、增江街)範圍內存量商品房籌集作為戶籍家庭公共租賃住房;
8月7日,深圳市安居集團有限公司釋出《關於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徵集通告》。該公司所屬企業將開展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向深圳市域徵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專案;
……

不過,政府下場“收樓”,程序並不是特別順利:
早在去年1月份,央行就推出了1000億元租賃住房貸款支援計劃,向8個試點城市發放專項貸款用於收購存量住房、擴大租賃住房供給。然而截至6月,這筆1000億元的貸款只發放了200多億元。
為什麼受阻?有很多原因。很多國企近兩年也在過“緊日子”,收儲的租金也未必能覆蓋銀行貸款的利息,收儲的決策、運營流程相對也比較複雜。
但是,貨幣化安置手段就不一樣了,它會大大加快房改的進度,各地消化存量房的步伐將明顯加速。
尤其對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來說,這可能就是供求關係重新平衡的一個契機。

這一波貨幣化安置,將如何影響樓市?
目前看來,最值得關注的是哪些城市會受益。
毫無疑問,大城市將是本輪城市更新的攻堅重點。住建部發布的資料顯示,僅在35個大中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萬套。
去年7月中央引發的《關於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分三類推進實施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
符合條件的實施拆除新建;不符合的開展經常性整治提升;介於兩者之間的實施拆整結合。
擁有城市更新經驗的央企、地方國企將成為實施主體,優先喝湯。同時透過拆建釋放出的需求,也可能讓大城市的房價迎來一波回暖。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將本輪“貨幣化安置”等同於棚改2.0。無論是從改造範圍還是資金規模上看,此次的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都遠趕不及10年前棚改的威力。
中國的城鎮化已經步入新階段,在經歷了上一輪改造後,大城市目前保有的城中村,很多都是承載了大量外來人口和生產活動的“剛性村”。大拆大建的視窗期已經過去,接下來主要還是補公共服務短板,做城市更新的“繡花功夫”。成都拆遷一夜暴富的夢,只能活在謠言裡。
去庫存、促回穩,才是接下來樓市調控的主基調。

中產必須要調整預期了。樓市救市、地緣關係、整個社會的變化,都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決策。
加入智谷趨勢內部研判,每週收穫一次對世界資訊的認知與獨到判斷,胡潤TOP10的智谷趨勢 三十多位研究員 輔助大家,去理解資訊背後的趨勢和本質變化。
中文網際網路正在消失,千萬別讓自己成為那個代價。
現已漲價至299,前50人減免100元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參考資料:
1.華爾街見聞 歷史上的“貨幣化安置”,拉動了多少投資?
2.羊城晚報 貨幣化安置100萬套城中村危舊房改造,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