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方法,幫你處理瞬時情緒

情緒是依據於內心對於外部環境所給出的訊號,是對客觀環境的一種判斷和感知。
共創活好的環境
『niwo』
“當時我要是……就好了。”每一個人對於這個句式都不會陌生。
· 較真吵架,和女朋友鬧分手—“當時,我要是不那麼較真就好了!”
· 動手打人,被警察關進了局子裡 —“當時,我要是忍住就好了!”
· 被人拱火,答應了讓自己為難的事情—“當時,我要是不那麼愛面子就好了!”
世上沒有後悔藥,所以,人也只能在事後喟嘆之前的不理智,然後在心裡暗下決心,下一次一定不會再這樣。然而,下次真的不會再犯嗎?很多人心裡都沒底。大家心裡沒底的原因是,他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會始終保持理智。也許,進過警察局的在下一次動手之前會變得小心謹慎,但他不敢保證自己真的會把拳頭放在口袋裡,因為他知道,自己總免不了鬧情緒。
人失去理智的原因是被情緒佔據了頭腦,尤其是這種瞬間產生的情緒,會讓人在很短時間裡失去理智。失去理智是如此地快,以至於當理智恢復時,人已經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因此,最重要的是應對瞬時產生的情緒。
2006年足球世界盃決賽,法國隊中場核心、隊長齊達內遭到了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濟的挑釁,失去理智的他,一頭撞向馬特拉濟,因此被紅牌罰下。
我們不能說,法國隊因為齊達內的不理智而錯失了世界盃冠軍,這樣做對齊達內似乎不太公平。但客觀地說,如果沒有那不理智的“一頭”,最終的冠軍是法國還是義大利肯定還未可知。
由此可見,瞬時的情緒所帶給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那麼,心理學上有什麼能夠緩解瞬時情緒的工具嗎?我重點為大家介紹以下幾種。
01
呼吸控制工具
人處於情緒當中時,呼吸總是短淺和急促的,譬如在憤怒、忌妒的情緒下,或者因為焦慮而緊張,因為恐懼而退縮時,呼吸變得短淺和急促,會讓人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從而讓大腦處於一種人意識不到的缺氧狀態。
呼吸控制工具是日常處理瞬時情緒的主要工具之一,即便不學習心理學,很多人也懂得在有情緒的時候深呼吸、換一換氣。
與人吵架的時候,剛要口不擇言攻擊對方,突然想到了不能失去理智,於是開始深呼吸。五秒完成一個呼吸過程,慢慢地,你的情緒就開始穩定下來了。
02
倒數工具
讀者可以嘗試著緩慢倒數這些數字:12、11、10、9、8、7、6、 5、4、3、2、1。
讀完之後,你是不是發現無論是呼吸還是動作,都變得比倒數之前緩慢了一些,你的頭腦也稍微清晰了一些?倒數是一種暫停當前的情緒,讓自己的思路和行為都短暫進入一種有秩序狀態的調節方法。當你因為情緒的爆發而瞬間失去理智的時候,倒數12個數字,會讓你瞬間中斷情緒,轉而啟動理性大腦。一般倒數到7就可以見效!
當倒數完成之後,你的情緒便可以順著倒數這個行為慢慢舒緩下來,你的理性也可以順著這個行為的慣性啟動了。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
必須是倒數而不是正數
1,2,3……這樣的正數往往沒有效果,因為首先它沒有極限,其次它是一種順勁的行為,“1,2,3——跑!”“1,2,3——打!”它非但不利於情緒的平復,反而更容易激發情緒,讓情緒變得更強烈。
倒數的數字不要太多
最好以15為限,因為倒數的數字太多,反而會讓人陷入急躁當中,人越來越急,倒數得就越來越快,呼吸變得短促,情緒就更不容易平復了。
當然,倒數工具一般只適用於遠離衝突現場的情緒瞬發。譬如,在打電話的時候、收發郵件的時候、看微信的時候突然情緒爆發,用倒數工具來讓情緒平復是非常有效的。
03
矛盾意向工具
有的時候,你意識到了自己的瞬發情緒,也意識到情緒可能會帶來的惡劣後果,於是,你想著去剋制情緒,但剋制的結果卻難以令你滿意。這個時候,我推薦讀者掌握一種叫作矛盾意向的工具。
所謂矛盾意向,就是把對情緒的抑制變成有意識的允許。很多時候我們越是剋制自己的情緒或衝動,這種情緒或衝動就越是容易爆發。而當我們允許它出來的時候,它反而變得乖巧起來。因為我們刻意的壓制會讓衝突的力量變大,當刺激源突然出現的時候,我們容易瞬間爆發。
譬如,因為別人的行為,你內心充滿了憤怒情緒,你便可以大大方方地對對方說:“我真的好想對你發火!”“我現在特別生你的氣!”“我真的好想打你一頓!”這樣反而會讓你的情緒平復下來。或者在快見到他之前,提醒自己一會兒見了他一定要發火,越是這樣,見了面反而發不起火來了。
再比如, 一個人在上臺演講之前,因為焦慮和恐懼會變得結巴,那我就建議他在上臺之前,先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好好故意結結巴巴地說十分鐘話。
04
降低重心工具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重心往往會越抬越高。人們經常在發火的時候一拍桌子站起來,以此抬高重心,從而讓自己顯得強大。對於這一點,舒緩瞬發情緒的物理手段就是降低重心。
兩個人情緒激動的時候,站著爭吵很容易爆發衝突,那不妨就在情緒爆發的時候讓自己坐下來,你會發現你的情緒瞬間穩定了一些。
如果坐下來還不行的話,那就坐得更低一些,甚至可以躺靠在沙發上。你有沒有注意到一點,處理客戶投訴的售後接待部門,他們的沙發都是又低又軟,這其實就是降低重心工具的現實應用。
05
轉移注意力工具
人處在瞬發情緒控制之下,大腦的思維會侷限在由情緒所引導的點上,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鑽牛角尖或管狀思維”。遇到這種情況,轉移注意力是一個不錯的應對策略。轉移注意力分為平行轉移和內外轉移。
平行轉移,就是從一件事上轉移到另一件事上,譬如因一件事產生憤怒情緒,那麼可以轉移到其他事情上,不再去想這件事。老劉因為請假的事和同事爭執了起來,他很憤怒。此時,他選擇不去搭理同事,轉而去思考週末帶孩子去天文館的事情,慢慢情緒就穩定下來了。
內外轉移,就是尋找情緒發生的途徑,把內在的情緒轉移到外在的原因上面。老劉因為請假和同事吵架,憤怒的他選擇去思考:同事為什麼不和我調整休息日期呢?是不是他也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呢?這樣他就進入了理性狀態,情緒自然也就穩定了。
06
皮膚接觸工具
心理學家發現,人在嬰兒時期那種渴望被安撫、被關照的情緒 ,並沒有因為年齡的成長而消失。所以,當一個人處於瞬發情緒當中時,用皮膚接觸的方法表達一種溫和的關心,也是一種穩定情緒的重要方法。
在辦公室裡,一個女員工因為和同事之間的瑣事暴跳如雷,同為女人的領導趕來,開口說話之前先輕輕地擁抱這個女員工,不斷撫摸她的上臂,神奇的是,僅僅兩分鐘,這位女員工就不再激動了。
需要指出的是,皮膚接觸並不是所有情況下都可以運用的。因為皮膚接觸是很私密的行為,所以,不在親密關係當中、明顯不太瞭解的異性、敵意非常大的對方,這些情況都不適宜皮膚接觸。
而且 ,皮膚接觸千萬不要接觸小臂,也儘量不要拍打對方,這兩種行為都可以被解讀為攻擊、阻止,非但無法緩解情緒,反而可能會激發矛盾。
總而言之,作為一種瞬發又有極大影響的事件,為了減少我們生活中不必要的麻煩,情緒的爆發必須加以控制,而只有用對了工具,情緒才真的能夠為你所掌控。END.
文章來源|
本文摘自《一本小小的情緒管理書》,作者董如峰,中國紡織出版社。

niwo,共創活好的環境
www.niwolife.com

點選閱讀原文

瞭解最新活動
歡迎點亮贊與在看並分享
⬇️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