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今日免費下載:2025中國高階房地產市場現狀報告
來源:城市財經
作者:餘飛
01
成都,房價創新高
其中一套建築面積約256平方米的精裝房源,單價達到了22萬元/平方米,總價5661.33萬元。

據每日新聞披露,這一單價超過了之前的交子縵華最高16.98萬元/平方米的價格,成為成都新房取證價格新高。

2024年9月27日,天府新區麓湖板塊一宗約37畝地塊出讓,因處於麓湖板塊熱門地段和江景低密先天條件,吸引了萬華、潤達豐濱江以及綠城、招商蛇口、遠達、新希望等9家房企參拍。
最終,在超100輪競價後,潤達豐濱江以樓面價24300元/平方米、溢價率約87%競得該地塊,併成為彼時成都樓面價TOP3地塊,這也是天府新區第一宗樓面價超2萬元/平方米的地塊。
去年年末,該專案首次取證預售6號、7號、9號樓,均價超過7萬元,最高價達到12萬元。
這一次取證預售的是5號、10號、11號樓,整體均價達到10.7萬元,10、11號樓每套房源單價均超過18萬元/平方米。5號樓價格略低,但也超過了7萬元/平方米。最高價則超過了22萬元/平方米。
樓面價2.43萬,專案最高預售價卻賣到了22萬,這是翻十倍賣出。
02
地價也創新高了
成都樓市的猛,不僅表現在房價上,也表現在地價上。


這種成交勢頭,直到4月份中美關稅大戰再次挫傷市場信心而終止。
成都3月份二手房成交量高達25358套,4月份微跌至24473套,5月份則跌破兩萬套。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官方、媒體公開披露與報道
其房價4月份仍雙漲,新房環比上漲0.3%,二手房環比上漲0.1%。
到5月份,新房仍環比上漲0.1%,二手房環比則下跌了0.2%。

成都為何這麼強悍?
一方面,均價相比於東部熱點城市,不算高。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強調過,當下各城市遭遇的樓市困局,都是當年房價拼命上漲造成的。
成都的房價上漲方式,與長沙雷同,都是溫水煮青蛙,鈍刀子割肉模式。
每月漲一點,持續不斷地上漲,長年累月持續上漲。
這種模式之下,一方面房價絕對量相對東部熱點城市並不太高,民眾的接受度比較高。注意,這裡說的是相對,不要鑽牛角尖。
目前成都的二手房掛牌價仍只有1.65萬元/平方米。

相比於杭州、蘇州、南京、寧波、青島、廈門等城市,接受度好很多,泡沫小太多。
其他城市的民眾,奮力一跳也沒有買的指望。成都普通民眾努力一下,還是有購房的希望。這是成都樓市耐扛的底層邏輯。
另一方面,人口不斷湧入,需求不斷增加。
歸功於成都近年來的成功宣傳,成都近年來名聲大噪。再加上四川盆地獨特的宜居條件,以及東部城市房價高企的現狀,成都過去十年成功收割了一波人口。
七普資料顯示,成都過去十年(2010年至2020年)常住人口增量高達581.9萬人,增量僅次於深圳、廣州,位居全國第三。2021年,在人口增量整體降檔換速的背景下,成都依舊增加了24.5萬人,位居第二。
2022年全國人口見頂轉向的背景下,成都人口增量從2021年的24.5萬下降至7.6萬。增量的確跳水了,但依舊保持著人口增量。
2023年全國人口加速下降的背景下,成都常住人口增量仍在10萬之上,有13.5萬增量,位居全國第五。
2024年增量降至7.1萬人。

2024年初,國務院批准《四川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明確四川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腹地,全國獨此一份,而成都是腹地的中心;
7月,《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
9月15日,官方宣佈“將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成都毋庸置疑是“關鍵產業備份”主力;
9月27日,國務院批覆《成都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成都城市定位「升格」——從“區域經濟中心、科技中心”升級為“西部經濟中心、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同時新增“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定位。
整體功能定位,比同級別的杭州、南京、濟南都要高。

03
成都樓市也有壓力
儘管成都的新房很耐扛,但更能真實反映市場價格變化的二手房,壓力山大。
今年1月份,克而瑞四川統計,大成都新舊房總存量近27萬套,其中二手房掛牌超16萬套,是新房存量1.6倍,庫存充足。
而克而瑞四川釋出的5月份資料顯示,二手房掛牌量已經衝破20萬套。

這意味著,成都二手房業主降價掛牌拋售氛圍正在加重。
諸葛找房披露的最新資料則顯示,當下成都掛牌的二手房調價房源中,降價房源達到92.07%。

庫存充足,再加上目前經濟、就業形勢仍不明朗的基本面,可以說當下沒有哪一個城市的房價具備強力反彈的基礎。
今年的整體形勢應該比2024年不會好到哪兒去,無論是大區域還是城市內部,都會出現明顯分化。
甚至可以說,2025年的樓市,是中國在經歷了深度調整之後的最明顯的分化之年。
城市之間,一線城市與部分強二線城市跌幅會逐漸收窄,三四線城市則繼續深度調整。
城市內部,核心區跌幅收窄,外圍區繼續卷價格。
城市和人一樣,都遵從馬太效應,呈現越來越深度的兩極分化,面積越大的城市,這種現象越嚴重。
成都在這方面,更是一個典型。
由於版圖太大,優質資源和產業基本都集中在核心區,人口隨著流動,因此造成了,庫存量基本集中在外圍區,核心區的去化週期已經非常短。
成都5+2區域的房價安全係數較高,購房者可以入手,而外圍圈層則需要謹慎。
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第一,去化週期角度。
目前,成都各區中,只有溫江區的去化週期超過了12這條警戒線,其餘都低於警戒線。
尤其是武侯、錦江,去化週期都只有兩個多月。

成都外圍區的去化週期,最新的資料查詢不到,延用去年10月份的資料來看。

第二,人口流動角度。

——END——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