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計24667字,可免費閱讀前40%的內容。
我見過謬傳最多的一個說法,就是“在我們國家‘左’和‘右’其實是反著來的”。我至今也沒想明白,為什麼這種一眼假的觀念會傳播這麼廣?我們左和右的認定,與國際政治慣例左和右的認定沒有任何差別。
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左傾冒險主義、右傾投降主義”的描述,還是改革開放後的“警惕右,但主要還是防‘左’”——這其中的描述都是正常的、符合標準定義的描述,不存在相反之說。

為防止有人不信,我直接引用一段維基百科原版的描述,可以看出中外對“左”和“右”的認定完全沒有不同,只不過很多人想當然以為錯了:

關於“極左”的某形態我在今年一系列付費文章中講解過很多了,今天本文重點談一談“極右”——即法西斯主義。很多人因為階級教育的缺失,對法西斯主義僅限於聽說過這個名詞,所以產生了很多錯誤的觀念甚至虛假的幻想,有必要寫一篇長文從頭到尾捋清楚。
第一部分主要釐清“左”和“右”的主要概念;第二部分講解法西斯誕生的歷史;第三部分通過歷史分析法西斯的主要特徵;第四部分透過主要特徵進一步釐清一些禁不起推敲的固化印象,比如“極左=極右”,乍一看是那麼回事,但完全禁不起推敲。
第五部分是最重要的,要講清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脈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並不等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二戰則屬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還包括並不限於:西班牙內戰、1931-1939年的中國抗日戰爭、德國和義大利共產黨領導的反對本國法西斯的游擊戰、中國人民對抗蔣氏法西斯政權的戰爭、抗美援朝等等。“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一場進步與邪惡的終極較量,其內涵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

(一)進步和保守
“左”和“右”誕生於法國大革命期間,當時代表平民利益的激進派坐在議會左邊,貴族保守派坐在右邊,從此就以此為藍本,評價政治立場。
所以左翼更是平等、公平、進步、變革的;右翼更是血統、榮譽、保守、穩定的。左翼要求變革更有利於窮人和被剝削者,那是因為這個世界的既定現實就是階級壓迫的,右翼以“穩定”為藉口反對變革,那不變就是有利於貴族了。就像胖虎天天毆打大雄,你呼籲變革有風險、要維持現狀,這不是中立,這是有利於胖虎的拉偏架行為。
直接翻譯一下維基百科中關於左翼與右翼的關鍵詞:左翼的特點是強調“自由、平等、博愛、權利、進步、改革和國際主義等思想”,而右翼的特點是強調“權威、等級、秩序、責任、傳統、反動和種族主義等觀念”。
關於“左”和“右”的表現形式,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都明白了,就是“左”和“右”兩端最對立、最具代表性的兩個政治概念:文化大革命和法西斯。

我們看文革期間,有一個響亮的口號叫“砸爛公檢法”,公檢法是什麼?是最典型的國家暴力機器,砸爛這些,是為了讓人民自下而上建立起新秩序,以達到“天下大亂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所以在失去秩序的過程中必然招致混亂,因為人民的能力和覺悟還沒有到瞬間建立新秩序的層面,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說文革中有一個特定的一兩年全國都陷入了“民粹主義陷阱”。
相比而言文革的“自下而上”,法西斯則是標準的“自上而下”,文革要“砸爛公檢法”,而任何一個法西斯政權,都是史詩級強化了“公檢法”等暴力機器。法西斯貢獻了一個經典的專有名詞——蓋世太保——是德語“國家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polizei)的縮寫Gestapo的音譯,是專門設立的為法西斯壓迫人民、統治國家的特務機關。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我在《毛澤東的“大民主”思想》這篇文章中所詳細分析的,文革的問題比較複雜,既有“自下而上”的部分,也有“自上而下”的部分,這就是兩派鬥爭的根源。有一個小點很有趣,我們閱讀那時候的史料,所有的紅衛兵組織都宣稱自己是“自下而上”“代表人民”的,而指責對方則是“當權派的憲兵隊”“走資派的蓋世太保”,說明運動整體的合法性、規定性就是“自下而上”的,就算是“自上而下”的、偽裝成人民自組織的,也必須給自己一副畫皮。
我不知道現在的小孩子們還知不知道這個名詞了,我是21世紀初上的小學,那時候小學生裡面也會管給老師打報告的學生取外號叫“蓋世太保”,法西斯特務文化的影響力竟然延綿到了21世紀華北平原的小學之中,足見其深遠。

其實遠不止“蓋世太保”,法西斯所建立的“自上而下”的特務機構形形色色,有黨務系統內的,有政務系統內的,有經濟系統內的(鎮壓工會和罷工),還有軍隊內部的。比如跟“蓋世太保”齊名的經典文化名詞“憲兵隊狗崽子”,就是軍隊系統內部的特務機構。
因為納粹憲兵隊會佩戴一個獨特的飾品,形似狗鏈,所以被親切地稱之為“憲兵隊狗崽子”。

俄版《兵臨城下》中那一段經典臺詞說的就是這個:
“交代出誰是猶太人、共產黨、政委就能活。”
“我是政委、猶太人、共產黨員,憲兵隊的狗崽子們,槍斃我吧!”

所以“左”和“右”的政治兩極,決定了法西斯是共產主義命中註定的敵人,或者更準確一點說:法西斯這個極端保守、極端反動、極端暴力的政治組織模式,就是為了針對共產主義革命而誕生的。
我們看德國和日本簽署的條約叫什麼啊,《反共產國際協定》。
汪精衛叛變後打出的口號是什麼啊,“和平,反共,建國”。
即便斯大林在東歐與納粹德國媾和,但是我們看斯大林的1938年前後的講話,基本都在說德國一定會來幹我們,我們要做好戰爭準備,因為法西斯就是為了消滅共產主義而誕生了——蘇德必有一戰,不是國際政治的考量,而是意識形態的考量。當然,斯大林沒料到的有兩點,第一是希特勒真是個神經刀,沒有完全消化完歐洲,也沒有挑在春末夏初(進攻時間最長);第二是大清洗後的蘇聯紅軍確實傷筋動骨了。所以德國確實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也確實在達到莫斯科的時候經歷了寒冷天氣的困擾。
言歸正傳,我們需要把目光放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看一看“極右翼法西斯反動勢力”是如何誕生的,才能理解“左”何為進步“右”何為反動。

(二)天然的敵人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走向了尾聲,參戰的無產階級都認識到了這一場戰爭的荒謬性,那些王公貴族和壟斷資本家們在背後數錢,而無產階級卻在用命填戰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線無戰事》中的這個情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其實是以東至俄國、西至法國一場史無前例的“士兵起義”結束的,這是一場帶有鮮明階級屬性的起義,是以建立社會主義政權為目的的武裝鬥爭。其中東線的俄國成功了,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而西線的起義被鎮壓了,大家比較熟知的失敗是“德國基爾水兵起義”。
在這一次大起義之後,西歐各國的保守舊勢力紛紛驚魂失措,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紅色幽靈的震撼力量,於是反動勢力也開始進化:舊貴族中分化出了“心狠手辣的舊貴族”和“軟弱無能的舊貴族”,資產階級中分化出了“壟斷大資產階級”和“自有資產階級”。
於是,“心狠手辣的舊貴族”和“壟斷大資產階級”結盟,同時把一部分利益分享給“野心勃勃的中產階級”,並決定不再吝惜狗糧,透過野心勃勃的中層撒錢去僱傭活不下去的一戰老兵,讓一戰老兵鎮壓無產階級運動。
這說明反動階級也在不斷進化,無產階級要把他們吊路燈的威脅,逼迫他們進化的更兇殘、更心狠手辣。他們也意識到了,要是像以前那樣“餵狗都不給你”的策略,已經行不通了,他們必須要把狗糧撒出去,透過野心勃勃的中層去組織武裝力量。然而這就產生了一舉兩得的效果:本應成為階級革命基礎的部分一戰老兵,為了一點狗糧反而變成了統治階級的打手,反過來鎮壓革命,這樣就使革命力量雙倍削弱了。

當時偉大的無產階級理論家葛蘭西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提出了“意識形態霸權”的理念,認為無產階級必須從【觀念】上徹底轉變,否則還是會成為統治階級的乏走狗,這就是我在《文化革命的意義》《文化革命的內涵》中所探討的問題。
於是,階級鬥爭進入了嶄新的階段,舊貴族和大資本開始大規模僱傭黑社會和退伍老兵鎮壓工人運動,並由此形成了一個又一個“資產階級民團”武裝力量,相當於中國封建王朝末期“放開地主團練武裝”,這就是“法西斯”最初級的組織形態。
我在《究竟是“人民的名義”,亦或是“權力的遊戲”?》這篇文章中講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黑社會的興起本質上就是作為對無產階級的打手。以電視劇為例,常成虎就是李達康和高小琴的“黑手套”。


李達康為了發展GDP把整個京州市的土地都賣光了,以至於孫連城想給大風廠工人找塊安置地都找不到。堂堂京州市,竟沒有一塊大風廠工人的立錐之地。
你猜在李達康把所有地都賣掉的過程中,只有大風廠一處有抗爭嗎?別忘了李達康在原著中的人設,他是為了修路強行攤派,帶人搶走了老太太家裡僅剩的五塊錢,最終老太太上吊自殺了,電視劇里美化成連夜開會導致村幹部過勞死。
所以《人民的名義》這部劇高度雖然不足,但是廣度是夠的,強拆大風廠的情節,其實是拍出了初階工人自武裝,同初階法西斯組織之間的鬥爭。

在歷史中,偉大的“革命之鷹”羅莎·盧森堡和傑出的革命領袖卡爾·李卜克內西,就是犧牲在了德國資產階級“自衛民團”手中。1919年1月15日,因叛徒告密,兩位領袖在避居住地被捕,他們受到反革命軍隊的殘酷折磨。就在當晚,他們被喪心病狂的敵人關進綁滿鐵絲木箱中,沉入水底。
其實早在1914年、1915年、1917年,羅莎·盧森堡曾經先後三次被德國當局逮捕,但是經過短暫的坐牢之後就被釋放。因為當時的德國統治階級是腐朽的、軟弱的,她隨便操作就恢復了自由。同樣,列寧在回國領導十月革命的時候也遭到了逮捕,但是靠賄賂衛兵輕鬆脫困;斯大林被沙皇政府逮捕並判處流放西伯利亞,結果他在流放的路上拐個彎就回去了,繼續領導革命鬥爭。
這說明什麼?說明軟弱的帝國主義政府已經完全無法對抗愈演愈烈的紅色革命浪潮,於是就回到了上文中提到的“層層加碼”的過程:心狠手辣的舊貴族和殘忍的壟斷資產階級聯合起來,透過撒狗糧僱傭打手的方式針對革命浪潮。
所以說,法西斯主義不僅僅是針對共產主義的,同樣是針對自由資本主義,因為他們覺得自由資本主義太廢物了,連紅色革命都鎮壓不了,屬於在進化過程中要被淘汰的部分,一起送進集中營得了。所以歐洲自由資本主義國家英國、法國、低地國家等也都是法西斯要消滅的物件——白花花的勞動力,在這些國家摸魚躺平,實在是太浪費啦!

我們繼續來看歷史,面對“大資產階級民團”的武裝組織,工人階級也不甘示弱。西歐的無產階級們經過一戰的教育,完全拋棄了與帝國主義政府沆瀣一氣的社民黨,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等主要國家,紛紛成立了列寧主義政黨——共產黨,來統一領導無產階級的武裝鬥爭。
後來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又來了,統治階級們一看完了馬上就要被掛路燈了,所以求生本能讓他們加速放任了大資產階級民團的發展,最終進化成為“心狠手辣的舊貴族+壟斷資產階級+黑社會和流氓老兵武裝團伙”三位一體的法西斯組織。
第一個建立法西斯政權的國家義大利最具有代表性,因為法西斯這個名詞就是墨索里尼發明的,本意是古羅馬貴族權臣會佩戴的斧子飾品。

列寧曾預言:無產階級革命將在“帝國主義最薄弱的一環”也就是沙皇俄國率先成功;而當時的義大利,是“帝國主義第二薄弱的一環”,所以也在無產階級運動的衝擊下搖搖欲墜。1921年到1922年,義大利北部主要工業城市紛紛被工人聯合奪權掌控城市,義大利共產黨已經在籌備北部聯邦先建立“蘇維埃”,進而解放義大利全境。
在這種情況下,墨索里尼帶領了他的法西斯組織出場了,他認為軟弱的義大利帝國主義政府已經不再具備鎮壓無產階級革命的能力,於是他首先指揮“黑衫軍”鎮壓其他地區的工人罷工,然後進行了著名的“羅馬進軍”行動,奪取了義大利政權。
在墨索里尼奪權的過程中有一個小插曲,自由資本資產階級也畏懼法西斯組織,於是他們成立了自稱為“合法”的“民選流亡政府”,旋即被墨索里尼消滅。確實是軟弱無能、費拉不堪。
墨索里尼上臺後,展開了對共產黨人、工人運動積極分子的大範圍追捕、甚至屠殺,義大利的共產主義運動遭到了慘痛打擊。部分共產黨人轉入地下潛伏,部分共產黨人前往邊境線的阿爾卑斯山區打起了遊擊。
宮崎駿的《紅豬》中“紅”豬,代表著共產主義理想,共產主義革命者,據宮崎駿和加藤登紀子共著的回憶錄《偶爾聊聊過去的》一文中提及,“紅豬”這個詞來自於二戰前義大利法西斯分子對於共產黨人的汙衊,於是宮崎駿便以這個形象作為了革命者的象徵。

現在義大利的南北矛盾非常激化,一部分是地域問題、經濟問題,一部分是意識形態問題。北方工業化比較早,工人階級組織程度非常高;南方相對貧瘠(除了橄欖油),所以形成了大量黑社會和土匪,義大利黑手黨的老巢就在最南部的西西里島,黑幫最大的經濟收入是走私橄欖油。
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權做的最厲害的事情,就是這邊拿大資產階級、大貴族的錢,那邊把南方黑幫、流氓老兵、土匪武裝起來,去鎮壓北方的工人運動。這與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模式一模一樣,墨索里尼是法西斯政權,蔣介石也是法西斯政權,這個後面會詳細分析。
義大利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在北方山區進行了實數年之久的艱難抗爭,墨索里尼幾次派部隊圍剿都未果,不得不求助希特勒。納粹德國也不斷派兵,但因為不是主要戰場沒有派遣太多兵力,於是被游擊隊武裝不斷蠶食,先後消滅了約五個師左右的兵力。
當然,這一段歷史是鮮為人知的,畢竟蘇軍正面戰場對抗德國的歷史都能被歐美扭曲,更何況在阿爾卑斯山打游擊的共產黨部隊的?

等到義大利法西斯快敗亡的時候,共產黨人領導的游擊隊武裝已經發展到二十餘萬人,解放了大量北方城市,還迫降了納粹德國三個整編師。
這裡有一個關鍵性的事件是: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試圖逃亡瑞士,在逃亡途中被游擊隊成功抓捕。意共總書記帕爾米羅·陶里亞蒂親自下令:法西斯要用生命付出代價。游擊隊政委瓦爾特·奧迪西奧(當時的化名是瓦雷里奧上校)親手處決了墨索里尼。
同志們,這是個多麼蕩氣迴腸的故事啊:共產黨人在嚴酷的阿爾卑斯山區矢志不渝堅持鬥爭,屢次擊敗本國反動軍閥和德國境外勢力干涉的圍剿,終於解放了大量城市,並俘虜了首要戰犯,最後由黨總書記下令,游擊隊政委親手執行,把法西斯魔頭(字面意義的、毫無修辭的)吊在了路燈上。

然而現在一說起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通常被認為“鼠首兩端”“坑德國”“豬隊友”等說法,實在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也是拋棄了階級敘事的惡果。所以我一致反對把一個國家擬人化、單一化,這根本無助於理解問題。
一個國家本身就有不同的利益集團,以義大利為例,國內舊貴族、自有資產階級、法西斯、共產黨人之間的鬥爭從未停息,當反動一方佔據優勢的時候就會倒向德國,當正義一方佔據優勢的時候就會反對法西斯,怎麼可能用擬人化的“忠誠”去衡量一個國家呢?
尤其在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裡,大家都接受過或多或少的唯物史觀、階級史觀的教育,我們竟然不為義大利同志們把“法西斯創始人”掛在路燈上而備受鼓舞,反而傳播的都是什麼“義大利坑德國”之類的庸俗化的段子,這是需要好好反思的。
法國也非常有代表性。法國的匆匆投降,是因為眼看國內紅色革命浪潮無法壓制,法國統治階級決定“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的精神,投降了希特勒。代表法國投降的是一戰時的“民族英雄”貝當,為什麼一戰時的“民族英雄”到了二戰時就成了賣國賊、“大法奸”了?這就是階級屬性決定的,貝當作為大資本家、大貴族、大官僚在軍方的代理人,自然是更親近德國法西斯政權,而恐懼於本國的平民革命。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中提到的一戰後整個歐洲轟轟烈烈計程車兵起義,法國就是貝當鎮壓的。他收買了一批人、拉攏了一批人、關押了一批人、處決了一批人,終於壓住了法國計程車兵起義,成為了所謂的“民族英雄”。更值得一提的是,貝當生於1856年,是經歷過巴黎公社的人,而巴黎公社就是為了抵抗普魯士而最終被法國政府鎮壓的,只能說歷史真是驚人的相似。說到底,貝當元帥是一個“骨子裡的法西斯”(極端保守派),自古以來的反動階級也有著非常相似的面孔。
引用一段當時的史料,引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3卷》:
如果法國在戰敗時留下的是一支土崩瓦解、士氣沮喪的軍隊,那麼人們不必有多少歷史的想象力,就能料到1871年的巴黎公社將會重演。需要保有一支軍隊來維持國內的治安,是魏剛經常提出的論據。他再三催促締結一項停戰協定。魏剛早在5月26日就極力主張政府留在巴黎,效法古羅馬元老院議員接待高盧侵略者坐在貴賓席上的先例,以防止在首都爆發革命運動的危險。6月13日,魏剛向內閣報告了一個聳人聽聞的訊息,說共產黨的領袖莫里斯·多列士在共產黨於巴黎起事後已在愛麗捨宮就職……貝當的措詞——“必須停止戰鬥”——自然而然地被理解為一個停火的號令;它完全瓦解了軍隊的鬥志,使德國人輕而易舉地大批包圍和俘虜了更多的法軍……
對於法國的投降,中文網際網路同樣有一種很幼稚的敘述:一戰時期法國死了太多的人,所以二戰時候果斷躺平,反而結果很不錯……這同樣是脫離了階級史觀的幼稚觀點。
法國內部具體可以分為極右翼大貴族大資產階級,中間派自由資本主義,左翼工人階級。其中左翼力量和義大利一樣,從來沒有放棄抵抗,一直在極其艱苦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武裝鬥爭。法共領導的游擊隊武裝叫做“自由射手”,當年我們還有一個很浪漫的翻譯,叫“法蘭西義勇軍”。

大哲學家薩特從納粹集中營出來後,就加入過法共領導的游擊隊。而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虎口脫險》,就有義勇軍情報人員的形象。

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差一點就先於盟軍解放巴黎,搞得戴高樂緊張的一比,天天催羅斯福加快程序,要讓共產黨先進巴黎“我們就全完啦”,羅斯福反而懶得鳥他,是真看不上戴高樂,戴高樂也懷恨在心,暗自下決心make France great again,再也不用看英美的臉色。說起戴高樂,就是自有資產階級的代表,相比於法西斯貝當和法國共產黨,英美當然要支援這個難得的獨苗了。
所以我們說法國自有資產階級軟弱、大資產階級反動,這是正確的;一以概之說法國全民投降沒有骨氣,這是對法共領導的法蘭西義勇軍最大的不公,也是用簡單敘事遮蓋複雜歷史的錯誤。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不僅僅是“有紅的地方就有黑”,反過來也一樣成立——對抗法西斯最好的武器就是共產主義。所以領導法國人民抵抗法西斯的是法國共產黨,在羅馬尼亞是羅馬尼亞共產黨,在南斯拉夫是南斯拉夫共產黨,同理還有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
在當代中東,ISIS就是一個法西斯組織,是由美國扶持的,披著“綠教”皮的“黑黨”。

而在ISIS肆虐橫行的年代,中東誕生了一抹紅色——庫爾德工人武裝(注意與庫爾德工人黨區分,二者有交叉的,但不完全重合),這是由多股左翼武裝力量構成的反對ISIS的組織,他們中的很多都信仰共產主義,以布林什維克為組織方式,理想是要實現中東一切被壓迫、被剝削民族的獨立。
這裡不詳細展開分析了,只說最亮麗的一模紅色——庫爾德女子保衛軍,她們是讓ISIS走狗聞風喪膽的“中東的紅色娘子軍”。

ISIS作為一個極端反動的法西斯組織,對於女性都是直接抓進集中營作為洩慾的工具,在此之下不甘於命運的女同志們團結了起來,穿上了軍裝,拿起了槍,以共產主義婦女解放為思想武器,與ISIS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這是維基百科“庫爾德紅色娘子軍”的頁面,注意我圈出的這個詞,是“左翼組織”,這又回到了本文“左”與“右”的主題。

她們不穿民族服飾,不蒙面不佩戴黑紗,不接受伊斯蘭教一夫多妻制的規則,能夠熟練地駕駛坦克、裝甲車、使用重機槍,所謂“槍桿子裡面出女權”當如是也。

(三)“紅”與“黑”的對抗
所以什麼是“法西斯”?法西斯就是極端保守勢力集大成者,是反動階級的終極形態,是政治座標極的最右端。
結合現在的巴以衝突,當我們反對以色列時,我們在反對什麼?是反對他們是猶太人嗎?不,是反對他們的法西斯行徑。
現在社交網路上不乏腦袋短路為希特勒招魂的傻貨們,他們恐怕不知道,在屠屠猶太人之前,小鬍子先把德國左翼進步人士、工人組織屠了一個遍。“國會縱火案”中學課本應該學過吧?希特勒以國會縱火案為由,幾天內在全國範圍內抓捕了4000餘名德國共產黨員,這些人是集中營的第一批受害者。
隨後納粹德國推出了《國會縱火案》法案,宣佈一切左翼政黨(包括註明二五仔德國社民黨)和工會組織為非法,同時警察不需要指控就可以拘捕一切公民,並可以無限期拘留——這是納粹集中營的法律基礎。

法西斯德國著名的《魏瑪憲法修正案》,除了保證希特勒獨一無二的權力,還有兩條非常重要:第一條,保證德國不受一切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第二條,保證德意志民族的“種族純潔性”,避免受到黃種人、猶太人、吉普賽人、斯拉夫人的汙染。
聽過那個經典的說法沒:
他們先是來抓共產黨,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
他們接著來抓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他們又來抓工會會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
他們再來抓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
他們最後來抓我,這時已經沒有人替我說話了。
——馬丁·尼莫拉牧師1945年

這就是法西斯,看他們先抓的是啥啊,是“共產黨”。這描述的就是希特勒掌權後真實的歷史。
屠完了進步人士,又開始屠黃種人,德國現在至今都沒有一個唐人街,知道為什麼嗎?朱德總司令的女兒朱敏,也進過納粹的集中營。
屠完了左翼共產黨和有色人種,才開始屠殺猶太人,因為法西斯主義這趟排外的列車,開起來就停不下來了,必須要樹立一個敵人,而歐洲自古以來的反猶傳統就是最好的利用物件。
其實很暗黑的事實就是:為什麼說法西斯是反動派的終極形態,因為它開始屠白人(猶太人)了。反動派沒那麼終極的形態中,屠的是黑人、黃種人、紅種人和異教徒。在殖民美洲的時候,印第安人是劃分為紅種人的,保守估計六千萬印第安人死於屠殺和殖民者帶來的傳染病。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南方州還會發生針對黑人的有組織的屠殺行為。
所以猶太大屠殺本質上是“白人驚詫論”——天了嚕,極端右翼竟然屠屠白人了,可嚇死我們這些“溫和的帝國主義者”了,必須反思。至於屠屠黑人、屠屠黃種人、屠屠印第安人,那隻能算作“歷史長河中的一點小波瀾”了。

我們繼續說法西斯,納粹佔領法國之後又屠殺法國共產黨和左翼游擊隊。
當納粹德國佔領蘇聯後,又開始批次建設集中營,準備屠殺斯拉夫人。也就是蘇聯反推比較快,集中營沒建起來。但是千千萬萬個共產主義戰士,已經在東歐洲的集中營犧牲了。
其實猶太人比較懂宣傳,比較會裝委屈,猶太人屬於“會哭的孩子有奶喝”,尤其是版本更迭,猶太金融資本集團先佔領華爾街,然後成為好萊塢的投資人,再壟斷傳媒集團,相關的電影一個接一個,各個都還藝術成分極高,奧斯卡獎拿到手軟。而希特勒對本國和東歐各國共產黨、社民黨、進步人士的殘忍屠殺,如今卻鮮有提起,所以我們預設小鬍子屠屠的是猶太人。
這也不能全怪大家,但也不能不怪,畢竟我們歷史課本是講過這些內容的。
其實這一段歷史從來都沒有刻意掩蓋,只是被“選擇性提及”。

納粹集中營大屠殺發生年代較近,而且是史無前例的有組織、有規模的“工業化屠殺”,所以資料材料齊全,在史學界沒有任何爭議,以下是納粹集中營犧牲者構成:共死亡一千二百萬人——六百萬猶太人;四百萬蘇軍戰俘;一百五十萬西歐共產黨人、工會積極分子、左翼游擊隊員;幾十萬吉普賽人、黃種人、妓女、殘疾人,這幾十萬中包括“懶惰的、不努力工作的人”。
敲黑板劃重點了啊,納粹可是會把“不努力工作的人”送進集中營的,現在社交網路上有些人尬吹元首簡直笑嘻了,真希特勒來了你上班摸魚都得被抓起來。
極右翼反動勢力的終極形態還表現在:把所有婦女都趕回家庭。希特勒在演講中高調宣稱“女權主義是猶太陰謀”“女人只屬於她們的父親,她們屬於的丈夫、她們屬於的家庭,她們屬於的孩子”——簡稱,四個屬於。
為此,納粹德國推行的一切配套政策包括:一切工作禁止招收女性;大學招收女性比例不得超過10%;鼓勵生育,要求每對夫婦至少生四個孩子,六個孩子給補貼,八個孩子頒獎章,並把壯年期但因病沒有生育能力的男女都送進集中營。所以我在《歷史週期律的下行週期》這篇文章中講解過,女性權益往往是衡量社會進步的一把標尺。
但納粹德國雞賊在,一方面把女性趕出了所有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在戰事緊張的時候,有大量徵召婦女參與醫務、護工、做飯、洗衣等後勤勞動,當然是不給錢的咯。所以一方面宣傳女性要遠離社會屬於家庭,另一方面又把人當免費勞動力,這就是極右翼反動派的真實面目。

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裡吹希特勒就已經令人不可理喻,更不可理喻的是還真有不少女同胞們吹捧希特勒——因為希特勒愛狗,他可能是歷史上最知名的“愛狗人士”。
同時納粹德國是人類歷史上有且僅有全面禁止動物實驗的國家,多“文明”啊。希特勒要是活在現代,別的不敢說,但絕對會在朋友圈裡轉發“我救過你的同類,你能放過我的同類嗎”。
但是那群傻缺營銷號們說話只說一半,希特勒能夠禁止“動物實驗”,是因為集中營裡有源源不斷大活人可以去做“人體實驗”,那一段歷史是非常殘忍血腥,跟日本法西斯的731部隊一樣。可以愛狗,但不能愛人,因為你所謂的“人”還不如我自己養的“狗”,這就是極端反動勢力的共同嘴臉。

男人們也不要暗自竊喜,這種反對派是階級性的而不是性別性的,他們會壓迫一切弱者、無產者。說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冷知識:納粹德國是人類有史以來唯一一個“全面禁菸”的國家。理由非常冠冕堂皇:因為菸草回傷害高貴的雅利安人的身體,同時代表著一種享樂主義,其背後傳遞的思想會影響大家努力工作的精神。
那麼男人都去當兵或者在工廠996,女人都去做飯洗衣當護士了,生的那麼多孩子咋辦呢?不要慌,納粹德國發明瞭一個嶄新的養魚下一代的模式——“社會化撫養”——在全歐洲範圍內開設名為“生命之泉”的養育中心,也就是大家口中的“人口工廠”,組織化、規模化、程式化撫養下一代兒童,作為帝國源源不斷的兵源和廉價勞動力。
所以這就是法西斯“偉大”的發明:為了讓男人們安心打仗和996,為了讓女人們安心做廉價勞動力,他們創造性的提出並實踐了“社會化撫養”政策,真是多麼貼心多麼溫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