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丨碳市場月報(2025年1月)

碳市場,碳金融,碳足跡
一、市場概況
截至2025年1月末,歐盟碳市場(EU ETS)碳價81.94歐元/噸,較上月末上漲了15.18%。中國全國碳市場方面,1月CEA總成交量199.1569萬噸,總成交額為18232萬元,分別環比下跌了97.36%和97.53%。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綜合收盤價為93.43元/噸,環比下跌4.16%。中國地方碳市場方面,1月地方碳市場整體成交量合計為301.0080萬噸,成交額合計0.7531億元,環比分別下跌了67.74%和77.71%。交易量上,1月福建碳市場是成交量最大的市場,其次為湖北碳市場;北京和天津兩個碳市場在2025年1月均無交易成交。成交價方面,在有交易的地方碳市場中,上海碳市場的價格最高,為71.46元/噸;最低成交均價出現在福建碳市場,為20.38元/噸。
二、政策跟蹤
(一)國際動態方面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美國已通知作為儲存方的聯合國秘書長,美國於今年1月27日退出《巴黎協定》,並將於2026年1月27日生效。
(二)國家政策方面
生態環境部發布《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 鋼鐵行業(CETS—AG—03.01—V01—2024)》(以下簡稱《核算指南》)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 鋼鐵行業(CETS—VG—03.01—V01—2024)》。其中,《核算指南》規定了鋼鐵行業企業的企業層級和工序層級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包括核算邊界和排放源確定、企業層級核算要求及排放量計算、工序層級核算要求及排放量計算、生產資料核算要求、資料質量控制方案要求、定期報告要求和資訊公開格式要求等。兩份檔案的釋出為鋼鐵企業準確監測資料與核算碳排放提供了科學規範的指導和要求,為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奠定了基礎。
生態環境部聯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釋出了《關於釋出<溫室氣體自願減排專案方法學 公路隧道照明系統節能(CCER—07—001—V01)>的通知》(以下簡稱《隧道照明方法學》),聯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與國家礦山安監局綜合司釋出了《關於釋出<溫室氣體自願減排專案方法學 甲烷體積濃度低於8%的煤礦低濃度瓦斯和風排瓦斯利用(CCER—10—001—V01)>的通知》(以下簡稱《瓦斯利用方法學》)。本次釋出的《隧道照明方法學》屬於交通運輸業領域和能源需求領域方法學,《瓦斯利用方法學》屬於燃料(固體、石油和天然氣)的逸散性排放領域方法學。兩個減排方法學釋出進一步拓寬了我國自願減排專案支援領域。
(三)地方政策方面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與山東省發改委聯合釋出《山東省碳普惠試點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核證減排量的交易流程,以及減排量消納渠道等關鍵內容,允許“減排專案”產生的核證減排量可用於大型活動碳中和等,鼓勵探索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替代性修復消納途徑。
湖南省林業局等四部門聯合釋出《湘林碳票管理辦法(試行)》,將湖南省的特色經濟樹種油茶林納入湘林碳票的開發範圍,同時將碳匯減排量的核算期的起始年規定為2006年,以實現森林碳匯價值的最大化。
三、碳金融實踐
台州首筆碳匯金融貸款“椒藍貸”發放;廣西首宗大蠔碳匯交易落地欽州;湖南和甘肅分別達成本省首單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安徽馬鞍山市首筆林業碳匯成功交易,交易收益將用於今年的義務植樹、春季造林等活動。
四、碳足跡
(一)碳足跡標準體系:
生態環境部發布《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工作指引》:《工作指引》從四個方面提出了碳足跡核算標準編制工作目標和要求,針對當前的主要問題,重點任務更細化、措施手段更聚焦,將成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產品碳足跡標準編制的重要依據。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佈《2024年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標準專項計劃》:本批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標準專項計劃共計89項,有52項為產品碳足跡量化標準;有10項標準同時被納入外文版計劃。產品類別主要覆蓋電池、鋼鐵、光伏、汽車、紡織、能源裝備、化工等重點工業產品和受貿易壁壘政策約束的相關產品。
四部門公佈首批工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團體標準推薦清單,共15項,涵蓋鋼鐵、水泥、石灰、平板玻璃、陶瓷、鋰離子電池、手機等重點工業產品。下一步還將有序擴大產品範圍、採信升級。
商務部公佈出口光伏元件碳足跡標準,規定出口光伏元件碳足跡不超過415 kgCO2/kWp。該數值為非強制性限值,標準處於徵求意見階段。如果標準實施,碳足跡高於此值的產品在出口時將受較大影響。
(二)碳足跡因子庫:
我國首次釋出電力碳足跡因子: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公佈了中國2023年全國電力平均碳足跡因子(0.6205 kgCO2e/kWh)及煤電、水電、核電、輸配電等9類碳足跡因子。這是中國政府部門首次釋出中國電力碳足跡因子,對我國落實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具有關鍵意義。
(三)碳標識與認證:
首批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名單公佈:試點選取鋰電池、光伏、鋼鐵、電解鋁、紡織品、電子電器等10類重點產品開展試點,涉及全國25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標誌著我國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建設正式啟動。同期,國家認監委公佈了26家認證機構作為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的參與機構。
請登入興業研究APP檢視完整研報
獲取更多許可權,聯絡文末銷售人員。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