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5

本文字數:1726,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導讀:數字支付公司Klarna和醫療用品製造商Medline等多家公司均已暫停其IPO計劃。
作者 | 第一財經 程程、葛唯爾
特朗普政府一系列關稅政策擾動全球金融市場,多家公司已暫停其美股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剛有復甦跡象的美股IPO市場又遭遇“冰凍”。
據知情人士表示,受市場動盪影響,數字支付公司Klarna、醫療用品製造商Medline、交易平臺eToro等多家處於IPO不同的階段的公司均已暫停或重新考慮該計劃。
剛成為沃爾瑪美國的獨家“先買後付”服務提供商的Klarna的IPO之路備受關注。該公司於3月1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式遞交上市申請後,原計劃於下週啟動其估值150億美元上市的投資者路演,但據知情人士稱這一活動已被推遲。同樣計劃於下週開始路演的票務公司StubHub和交易平臺eToro也推遲了相關計劃。
醫療用品製造商Medline計劃於本週早些時候公開向SEC提交申請檔案,但其上市計劃被曝遭遇無限期推遲。該公司於2021年被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黑石集團、凱雷集團和赫爾曼&弗裡德曼(Hellman & Friedman)以3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槓桿收購之一。
金融科技公司Chime原定向監管機構公開提交其財務報告,但據報道,該公司已推遲了這一舉措及其IPO計劃。另有訊息人士稱,虛擬物理治療公司Hinge Health預計將於4月底進行IPO,而加密貨幣公司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也一直在籌劃上市,這兩家公司近期表示“關注市場”。

特朗普貿易戰重創IPO市場
自美聯儲開啟加息週期後,疊加地緣政治風險和行業監管趨嚴等因素,美股IPO市場經歷了三年的低迷期。隨後,出於特朗普政府會放鬆監管或減稅的預期,以及美聯儲自去年9月來的降息動作,市場普遍預計IPO將於2025年回暖。
例如,在英偉達的幫助下,雲計算提供商CoreWeave近期完成了自晶片製造商安謀(Arm Holdings)於2023年9月上市以來美國最大的一次科技公司IPO,於上週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
然而特朗普政府一系列關稅政策擾亂了這一勢頭。
美國總統特朗普2日簽署行政令,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的商品開徵10%起步的對等關稅,引發投資者對貿易戰升級和全球經濟衰退風險的擔憂。
受此影響,美股連續兩日下跌。標普500指數兩日累計下跌逾10%,創下自2020年3月疫情初期以來最大兩日跌幅,道指和納指也分別下挫9.3%和11.4%。被稱為“恐慌指數”的CBOE波動率指數(VIX)收於四年來新高。
“市場激烈反應是合情合理的。”基金公司Irving Investors創始人兼投資組合經理阿貝爾森(Jeremy Abelson)表示:“在這種環境下,公司入市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據報道,一位從事IPO行業的高管表示,他們預計所有上市都將推遲至少兩週,而且在市場動盪的情況下,公司不太可能啟動投資者路演。

對IPO市場仍持謹慎樂觀態度
最近的市場動盪可能導致一些投資者重估對2025年IPO市場的預期,但IPO發行申請表明發行方對未來一年仍持謹慎樂觀態度。
據畢馬威統計,截至3月10日的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上市IPO募集資金92.2億美元,較2024年第四季度的86.3億美元增長7%,但仍遠低於2021年第一季度的1330億美元高點。2025年第一季度的IPO數量為59宗,低於2024年第四季度的76宗。
畢馬威美國資本市場準備負責人莎莉·馬格(Shari Mager)表示:“今年IPO市場開局良好,但3月份市場活動大幅下降,因為關稅和市場調整的影響關閉了許多公司的IPO視窗。”
“我們需要看到關稅問題更加明朗,市場平靜下來,以便在夏季之前開啟另一個IPO 視窗。”馬格補充道:“有很多公司想要上市。”
一些公司正在等待市場穩定後重啟上市計劃。據知情人士表示,Klarna仍計劃在市場穩定後立即上市。
麥楷亞洲會計師事務所(Marcum Asia CPAs LLP)聯合創始人和聯合主席助 · 伯斯汀(Drew Bernstein)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更友好的監管環境有望重燃美國IPO市場。
伯斯汀進一步解釋稱,現在市場上有三類公司。第一類企業,持有現金且有營收,鑑於IPO市值不如預期,截至目前這些企業持觀望態度(sit on the fence);第二類企業,如果需要融資,那就不得不進行IPO,投資者願意給拿多少就是多少;第三類企業,今年以來為數不多在IPO市場募集到資金的企業。他表示,這些企業願意承擔約數年的上市成本。即使目前的估值對其不利,但若企業能夠成功執行商業計劃,伴隨市場改善,估值將有所提高。
“市場延誤不確定性。”伯斯汀補充道:“我希望新政府能夠創造更好的市場,使其更有競爭力。”
微信編輯 | 楚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