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專訪|文理兼修的NYU學姐,教你如何學術與興趣兩手抓!

Stoooges 規劃導師專訪
VOL.16 胡蝶Carina
胡蝶老師本科畢業於紐約大學,學習數學+經濟雙專業,同時輔修社會學。研究生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商業分析專案,曾就職於大華銀行擔任資料分析師。在留學期間就積攢了多年教育經驗,輔導多名學生AP微積分/統計學/經濟學拿到滿分,所輔導的學生均進入美國Top30大學就讀。
她稱自己是“非典型理工女”,雖然從小理科成績尤為突出,但求學路上對多個跨學科領域都有所涉獵,文理兼修也讓她總能在看似枯燥的理工學科中,發現靈活有趣的跨界之旅。
這種特質也貫穿於她的規劃工作中,她擅長以學生的興趣和潛力為錨點,將學科知識與興趣愛好巧妙結合:從研究滑雪與物理的奧秘,到用數學理論解讀音樂之美,她總能為學生設計出獨特又生動的申請路徑。
讓我們一起跟著這次採訪,感受胡蝶老師的智慧與魅力吧。
PROFILE
胡蝶Carina
三士渡規劃導師
本科紐約大學 數學經濟雙專業
研究生新加坡國立大學 商業分析專案
文理兼修·靈活創新·個性化興趣挖掘
01
Carina導師採訪影片【1】
作為規劃導師,你最擅長哪一塊的申請?
我本科是以社會學專業申請的紐約大學,進去之後綜合考慮了研究生想深入探索的領域、以及未來的就業方向,我最終選擇了轉到數學和經濟專業,同時繼續輔修社會學。我研究生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商業分析專業,畢業後踏入留學教育行業,目前base在三士渡西安辦公室。
因為我自己是在西安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從小就是一名“鐵一人”,高中就讀於鐵一中的國際班,甚至現在我正在接觸的學生當中,有很多孩子的班主任老師就是我當年的班主任,所以我對於西安地區的教育情況,包括學生的整體特點都比較瞭解。
同時,讀書期間橫跨理科、商科和社科的學習經歷,對於我現在做規劃導師有很大的幫助,理科鍛鍊了我的邏輯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人文社科能讓我有更多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去輔助學生一起頭腦風暴創意的點子。
如果有學生想申請理工科方向,但在單一學科上並不算特別突出,我可以幫助他們把理科和社科結合起來申請,而不是以一個非常典型的理工女/男的形象去做申請,我會希望能幫學生平衡好個人興趣、申請結果以及未來的工作方向。
你之前還做過什麼工作?
我研究生期間在新加坡大華銀行實習過一段時間,獨立負責的專案課題是對客戶終止模型的預估,簡單來講就是一個客戶進到銀行,我可以透過數學演算法直接預測出TA將為銀行帶來多少效益。
雖然可能在工作模式上相差很多,但這些工作內容對於我現在做規劃導師是非常有幫助的,畢竟人工智慧是一個大熱話題,很多高中生對它也很感興趣,我經常會和學生講起以前的工作經歷,他們都會覺得很有趣,也是替他們以後的專業探索、包括職業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我的研究生專業也是和人工智慧強相關的,商業分析專案結合了數學、經濟、計算機程式碼,我現在經常會和學生一起討論人工智慧都學些什麼?人工智慧可以如何運用在金融市場?還比如我知道交大有一個專案,是用人工智慧去分析秦腔片段,利用AI重新創作一段戲曲,去保留更多的非遺文化,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領域。
我希望我的學習和工作經歷,能夠給我的學生一點啟發吧。
02
Carina導師採訪影片【2】
你是從小就對數學很感興趣嗎?
很多人都會問我:你是不是從小就喜歡數學?但其實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喜歡”這個概念有點太寬泛了,與其說是興趣,不如說是執念。
在我小的時候,西安整體的教育環境是“重理輕文”的,大家都會去上奧數補習班、去參與奧數競賽,我也是其中的一員,當時我總是能聽到周圍的老師說,“別看現在女孩子理科還不錯,等到了初高中,她們就不行了”。
我是一個比較“軸”、比較倔強的人,每當老師這樣對我說的時候,我內心都很不忿,所以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我一整個學年都在學校外面上奧數補習班,每次數學考試我都特別努力,就想向那些老師證明,女孩子也能把數學學得很好。
後來我透過奧數錄取了鐵一中,在初中我每次數學考試也都是班級的第一名,這件事情還讓我挺驕傲的。
你覺得西安地區的學生應該如何提升競爭力?
西安的教育模式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前面也提到過,我自己作為一個資深的、西安教育模式出來的學生,我從小補習了很多理工科相關的知識,西安學生的學術能力明顯是高於其它城市的,他們去打各種比賽,只要願意付出時間,專業知識方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並且對於一些理工科的考試,比如AP數學、微積分、微觀物理、化學這些學科,他們出分率很高。但同時西安的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學生長期處於偏應試化教育的環境之下,他們的自我驅動力還有待提高。
我會建議西安學生不要只把眼光放在西安這個教育圈層裡,他們可以和北上廣深的學生有更多的接觸,慢慢地隨著資訊差被平衡,他們一定會意識到自我驅動之下做出的成果,才是真正有益於大學申請、有益於自我成長的。
你認為目前科研在留學申請中是否有必要?
我個人覺得科研對於申請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個重要意義並不在於你真的解決了一個多麼困難的問題,而是你需要向招生官證明,在做科研的過程中你體驗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起到了什麼作用,這個過程是比結果更重要的。
在選擇科研活動的時候,首先得確定自己的目標,並不是為了去做科研而去選擇一個科研,而是要清楚自己好奇的領域是什麼?它要和你的申請材料串聯起來,比如我研究生想申請商業分析專業,所以我找了很多和AI演算法、大資料、數學建模相關的科研。
其次,做科研不要眼高手低,很多人會為了教授的“big title”去做一些和自己不相關的科研活動,但其實招生官在審閱你材料的時候,一眼就能看出來你到底是為了名,還是實際上真的做了很多研究,所以一定要注重過程,去做真正能幫助自己申請的科研活動。
03
Carina導師採訪影片【3】
理科申請,你有什麼規劃秘訣嗎?
在目前理科申請非常內卷的大環境之下,很多人會直接“勸退”,或者讓學生轉為申請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這些社會學科,但如果學生真的對數學、物理、化學這些基礎學科很感興趣,我會尊重他們的個人意願,同時再幫他們挖掘一些其他方面的內容,比如音樂、美術、體育運動等等。
比如我最近接觸的一個小孩,TA對我說:老師,我成績並不拔尖,我沒有很好的獎項和夏校,我就是一個普通的、想學物理的小孩,難道我有錯嗎?
那當然是沒有錯的,申請理科不代表著你一定要做這個領域內最優秀的人,並不是說SAT要達到1550分、託福要考到115分,才有資格學理科。
大學申請也不是選擇A就要放棄B的邏輯,比如我們在數學裡會學到的勾股定理,在英文中叫Pythagorean theorem,是由古希臘數學家Pythagoras(畢達哥拉斯)發現的,他既是一個數學家,也是一個音樂家,他也是第一個用數學理論去分析音樂的人。
Pythagoras|圖源網路
後來我開始深挖這個學生的興趣點,發現小孩很喜歡騎行,其實騎行也是非常好的課外活動,完全可以和物理結合起來,比如在騎公路車的時候,領頭的人叫做「破風手」,那學生可以從物理的角度去思考破風手的意義是什麼?是替後面的人減少空氣阻力嗎?可以在此基礎上做一些research。
其實就是從最基礎的、學生感興趣的點入手,再一步步深入,把物理、數學、化學這些基礎學科和學生個人興趣結合,用理科的知識去分析問題,都是非常好的申請路徑和職業發展方向。
你會如何幫學生規劃活動?
其實像西安、重慶這樣的新一線/二線城市,學生普遍有一個共性,標化出分會比較慢,在這種情況下,給他們規劃過多高難度的課外活動以及獎項,他們可能在考標化之外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完成這些活動。
這個時候該怎麼去幫他們定方向?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大的課題,我會考慮給他們規劃一些好入手的、簡單的課外活動,而不是一上來就從難度高的科研、或是獨立專案做起。
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我驅動力,比如公益類的活動,像西安很多景區裡會有外國人的到來,學生可以和西安本地的餐飲合作,給外國消費者翻譯中文,或者對基層員工進行英語培訓。
我也會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去看TA真正擅長哪一方面,比如有學生喜歡追星,喜歡研究星座、算卦,這其實也可以算作是一種課外發展,我會考慮給TA規劃傳媒方向相關的活動,比如研究一下最近新興的占星產業鏈?或是從文化入侵的角度,剖析一下占星文化如何和本土“看八字”的算卦形式相互衝突?
除此以外,我會建議學生在做活動的時候要學會利用城市資源,比如我有一個對生物學感興趣的西安學生,西安背靠秦嶺,在秦嶺野生動物園裡有一隻棕色的大熊貓,網友戲稱他:是不是生著生著沒墨了?
熊貓七仔|圖源網路
但其實不是的,他是因為經歷了基因變異才導致這樣的狀況,我會安排這位學生從生物學的角度去研究一下他,也可以去詢問他的飼養員,這隻大熊貓和其他熊貓會不會有不同的表現?這就是可以被很好利用起來的西安本土化優勢。
最後,你有什麼興趣愛好可以分享嗎?
我很喜歡在短時間內去學習一項新技能,本科畢業的時候在網上找了滑雪教練,一個人坐著大巴天天泡雪場,那段時間認識了很多雪友,大家都從事不一樣的行業,來自不一樣的地方,平常上班不怎麼聯絡,但每到雪季就會聚集在一起,今年我們還約了年底阿勒泰再見,這種因為興趣而相知相識的緣分還挺奇妙的。
再後來我還愛上了滑板和騎行,雖然沒堅持下來,因為公路車太容易摔車了,所以我的車一直在家裡吃灰中。今年夏天看到鄭欽文奪冠,我感覺自己可以學學網球,但對美人魚潛水也很感興趣,總之閒不下來,什麼都想學。
在不斷探索新愛好的過程中不止收穫了技能,還有很多段值得珍惜的關係,現在想想還是很神奇的經歷~
滑雪的Carina老師|圖源本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