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稱:美國科學正自我毀滅,進入一個類似“李森科”時代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來源:深究科學
作者:保羅·達倫·比尼亞斯

導讀
當特朗普與科學博弈時,科學似乎毫無還手之力,即使是2000多個知名美國科學家抵制,其中不乏諾獎得主,作用都不大。特朗普依舊我行我素。
美國科學家正在經歷一場大變革,很多人認為美國基礎科學正在被摧毀。
本文作者保羅·達倫·比尼亞斯是一位英裔美國病毒學家,從事艾滋病毒/艾滋病相關方面的研究。他認為美國正在毀滅基礎科學,並坦言政治高度介入科學,“美國科學界正在進入一個類似蘇聯李森科時代的階段”。

如果我們繼續按照本屆政府的路線走下去,未來救命的藥物可能永遠不會被髮明出來
和許多科學家一樣,我年輕時在理想主義和雄心的驅使下來到美國。我帶著兩個行李箱,所有家當和剛好夠支付一間小公寓一個月房租的現金來到這裡。但我還擁有更寶貴的東西:一份在美國頂尖生物醫學研究實驗室工作和培訓的機會、一個參與現代生物科學革命的機會。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成為了一名美國科學家,並養育了一個美國家庭。現在,我在美國一所頂尖大學領導一個實驗室。我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從科學家的角度來看,我實現了美國夢。
我的故事並非個例。許多世界頂尖科學家都被美國吸引,加入了眾多選擇在科學領域發展事業的美國人的行列。美國科學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為美國比任何其他國家都更重視不受約束的科學探索
在美國,科學家擁有更多資源來開展他們的研究,而且科學家也是以創新和活力為核心的美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簡言之,美國是世界上最適合聰明且雄心勃勃的人們探索發現、拓展知識、改善生活的地方。因此,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美國在科學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全球排名前30的大學中有20所是美國大學,大多數諾貝爾科學獎都由美國人獲得,全球一半的藥物發明於美國。當人們談論“美國例外論”時,科學家或許比其他任何職業都更瞭解其含義。
美國絕大多數基礎科學研究由美國納稅人資助,透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等機構向大學和研究機構提供資助。這些資助用於支援科學基礎設施建設、支付科學家的工資以及資助具體的研究專案。雖然慈善機構和個人捐助者也提供捐助,但與聯邦政府的支援相比,這些捐助顯得微不足道。
公共科研經費至關重要,因為大多數科研成果無法直接商業化,而基礎科研也很少由營利性機構進行。此外,科學本身就需要在知識邊緣進行反覆試驗,其結果難以預測。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學本質上是低效的
儘管如此,科學是創造基礎知識的唯一途徑,這些基礎知識能夠推動科技、醫學的發展,並幫助我們理解世界運作的規律,造福人類。納稅人資助的科學研究所揭示的知識,是美國創新和卓越主義的基石。
美國科學曾經取得非凡成就,如今目睹其毀滅令人尤為痛心。公共投資使美國科學卓越非凡,但也使其依賴於政治支援。
總體而言,政治立場的雙方都認識到美國科學對社會的顯著價值,並廣泛支援公共投資。但如今情況似乎已不再如此。
就在我撰文之際,美國科學界正遭受著扼殺。新政府扣留了承諾用於正在進行的研究專案的資金。一些法律依據可疑的行政命令已經發布,將大幅削減科研資源。一些同行已經被迫終止了對下一代科學家的聘用和培訓,因為之前承諾的資金被拒付。在接下來的幾周和幾個月裡,更多的同行將不得不採取類似的措施,因為他們的研究經費將被扣留。
許多理科研究生院不再招收新生,許多學院撤銷了之前的錄取通知,還有一些學院大幅削減招生人數。毫無疑問,科研人員正在遭受重創。扣留科研資源作為對某些知名大學的懲罰手段已被廣泛報道,但實際上,幾乎所有美國生物醫學研究機構都在發生這種情況。美國的科研能力以及吸引和留住科研人才的能力正在被摧毀。
除了資源匱乏之外,美國科學還因上臺的領導層不重視甚至不瞭解科學,顯然無法有效領導科學而受到進一步的腐蝕。
過去,美國科學由傑出的科學家和管理者領導,他們深知科學在以創新為命脈的社會中發揮著基石作用。在新政府的領導下,科學領導的角色被賦予了那些沒有顯著成就的人,他們唯一的真正區別就是聲名狼藉,如果不是因為他們荒謬的言論、拙劣的科學研究或徹頭徹尾的江湖騙術,我們根本不會聽說過這些人。
這些新領導人正瞄準一些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的特定領域,並試圖將其淘汰。他們下令,NIH 的撥款申請必須根據特定的科學術語進行篩選;例如,一些疫苗專案使用了一項極具前景的技術,但由於領導層的一時興起而被否決,因此被淘汰。一些旨在幫助美國和世界更好地應對未來流行病的專案也被全部終止。
例如,在我自己的實驗室裡,一個經過同行評審並獲得批准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專案,旨在研究如何生產更優疫苗,卻在沒有科學依據的情況下提前終止。與此同時,新的領導層將著手進行他們自己傾向的研究,表面上是為了解決疫苗安全問題。這些問題早已得到解決,但將由那些有偏見記錄的領導者任命的、有偏見記錄的個人重新審視。
最後,在過去的幾天裡,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開始了一場科學家清洗,其中包括隨意解僱一些擔任管理職務的傑出人士。這顯然不是科學研究應有的方式,也顯然不是科學研究應有的領導方式。美國科學界正在進入一個類似蘇聯“李森科”時代的階段。
雖然科學的毀滅不會立即影響到許多非科學家的美國人,但它的消亡將對我們子孫後代造成可怕的影響。經濟發展依賴於科學創新,如果美國不在科學領域引領潮流,其他國家就會取而代之。
在醫學領域,想想過去幾十年的科學成就對當今美國人生活的影響;幾乎所有美國兒童都能活到成年是一個相當新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近代基礎科學的發現。
如果我們繼續本屆政府所規劃的破壞性路線,那些原本可以拯救子孫後代生命的藥物將無法發明。那些原本可以保障美國未來就業和繁榮的技術將無法發明。那些既能發電又能減少環境汙染的解決方案也將永遠無法開發。顯然,如果我們拒絕培育科學,未來美國人的壽命將會更短、更病態、更貧困。科學或許並非美國偉大的唯一因素,但它無疑是美國例外論的基石,而它正在被本屆政府摧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