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扇緊閉的門,一段被遺忘的時光,一個孤獨的靈魂在無人知曉的角落悄然離去。當鄰居們終於察覺到異樣時,一切已經太遲
馮桂揚(Fung Keei-yeung音譯),一位在紐約布朗士Parkchester區獨居多年的華裔老人,在家中離世多日後才被發現。
他的離去,沒有親人的哭泣,沒有朋友的告別,只有門外漸漸瀰漫的異味,成為這個孤獨生命最後的痕跡。

馮桂揚照片(青年佛教流通中心提供)
本月7日,青年佛教流通中心的義工韋先生和幾位會友發現異常。此前,馮桂揚已經失聯數日,電話無人接聽,訊息無人回覆。
擔憂之下,他們決定上門檢視。然而,剛走到公寓門口,一股刺鼻的氣味便撲面而來。
他們立刻報警,三名警員趕到後無法開門,最終找來鎖匠破門而入——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碎:馮桂揚已經離世,遺體狀態顯示,他可能已經去世多天。公寓的非裔清潔工回憶,馮桂揚平日待人溫和,經常光顧附近的亞裔超市,生活簡單而低調。

粵劇(示意圖)
然而,早在6日清理垃圾時,他就曾聞到異味,卻未多想。同一層樓的柏文女士也表示,她曾隱約察覺不對勁,但直到警方破門,她才驚覺鄰居已孤獨離世。“想到他一個人就這樣走了,沒人知道,真的很難過。”她低聲說道。韋先生透露,馮桂揚來自中國,父母是粵劇名角,受家庭薰陶,他從小熱愛粵劇,甚至曾在紐約華埠登臺演出。
80年代,他加入佛教中心,參與“無盡燈”廣播劇,用聲音傳遞佛經故事。年輕時,他曾在美國留學,成為一名工程師,但性格內斂,終身未婚,也無子女,親友寥寥,晚年長期獨居。

獨居老人(示意圖)
近年來,他雖患有輕微心臟病,但因聲音洪亮,健康狀況鮮為人知。馮桂揚的離世,不僅是一個生命的終結,更折射出海外獨居老人的生存困境。他們遠離故土,親友稀疏,甚至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刻,也無人察覺。
他的故事讓人不禁思考: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我們是否忽略了身邊那些沉默的身影?是否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那個“被遺忘的人”?馮桂揚走了他的離去,像是一聲無人聽見的嘆息,消散在紐約的高樓之間。或許,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多看一眼身邊的獨居者,多問一句“你還好嗎?”——因為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由於聯絡不到死者家人,遺體現暫由警方處理。警方呼籲親友聯絡布朗士Parkchaster警局,電話718-320-6050向警方提供更多死者資訊。或與青年佛教流通處聯絡,電話212-406-5109。





廣告微信;NYC550
小編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絡我們刪除或支付稿費.謝謝!微信或QQ;120088192
北美最火 微訊號:NYC886

點選上圖掃一掃輕鬆關注
您看此文用




秒,轉發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