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5月20日(小新)2024年2月17日,一架從德國法蘭克福飛往西班牙塞維利亞的漢莎航空A321客機,在高空中“自動駕駛”了整整10分鐘——因為此時駕駛艙內,沒有人掌握飛行操作!這起“讓人背脊發涼”的事件,直到2025年5月17日才被西班牙民航事故調查委員會(CIAIAC)披露在官方報告中,引發輿論震動。

事故原因聽上去匪夷所思:當時,機長離開駕駛艙前往廁所,而副駕駛一人留守。正當大家以為這只是一次例行的小離席,沒想到副駕卻突然暈厥!
更令人驚心的是,在昏迷期間,這位副駕還誤觸了若干操作按鈕,對飛行系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擾。
所幸的是,飛機的自動駕駛和自動推力系統正常執行,機體姿態穩定,航線沒有偏移,也沒有乘客意識到“駕駛艙無人值守”的驚險真相。
更具戲劇性的一幕隨後上演:當機長如廁完畢,按照常規輸入艙門解鎖密碼時,卻遲遲無人響應。
一般情況下,密碼輸完後會有提示音提醒駕駛艙內人員開門。但這次,機長嘗試了整整五次——依然無果!
一名空乘見狀,嘗試透過內部通話與副駕聯絡,終於,副駕駛在意識模糊中“勉強”打開了艙門。
當機長進入駕駛艙,眼前一幕讓人心驚:“副駕臉色慘白,滿身冷汗,行動異常。”所幸機長迅速接管操作,最終決定改降馬德里,副駕駛也在當地被緊急送醫。
這架飛機上共有199名乘客,除了駕駛艙,艙內一切如常。沒有顛簸,沒有廣播,也沒有乘務員察覺任何異常。
如果不是機長如廁“回來得早”,如果不是副駕最後掙扎著開了門,如果——自動駕駛系統在關鍵時刻沒有穩定頂上……後果簡直不敢想象。

幸運的是,這次“鬼飛”事件並未造成傷亡,但帶來了一份震撼航空業的調查報告,也為所有航空公司再一次敲響了警鐘。
據調查機構報告,這並非航空史上第一次出現“駕駛艙無人操作”的極端狀況。
有時是飛行員生病,有時是身體應激反應,甚至還有“同時暈倒”的罕見案例。而這一次,雖然飛行系統扛住了,但仍反映出航空安全流程上的潛在隱患。在全球航空運輸日益頻繁的今天,每一個細節都攸關生死。
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