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胡楠楠
編輯|米娜
三年前,許清流正式從父親許連捷手中接棒,成為恆安國際總裁。和大多數接班的二代不同,許清流並不用“創二代”來形容自己,而稱自己為一個“職業經理人”。直到現在,他仍然這樣認為,“我一直都是職業經理人。”許清流對《中國企業家》說。
但他所說的“職業經理人”,卻和外界認知的有所不同。“我除了拿著職業經理人的工資,還操著一個老闆的心。”因此,他給自己接班後的成績打了120分。“其中100分是給職業經理人的,還有20分是(因為)操了老闆的心。”許清流打趣道。
和父親許連捷一樣,許清流也很“拼”。公司內部一位老總給他起了個外號——“不用睡覺的老闆”。
“(因為)我一天工作估計有16小時。”許清流稱。從2月12日開始,大半個月的時間裡,他起碼坐了10趟飛機和高鐵,“每天跑很多地方、見很多供應商。”
1979年,許清流出生於福建晉江,今年47歲,是“中國衛生巾之父”、恆安國際創始人許連捷的長子。2002年,許清流從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畢業後,先是擔任親親食品公司的董事,隨後於2007年創辦了連捷投資集團,做了多年投資業務。直到2021年,他才擔任恆安國際總裁。許清流形容,自己是“空降”到恆安當CEO的。
當問及父親為什麼選他接班恆安時,許清流給出的答案是,“在他(父親)看來,可能是我相對合適。”
公開資料顯示,恆安國際成立於1985年,旗下業務主要包括紙巾、衛生巾、紙尿褲等,與維達國際、中順潔柔並稱為國內“紙巾三巨頭”,心相印、七度空間等都是恆安國際旗下品牌。目前,公司市值約254億港元(截至2025年3月7日)。
接班後,許清流提出“聚焦主業、提升品牌、長期主義”的發展戰略。在他看來,聚焦主業,就要放棄賺快錢的機會,踏踏實實做實業,“主業才是長期賺錢的機會”,許清流告訴《中國企業家》。
而聚焦主業的成效也已顯現——2022年,恆安國際紙巾業務出現了增長勢頭,實現營收約為122.5億元,同比增長24.5%;2023年,該業務實現營收約137.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2%。

來源:視覺中國
談及接班這幾年自己最滿意的成績時,許清流認為,“最大的變化,是讓團隊重新找回了信心,團隊士氣高漲。”在他看來,這也是他堅持長期主義的結果。
“比如(公司)銷售喜歡天天看資料,我說你不要天天給我看銷售資料。資料要看,但資料不是全部,你要跟我說資料背後代表什麼,這資料健不健康。(銷售資料)健康地下降5%比不健康地增長5%,我寧願選下降5%,因為它是健康的。只有它(銷售資料)是健康的,企業才能繼續往前走。”許清流說。
他對自己的角色也有清晰的認知。“企業要做100年、200年,所以任何人都只是中間的一段,這不就是‘職業經理人’嗎?而我需要做的,是怎樣在我的任期內,把公司做得更健康,更有創新活力。”許清流說。
近期,恆安國際總裁許清流接受了《中國企業家》的獨家專訪,就“二代的責任與挑戰”“企業的長期主義”“職業經理人”“企業家精神”等話題,給出了他的答案。
以下為許清流專訪內容(有刪減):

談學習寧德時代曾毓群:他對未來的預判,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企業家》:前段時間,你作為世界晉商青年聯誼會永遠榮譽會長,和聯誼會的二代企業家和創業者們,去參訪了寧德時代。在拜訪寧德時代曾總(曾毓群)時,你們都交流了哪些事情,你有哪些收穫?
許清流:首先很感謝曾總,這次交流實際上很難得。為什麼?因為實實在在都是乾貨。基本上整個晉江的年輕企業家,包括很多二代企業家,安踏、特步等都去了。
我有很多感觸。首先講創新,他說創新這件事,基本是個文化層面的事,而不是一個制度,或者你成立一個創新辦公室,就能推動企業的創新。文化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所以不是你要做,就能做得好,而是應該潛移默化地去影響整個團隊。
其次,他提到了如何看待風險的事情。比如,我們會問:曾總,您現在最關注的是什麼事情?他說,不是如何去擴大規模,而是如何迭代新技術、新材料,如何自我顛覆。所以我說,他對未來的預判,值得我們學習。

談長期主義:你如果追求短期的話,很快就把自己給做沒了
《中國企業家》:你接班後,提出了聚焦主業。怎麼評價這幾年的成績?
許清流:我覺得我做的還不錯,但別人會覺得我做的不夠好。特別是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比如股票不漲、賺錢少等等,外界一定會給你一些反饋讓你聽到。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你堅持的東西是否正確,或者是否合乎你的價值觀。
比如我提出聚焦主業,(聚焦主業)除了要選擇做什麼,更重要的是選擇不做什麼。既然我選擇主業,我就放棄了很多賺錢的機會,當然這只是短期賺錢的機會,而主業才是長期賺錢的機會。所以,就是要踏踏實實做實業。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麼都做。
我現在的精力更多是放在業務層面:第一,產品怎麼開發,品牌怎麼提升,渠道怎麼管理;第二,考慮人才梯隊、資金的事。就圍繞這些去做,包括我們也做了很多數字化改造,這些實際上可以提升你的管理效率,讓你的效率變得更高。

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企業家》:接班後,自己最滿意的一件事是什麼?
許清流:我覺得最大的變化是,團隊重新找回了信心。因為這三年我都秉持著長期主義去做事。
為什麼我說堅持長期主義,團隊就很有士氣?比如,銷售喜歡天天看資料,我說你不要天天給我看銷售資料。資料要看,但資料不是全部,你要跟我說資料背後代表什麼,這資料健不健康。
健康的下降5%比不健康的增長5%,我寧願選下降5%,因為它是健康的。只有它是健康的,企業才能繼續往前走。因為我們這個行業,關乎民生用品,大家每天都要用衛生紙,所以它是一個長期的生意。你如果追求短期的話,為了利潤降低質量,很快就把自己給做沒了。
這是我始終堅持的一點,因為要做百年企業,我選擇犧牲一部分成本,來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不良率,這些都是要投入很多技術、裝置、人工的成本,包括用的原材料要更好一點,但終端價格是沒有變的。你這樣堅持,團隊也會看到。

談職業經理人:企業要做100年、120年,任何人只是中間那一段
《中國企業家》:你之前說,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
許清流:是。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職業經理人)。所以我給自己打分打了120分。100分是給職業經理人的,還有20分是(因為)操了老闆的心。因為我除了領職業經理人這份工資,還操了一個老闆的心。
我為什麼這樣講,道理很簡單,企業要做100年、200年,所以任何一個人只是中間那一段,所以那不就是職業經理人嗎?
所以我要做的是,怎麼樣在我的任期內,能把恆安做得更健康、規模更大。首先要健康,因為只有健康才有一切。人是這樣,企業也一樣。
《中國企業家》:現階段,有哪些事情讓你覺得比較有挑戰?
許清流:我今年給自己定了兩個目標:第一,怎樣提升公司內部管理效率;第二,出海。
為什麼要提高管理效率?1月份開會時我就提到,AI這件事並非那麼遙不可及。實際上AI已經開始影響各行各業的每個崗位了。我們怎樣用好AI來賦能管理,賦能生產效率,賦能日常審批,這很重要。所以今年我們在全力推數字化賦能來提升管理效率。
前幾年,我們做了ERP管理體系,沉澱下來了大量資料,我想接下來要做的是,怎樣透過AI技術來抓取這些資料,為我們經營做決策分析,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消費者,以及提升內部管理效率。

談企業家精神:“躺平”這件事,在晉江就不會被接受
《中國企業家》:你覺得你父親在哪些方面對你影響最大?
許清流:愛拼。我小時候一個月見不到他都很正常。
《中國企業家》:你怎麼理解“企業家精神”?在你身上具體有哪些體現?
許清流:比如我踩了很多坑,我會覺得很好啊,因為踩了坑以後就會進步。閩商精神,就是輸贏笑笑。這次踩了坑,你就從坑裡爬出來,下次不要再踩就好了。
還有就是愛拼敢贏,要很努力地把事情做好。以前我們叫“愛拼”,現在更多是要“善拼”,反正就是一句話,“拼,就對了。”因為(晉江)靠海,有一種海洋精神,以前就是衝,不怕風險。不過現在有了一個迭代:衝還是要衝,但也要看清楚,不要一窩蜂地別人搞你就跟著搞。
但是“拼”這種精神,在晉江一直都存在,大家都很努力、很拼。甚至可以說,為了事業、為了工作,可以不要命的。再講難聽一點,就是“面子比命還重要”。
在晉江,“躺平”這件事,無關對錯,而是有沒有面子的問題——我“躺平”以後人家會看不起我。所以“躺平”這件事,在晉江就不會被接受,大家都不會“躺平”。所以,為什麼說不“躺平”?因為再難也得堅持下去,再怎樣我都不能慫。
我們有一句話叫“輸人不輸陣”——就算能力不如人,但氣勢要有,也就是不服輸的精神,哪怕最後輸了,我們還有一句話叫“輸贏笑笑”——也就是接受失敗,但依然有從頭再來的精神。
新聞熱線&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值班編輯:郭立琦審校:姜辰雨 製作:王儀琪

關注“中國企業家”影片號
看更多大佬觀點和幕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