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個小妙招,專治中小學生馬虎、走神、不會聽課

來源:公眾號 心靈成長家園
“馬虎”是很多學生的通病,其實,中小學階段孩子成績不好很多都是“馬虎”惹的禍,怎麼樣才能改掉孩子馬虎、不專心的壞習慣呢?
01
馬虎
我家孩子上課都懂,可做作業的時候,總是馬虎……
我家孩子很聰明,就是有些粗心……
孩子考試沒考好,回到家告訴家長:“題目我都會,就是粗心了……”
這樣的話,你是不是常常聽到,或者也經常這麼說?
是啊,我們的孩子聰明伶俐,就是馬虎了點,大意了點啊!不是什麼大事兒!
可這句話其實是毒藥,不知道毀了多少孩子,滿足了多少家長。多少孩子因為這句話的安慰,一路馬虎下去,最後毀在了馬虎上!
馬虎是中小學階段大部分孩子的通病,經常是本來不該答錯的題卻答錯了,本來不該看錯的題卻看錯了,本來不該寫錯的字卻寫錯了。

解/
決辦法:
1.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
可用提示:“做完之後,自己認真檢查,養成檢查的好習慣。”這樣使學生形成一做完題就能自覺檢查的習慣。另外,也要引導孩子自己提醒自己檢查。
2.使用厭惡療法
對馬虎很嚴重的孩子,可以手腕上套橡皮筋,每馬虎一次,自己拉幾次橡皮筋,會有疼痛感。
幾次之後,一做作業就會想到不認真就要手腕疼,這樣逐漸改掉壞毛病。同時,也可在認真做作業後,給自己獎賞,如做自己喜歡的事。
3.學會自我暗示
告訴孩子,馬虎是壞毛病,但並不可怕,只要有決心改,一定能改掉。
讓孩子學會當自己每犯一次馬虎的錯誤時,就把馬虎的原因用筆記下來,平時多看幾遍。或是警告自己並在心裡默唸:“別人都不馬虎,為什麼我馬虎呢?馬虎並不是我的專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戰勝它。”
01
注意力分散
一直無法安心學習,越是想學習的時候,越是無法集中注意力,頭腦總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怪念頭佔據著,無法擺脫掉。有時候,腦子裡又一片空白,上課老走神,不知道老師都講了些什麼。
解/
決辦法:
1.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因學習負擔重,有的學生一到晚上便熬夜,結果早晨不能按時起床,即使勉強起來,頭腦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
作為學生,主要的學習任務要在白天完成,白天無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要早睡早起,養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學習效率。
2.學會自我減壓
學生的學習負擔已經很重,教師、家長的期望又給學生心理加上一道砝碼,如果學生再對自己的考試成績看得很重,無疑是自己給自己加壓,必然不堪重負,變得疲憊、緊張和焦慮,心理上難得片刻安寧。
因此,要學會自我減壓,別把考試成績看得太重。
3.做些放鬆訓練
舒適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後向身體的各部位傳遞休息的資訊。先從左腳開始,使腿部肌肉繃緊,然後鬆弛,同時暗示它休息,然後,再從右腳到軀幹,從左右手到軀幹,再從軀幹開始到頸部、頭部、臉部,全部放鬆。
這種放鬆訓練的方法,需要反覆訓練才能較好掌握。掌握了這種技術,會使學生在短短的幾分鐘內,達到輕鬆、平靜的狀態。
4.應用報酬效果集中注意力
首先,可以給學生定個獎賞,作為學習的報酬,這個報酬可以依小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制訂。
其次,遇到困難內容可讓小學生用假想的敵人來處罰和激勵自己。
5.利用目標明確化集中注意力
將大目標明確化,從而集中注意力。另外,讓小學生把目標用文字或圖形來表示也有助於提高注意力。
03
學習疲勞
精神疲乏,心裡煩躁,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降低,學習進度減慢甚至停滯。
解/
決辦法:
1.減少學習時間
不考慮身體與心理的承受能力,每天逼著學生長時間學習是不可取的。
2.預防疲勞,感到疲勞之前先休息
疲勞是學習的大敵,等疲勞產生之後再去消除,疲勞已經妨礙了學習,降低了學習效率。因此,預防疲勞更為重要。
3.適當的經常休息
為了避免在課堂上因睏倦而睡覺,可以在其他時間睡上一覺。
比如,課間休息的10分鐘,完全可以閉上眼睛打個盹;午飯後睡10—20分鐘,可以預防下午頻繁出現的疲勞;晚飯後再睡10—20分鐘,可以使整個晚上的學習時間延長,且效率提高。
4.自我想象,放鬆身心
經常做如下的想象練習,可以放鬆身心:平心靜氣地坐下來,閉上眼睛,發揮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想象成天空翱翔的雄鷹,或者,樹上吃樹葉的考拉等等。這樣的想象既有趣又可以讓孩子放鬆身心。
5.學會精神愉快地去學習
帶著憂慮、煩惱、愁容滿面地去學習,再簡單的學習內容也會迅速使人疲倦。如果能將學習當成一件你喜歡做的事情,帶著一份愉快的心情去面對學習,即使學習內容很多,難度很大,也不會那麼快就感到疲勞。
04
不會聽課
上課的時候總是聽一會兒,就不自覺地東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麼東西都想玩,一枝鉛筆、一塊橡皮都能讓他玩上半堂課,等到被教師提醒而轉過神來聽課時,由於沒聽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邊的東西。
這樣長期下來,考試成績自然不好,教師和家長都著急。
孩子自己也知道上課應認真聽講,想改掉這個壞毛病,可一上課就不自覺地又神遊了。

解/
決辦法:
1.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透過評價、外部獎賞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並給予及時、積極的反饋;鼓勵小學生提各種問題等來激發學習動機。
2.課前調整好情緒
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是聽好課的基礎。
3.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課前預習,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課堂上帶著問題聽課,尋找答案。為了不分散注意力,將與上課無關的東西放在書包裡。
在聽講時,思考哪些是重點,認為重點的就記下來,準備課後複習。同時,對一些沒聽懂的也要記下來,以便下課問教師或同學。
4.老師應多關注不認真聽講的學生。
小學生都希望得到更多的關注,比如,平時交往中,摸摸學生的頭,拍拍學生的肩膀,都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經常提問或不斷提問,讓孩子回答問題可以有三個好處:
  • 一是可以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聽課;
  • 二是可以促使他們思考問題;
  • 三是經常受到教師提問的學生,不會以不注意聽講或搞小動作而吸引教師的注意。
05
考試怯場
“為什麼我的孩子平時學得很好,一到大考就發揮失常?”
“孩子平時身體很好,但每逢考試就不舒服,這是怎麼回事?”
“孩子壓力過大,這段時間看書看不進,我們怎麼開導他?”
一聽說要考試,情緒就極度緊張,面紅耳赤,心跳加速,心神不定,緊鎖眉頭。
這樣導致在考場影響正常發揮,可能平時學習中,知識都掌握了,可是一遇到稍微大一點的考試,就發揮失常,導致成績總是不理想。
1.有些緊張是正常的,沒有必要害怕。
要正確認識考前的緊張,適當的緊張有助於促進複習,提高學習效率。
2.分析原因,根據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一種原因是考試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信心不足。解決的方法就是考前對所要考的科目認真複習。
另一種原因是對考試看得過重,彷彿覺得自己考不好會失去整個世界,即動機過強,引起考試焦慮。
針對這種情況可先分析考試的目的,考試是為考查學生在本階段的學習情況,有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掌握,需要進一步學習。
同時,在平時,教師和家長應避免對考試分數過分看重,更不能透過排名次來加大學生的心理壓力。
3.在考前可進行一些調節,如自我暗示。
告訴自己(或大聲說出)"我能考好”,“我複習得很充分”,"我一定能冷靜”,"在考場上我會揮灑自如”。
4.考前做些減壓放鬆的事情。
①飲食減壓法。
家長可以給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維C的食物。維生素C就具有減輕心理壓力的作用,當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身體會大量消耗維生素C。
所以可以攝取諸如草莓、洋蔥頭、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或者,在孩子考試前,帶孩子去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減緩壓力。
②運動減壓法。
科學的安排生活、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有機結合,讓孩子的學習與室外活動相結合,這樣能有助於減輕壓力,同時還會有效轉移過於緊張的的情緒。
今日推薦
《兒童時代》2025全年訂閱

文學 藝術 科學 啟蒙 獲獎無數

獨家598元大禮包

更多精品圖書、雜誌  進本店
進群更優惠,加微信:SillyCat222
▍往期回顧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請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