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小樹媽媽
來源:小樹媽媽(ID:tree2050)
姐妹們最近有沒有刷到DeepSeek的新聞?
這是個咱們中國本土AI大模型,中文名叫“深度求索”。

它橫空出世之後,全世界科技圈這段時間都沸騰了。
大家可以直接把它理解為一個人工智慧助手,相當於你多了個腦子好使還不鬧脾氣的朋友,啥都可以問它。
我現在就經常用它輔助來辦公,整理素材、做思維導圖之類的。
輔助孩子學習方面也是一絕,比如讓它幫孩子把錯題歸類,出同類型的拔高題、透過它幫孩子提升寫作能力的。

這個具體方法,我後續會專門出一個影片給大家分享,已經在剪輯了哈。
我在跟DeepSeek互動的時候,突然想起之前一個姐妹說孩子雖然聰明,但總馬虎,各科都有問題的留言。
當時就有點好奇,嘗試著問DeepSeek:
我的孩子小學5年級,挺聰明的,就是平時比較馬虎。作文不好、數學錯過的題容易重複出錯、英語背單詞也馬虎。如何幫我的孩子成為年級第一?
當時我心裡沒有報太大希望,沒想到DeepSeek思考了15秒之後,真的給了我一個很有實操性的回答,忍不住想分享給大家。
面對連我自己都覺得有些離譜甚至異想天開的問題,它竟然先給了我鼓勵肯定,跟我說:
“您提出的問題非常具體且有針對性,看得出您對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視。針對孩子「聰明但馬虎」的特點和學科短板,我將從習慣培養、學科提升、心理建設三個維度為您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幫助孩子逐步向年級第一的目標邁進。”
姐妹們聽聽,AI說話,是不是比生活中很多普通朋友還貼心。
以下是DeepSeek分步驟說明,如果大家家裡語文、數學、英語都有短板,而且愛馬虎的孩子,真能幫到很多。
一
根治「馬虎」的底層習慣培養(關鍵基礎)

👉建立「錯題歸因」機制
·數學:製作「錯題四維分析表」(計算錯誤/審題偏差/概念模糊/步驟遺漏)
·英語:單詞錯誤分類記錄(拼寫錯誤/詞義混淆/詞性誤用)
·每週日晚進行20分鐘錯題醫院「會診」,讓孩子扮演醫生診斷病因
👉設計「防馬虎」操作清單
·數學必做三部曲:圈畫題幹數字→列草稿分割槽→反向代入驗算
·英語單詞記憶法:3D記憶法(Draw畫圖→Drama表演→Dictate聽寫)
·作文審題工具:開發「五感審題卡」(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提示)
這裡我跟姐妹們額外多說幾句,很多孩子做題出錯的時候,都會說我粗心了、我下次注意。言下之意就是我會,只是這次沒留神而已。
這種心態其實挺值得警惕的,說明孩子不想承認自己的學習態度有問題或者學習能力上有欠缺,也沒有對錯題有足夠的重視,更不會深入的去分析問題吸取教訓。
但是馬虎的背後,要麼是注意力不夠集中、心態浮躁;要麼是知識掌握得不紮實不牢固;要麼是思維習慣或學習習慣有問題,憑印象和經驗在做題,沒有按照邏輯和步驟解題。
這些都需要從日常小細節抓起。DeepSeek給的幾個清單,都很適合普通孩子,紮實執行就可以了。
二
根治「馬虎」的底層習慣培養(關鍵基礎)

👉作文提升體系(2個月見效方案)
1.搭建「素材銀行」
·每天15分鐘「三格日記」:人物表情格+場景描寫格+心情比喻格
·週末「素材探險」:帶著特定任務觀察超市/公園等場景(如尋找10種聲音比喻)
2.結構思維訓練
·開發「樂高寫作法」:用彩色積木塊代表開頭/事件/轉折/感悟等模組
·製作「作文心電圖」:把情感變化繪製成曲線圖輔助敘事節奏把控
👉數學思維深化方案
1.錯題變形訓練
·對錯題進行「三變」改造:變數字→變條件→變問題
·設計「錯題反擊戰」遊戲:每修復3個錯題可獲得挑戰教師題庫資格
2.思維視覺化工具
·使用「思維膠帶法」:用不同顏色膠帶標記解題路徑中的關鍵步驟
·開發「數學偵探手冊」:把應用題轉化為破案線索分析任務
👉英語單詞記憶革命
1.場景化記憶系統
·製作「單詞尋寶圖」:將單詞按房間位置製作3D記憶地圖
·開發「單詞劇本殺」:用需要記憶的單詞編寫微型推理故事
2.科學記憶節奏
·實施「137記憶法」:新詞第1天→第3天→第7天迴圈記憶
·搭配「碎片時間轟炸」:將單詞錄音設定為起床鈴/洗漱背景音
這裡給出的幾個方案,是比較概括性的,如果姐妹們覺得哪些細節不清楚,可以自己再追問一下DeepSeek,讓它完善出來。
當然,大家也可以把孩子的具體問題再跟DeepSeek交代清楚,讓它專門問對孩子的問題,給一份更適合你家孩子的方案。
三
衝刺年級第一的增效策略

👉打造「優勢放大器」
·選擇孩子最強學科進行「專家化塑造」(如數學可接觸奧數思維題)
·在班級發起「小老師講堂」,透過教別人鞏固自身知識
👉考試技巧特訓
·開發「試卷時空管理局」遊戲:訓練合理分配各題型時間
·製作「採分點透視鏡」:用歷年真題訓練快速識別考點能力
👉身心狀態管理
·實施「番茄工作法升級版」:25分鐘學習+5分鐘正念呼吸+拉伸訓練
·設計「能量補給站」:學習區設定堅果盒/薄荷糖等健腦零食
四
家長輔助關鍵點

👉反饋技巧升級
·採用「三明治評價法」:肯定進步→指出問題→鼓勵期待
·設定「進步里程碑」:每達成小目標就更新家庭榮譽牆
👉避免常見誤區
·不直接指出「馬虎」而是說「讓我們看看哪裡可以更仔細」
·不用「年級第一」施壓,強調「每天打敗昨天的自己」
👉建立學習儀式感
·設計「智慧啟動口令」:開始學習前全家擊掌喊定製口號
·製作「知識成長樹」:每掌握一個知識點就貼上成就果實
我最開始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帶著點探究的心理。但看到它對我說,“不直接指出「馬虎」而是說「讓我們看看哪裡可以更仔細」,不用「年級第一」施壓,強調「每天打敗昨天的自己」”這句話的時候,我承認我被戳中了。
我覺得現在的人工智慧更有溫度,更有人情味。這種心態上的友善提醒,其實比方法的羅列更能打動人心。
後面它還給了我執行建議和注意事項:
執行建議:
1.首周重點實施錯題歸因和防馬虎清單
2.第二個月加入學科專項訓練
3.第三個月啟動增效策略
4.每兩週召開家庭學習議會調整方案



需要特別注意:
當孩子連續三次同類錯誤不再犯時,要及時升級訓練難度;
發現孩子出現抗拒情緒時,可啟動「假期學習簽證」制度(學5天換1天自主日)


在提問之前,我就知道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夠確保一個孩子成為年級第一。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關鍵在於保持策略的系統性和持續性,同時根據孩子反饋靈活調整。但是看完整體的回答,我還是忍不住為人工智慧點贊。
它的建議雖然不長,但思路很清晰。任何提升,都是先從錯題管理和防馬虎清單著手,待基礎習慣建立後再逐步疊加其他策略。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小樹媽媽,深受爸媽歡迎的育兒類公眾號,這裡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寶爸寶媽,你所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微訊號:tree2050。


資源領取
資源領取
○ 60集自然拼讀動畫
○ 兒童運動影片《Little Sports》
○ 128集TED-Ed英文歷史動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