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備孕過程中,大多數家庭通常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準媽媽身上,從精心搭配飲食營養、規範日常作息規律,到謹慎挑選各類生活用品,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目的是為胎兒營造一個理想的孕育環境。然而,很多人卻忽略了準爸爸的行為習慣同樣可能對胎兒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在日常生活裡,飲酒是常見的社交和放鬆方式,無論是朋友聚會還是商務應酬,酒都常常出現在餐桌上。但酒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廣泛且複雜,其中胎兒酒精譜系障礙(FASD)就與孕期酒精暴露密切相關。
長期以來,人們對孕期母親飲酒給胎兒帶來的危害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卻對準爸爸飲酒在胎兒發育中所起的作用知之甚少。事實上,大量資料顯示,相當比例的FASD兒童,他們的父親存在飲酒習慣。眼睛是人體對酒精毒性較為敏感的器官,超過90%的FASD患者都存在眼部異常。那麼父方受孕前飲酒(PPAC)究竟會對後代眼睛發育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近期發表在Invest Ophthalmol Vis上的一項研究Preconception Paternal Alcohol Consumption Elicits Postnatal Changes in Neural Retinas of the Offspring就這一問題展開了深入探索。

研究人員選用C57BL/6J小鼠開展實驗,獲得瞭如下研究結果。
1. 眼部大體解剖變化:部分PPAC後代小鼠出現了明顯的眼部發育異常。正常小鼠出生時雙眼健全且發育良好,但這些PPAC後代小鼠中,有的僅有一隻眼睛正常發育,另一隻眼睛存在發育不全的情況,甚至凹陷在眼窩內,未能達到正常的發育狀態。這種現象直觀地顯示出父方受孕前飲酒與後代小眼畸形之間存在關聯,為後續研究指明瞭方向。

圖 1:PPAC實驗模型及一隻PPAC後代小鼠單眼缺失的代表性照片
2. 視網膜光反應變化:研究人員利用視網膜電圖(ERG)對不同月齡的小鼠視網膜光反應進行檢測,發現不同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結果。2月齡時,在最高刺雷射強度下,PPAC後代小鼠視網膜的a波和b波振幅顯著低於對照組小鼠。這一資料變化意味著PPAC後代小鼠視網膜對光的感知和反應能力已受到影響。到4月齡時,情況更加明顯,PPAC後代小鼠在所有刺雷射強度下,a波和b波振幅均低於對照組,且雌性小鼠受影響程度大於雄性小鼠。
然而,當小鼠成長到6月齡時,PPAC後代小鼠和對照組在視網膜光反應上的差異不再顯著。進一步分析發現,PPAC對雌性後代小鼠視網膜光反應的影響更為廣泛,在各個刺雷射強度下,PPAC雌性後代小鼠的a波和b波振幅均小於對照組雌性小鼠;而PPAC雄性後代小鼠僅在較高刺雷射強度下,b波振幅才明顯小於對照組雄性小鼠,體現出性別差異在其中的作用。

圖 2:PPAC降低了後代小鼠的視網膜光反應
3. 視網膜厚度變化:PPAC後代小鼠的中央和外周視網膜總厚度與對照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隨著小鼠年齡的增長,兩組小鼠的視網膜各層均出現變薄趨勢。具體而言,PPAC對後代小鼠視網膜內層(如核心層、內叢狀層)的影響大於外層(如外核層、外叢狀層)。不過,到6月齡時,PPAC後代小鼠和對照組在視網膜總厚度以及各層厚度上的差異逐漸消失,表明PPAC對視網膜厚度的影響會隨時間變化。

圖 3:PPAC對視網膜各層形態的影響
總體而言,這項研究首次全面揭示了PPAC對後代小鼠神經視網膜功能和形態的不良影響,尤其是在視網膜光反應和厚度方面,並且對雌性後代的影響更為突出。這一研究結果對準爸爸們發出了重要警示:孕前飲酒很可能給孩子的視力發育埋下隱患,影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視力狀況,進而對學習和未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準爸爸們在備孕期間一定要嚴格控制飲酒,儘量做到滴酒不沾。畢竟,健康寶寶的孕育需要父母雙方共同努力,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從現在開始重視起來,為新生命的健康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參考文獻:
Owusu-Ansah K, Thomas KN, Cox K, et al. Preconception Paternal Alcohol Consumption Elicits Postnatal Changes in Neural Retinas of the Offspring.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25;66(2):16. doi:10.1167/iovs.66.2.16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