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關注美國媽媽網⬇️

每當這時,我都會思想鬥爭得很激烈:
“該不該讓孩子吃點東西呢?餓著怕是一會兒難以入睡,但睡前吃東西會加重脾胃負擔,導致孩子睡不安寧,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孩子晚飯吃得還可以,餓得這麼快?到底是嘴饞,還是真的餓了呢?”
“吃的話,吃點啥呢?喝點牛奶?吃個水果?還是goldfish?”

是真餓還是假餓

我不敢直接給孩子睡前吃點東西的主要原因是,我兒子他不是一個瘦子!個子挺大的,結實得很,又是個愛吃飯的孩子,我敢打賭,每天吃的食物,肯定是夠的,不然怎麼會雷打不動地排便,一次,兩次,甚至三次!
一次正常,兩次還算可以吧,三次那肯定是吃多了啊!就這樣的孩子,睡前喊餓,他是真的餓嗎?我深切懷疑!
於是,我研究了一下,發現孩子這種情況背後的可能性有三種。
1、真的是餓了
孩子可能因白天活動量大,或者錯過了一餐,或是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或猛漲期,才會在睡前感到飢餓。此時,給孩子適量的食物能幫助孩子安穩入睡。
關於猛漲期,之前也給大家科普過👇🏻:
2、還不想睡找藉口
有的孩子喊餓,是一種拖延睡覺的小伎倆,不想睡,還想再聽一個故事,或者剛才玩的什麼事情沒有玩完,心裡還直犯癢癢,於是找了個“餓了”的藉口,再活動一下。
3、情感需要
還有的孩子“餓了”,可能並非單純的生理需求,而是孩子尋求安慰、陪伴或關愛的方式。
但你們肯定沒有想到,我兒子四五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睡得好好的,突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說自己餓了,然後下樓找吃的,吃了半塊麵包,又爬上樓睡覺去了,一點哭鬧都沒有,我懷疑他再做夢,夢到自己餓了!


適宜的睡前零食

基於我兒子的身體情況,我決定不給食物,只給他喝點水,他不能再長肉了,真不是後媽!
但如果你們決定給孩子吃點東西,就要挑選那些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不影響夜間安眠的食物,這一點至關重要。
選擇那些富含蛋白質、纖維或健康脂肪的零食,既能帶來飽腹感,又不會引發血糖波動。不要給孩子吃過於油膩或份量過大的食物,以免影響消化,導致睡眠不安穩。
這裡有一些推薦和不推薦,大家可以抄作業!
推薦的零食包括:
-
幾片蘋果配上一點花生醬
-
一根香蕉或一小把鮮嫩的漿果,比如藍莓
-
一杯希臘酸奶或溫熱的牛奶
-
一兩塊全麥餅乾配上乳酪
-
一小把堅果或種子(根據孩子年齡而定)
-
一碗加少許蜂蜜的燕麥粥

避免的食物:
-
高糖零食(如餅乾、甜點或糖果)
-
含咖啡因的飲品或巧克力
-
油膩或深加工食品
-
含有辛辣的調味品,會讓孩子興奮

當然,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我們的選擇也要有所不同。
1、幼兒和學齡前兒童:
他們的胃容量小,晚餐和睡覺之間的間隔較長時,可能確實需要一點小零食。但要注意份量,避免過量進食。
2、學齡兒童:
由於生長發育或高活動量,飢餓感會比小時候強烈,我們要儘量確保白天的餐食量充足,避免因食物結構不合理而導致晚餐後的飢餓。這一點下文詳述。
3、青少年:
他們新陳代謝很快,通常需要更多熱量。他們應該是最可以吃睡前零食的群體,既能滿足需求,也能幫助穩定情緒。

調整日常飲食節奏

如果你家孩子不胖,又總在睡前感到飢餓,那可能是白天的飲食和活動安排不夠合理。雖然我也做得不太好,但有幾點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1、晚餐別吃得太早
幾點吃飯,得看孩子上床睡覺的時間,比如孩子每天9點睡,5點吃晚飯的話,那肯定會餓,我們胃消化食物的時間剛好就是4個小時,那就可以晚一點吃晚飯,比如晚上6-7點,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但也不要晚於8點,畢竟吃飯還需要時間的,吃完也得半個小時後了吧,得讓腸胃處於不飽不飢的狀態。
如果孩子下午放學後,有點餓,也可以根據上文的健康snack list,給孩子補充一點能量。
2、晚餐吃什麼很重要
夜間容易餓的孩子,可以適當多吃點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的食物。大家都知道,食物裡面蛋白質最抗餓,比如減肥就需要吃肉,肉比碳水抗餓啊!瘦肉、魚肉、雞蛋,甚至豆腐,都是很好的選擇,當然也需要吃蔬菜和碳水的,營養得均衡。
題外話,我兒子為了保持體重(對,我們不談減重,他保持體重都很難!),雖然他晚飯會吃2碗,但第二碗會自覺地不要主食,只是再加一些肉類和蔬菜。
3、晚餐後的活動不能大
你們家晚餐以後有什麼活動?我們家一般讓孩子練一下琴,正好是站著拉琴,比坐著好一些,但也不會是什麼劇烈運動。夏天的時候會出門溜達一下,冬天只能貓家裡練琴了。
你也可以跟孩子聊聊天,如果喜歡的話,我個人比較喜歡接孩子回家的時候聊,或者吃飯的時候聊,感覺飯後坐著聊有點刻意。有時候我們會跟孩子玩一下board game,反正不要有劇烈運動就行了,劇烈的運動可能會讓孩子過於興奮,影響入睡,同時也消耗了大量能量,會讓孩子在睡前出現飢餓感。
上面三點都是在說,如何讓孩子睡前不“喊餓”。如果我們平時都做得很好,偶爾孩子睡前說餓了,也不用太糾結,偶爾吃一點也不會怎樣。


結語

孩子在睡前喊餓,不是件大事。給與不給,都是合理的。但我們可以透過飲食調整與細心觀察,幫助孩子瞭解飢餓和飽足(有些孩子是真分辨不出),既確保其營養攝入充足,又不影響夜晚的好眠。
要是孩子經常喊餓,建議家長記錄孩子喊餓的頻率,分析其背後的原因。如果這種情況頻繁發生,還是要調整一下白天的飲食結構與進餐的時間,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和睡眠習慣。
最後,希望孩子們都健健康康的!
(作者:豆喵)
(圖片來自網路,尊重原創,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推薦閱讀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