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默生曾講過一個深入人心的觀點:
“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的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萬事皆有定數,萬物總有輪迴。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奇妙之處就在於此。
你所付出的善意,終將會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以最有利於你的方式回到你身邊。
這世上有太多事情的結局,證明了那句老話:人若為善,天必佑之。
01
你只管守好善良,上天自有考量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真實故事,令我感觸很深。
兩年前,河南周口,一輛轎車在經過某條河邊時,司機由於對路況不熟,不慎將車開入了河裡。
一時之間,車中的兩個人陷入了極其危險的處境中,每分每秒都可能危及生命。
正巧此時,一個小夥經過此地,看到如此情景,他毫不猶豫就跳入了冰冷的河裡準備救人。

隨後他用盡全身力氣遊向汽車,努力想辦法開啟車門,但因為車在水中的緣故,車門受到了河水的擠壓,費盡功夫也難以拉開。
看著車身一點點被河水淹沒,小夥心急如焚,幸好車內的男子用錘子敲碎了玻璃,小夥這才拉開了車門。
緊接著,他將男子從車裡救出來,又在得知對方會游泳後,立即去營救被困在車中已然處於昏迷狀態的女子。
可他無論如何呼喊,女子始終沒有反應,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焦急萬分的他只好拖著昏迷的女子游向岸邊。
由於在水中待的時間太久,並且又耗費了不少力氣,雖然距離岸邊沒多遠了,但小夥的體力卻逐漸無法繼續支撐,意識也越來越模糊。
看著被救的女子終於清醒,小夥用盡全身力量打算留下遺言:“我不行了,上不去了……你自己劃拉著上岸吧……我家裡有兩個孩子……”
說完這幾句話,他的身體幾乎快沉到了水裡,被救的女子此時也立馬反應過來,用力一把抓住小夥,並告訴他:
“不行,要走一起走!”
簡簡單單幾個字,讓原本已經絕望的小夥重燃生的希望,兩個人相互依託,再次憑著信念堅持向前。
岸邊的人看到這樣的情景,也拿著繩子和竹竿等幫忙,最終三人都獲救。

之後,獲救的夫妻倆被安全轉移,有熱心的路人開車將小夥送回了家,可由於在河裡受凍時間太長,小夥的雙腿失去了知覺。
當天夜裡,得知訊息的被救者家人趕到了小夥家中,為他送去了電熱毯,他的雙腿漸漸恢復了知覺。
而那對夫妻身體恢復後,第一時間帶著謝禮找到小夥,磕頭表示感激,當地也為他的見義勇為表示嘉獎,送去錦旗和一萬元。
事情傳開後,人們才知道小夥名叫房玉翔,看完了他事後被採訪時的講述,不少人表示淚目,直呼:“善良的人遇到了懂得感恩的人,真是應了俗話說的‘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很多時候,你為他人搭的橋,也會成為自己前行的路。
你幫旁人撐起的傘,在某個你需要的時刻,也會成為幫你避雨的屋簷。
莎士比亞說得很對:“慈悲不是出於勉強,它是像甘露一樣從天上降下塵世。
它不但將幸福給予受施的人,也同樣將幸福給予施與的人。”
世間諸事,看似是偶然得來的結果,其實仔細觀察過程就會發現,當你做出選擇的那一刻,已經註定生成愛的輪迴。
人活一輩子,種下什麼樣的因,自然會得出什麼樣的果。
行走於世間,你只管守好善良,萬事萬物的結局,上天自有考量。
02
唯有德行,可立一生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曾在書中提到:
“如果一個人家庭不幸福,工作不順利,前途不光明,那一定是人品不夠好。就好像銀行賬戶裡,沒有足夠的存款為幸福生活買單一樣。”
反之,如果一個人為人厚道、做事靠譜、心懷善念、懂得感恩,那麼他往往已經為自己的人生立穩了根基。
好的德行,就是一個人最好的底牌,終會為你一生的福氣添磚加瓦。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點贊頗高的短片:
一家理髮店裡,理髮師正在給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理髮。
當旁人對髒亂不堪的流浪漢避之不及時,這位理髮師卻沒有半分嫌棄,反而耐心幫他梳洗了一番,還幫他打理出一個乾淨清爽的髮型。
收拾完後,流浪漢望著鏡子裡的自己熱淚盈眶,找出了一堆零錢想要付錢,並感謝理髮師。
可老闆卻分文未收,並告訴他:“這些都是免費的,你只需要時刻謹記,在你有能力的時候,把愛傳遞出去。”
流浪漢聽後點了點頭,心懷感激的離開了。
誰曾想,過了一會兒,有人上門來要房租,但這家理髮店由於位置偏僻,生意並不太好,理髮師只好哀求對方再寬限幾天,卻遭到了痛罵。
無奈之下,他只好收拾東西準備關門。
這時,一名西裝革履的男人走進門,二話不說買下了這間屋子的使用權,並且告訴理髮師,不用再離開了,也無需再為租金憂慮。
從今往後,這間屋子就提供給理髮師用,永久免費。
理髮師不解,詢問男人:“為什麼對我這麼好?”
男人笑著回應:“因為你曾為我做的一切。”
原來,很多年前,男人因為突遭變故,無家可歸,一度變成了流浪街頭的乞丐。
人人見狀都躲著他,謀生求職時,他也多次因為穿著破舊髒亂、形象太差被拒之門外。
人生低谷期,這位理髮師幫了他,免費給他理了發,為他提供浴室洗了澡,還將自己的西裝借給他。
而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善意和助力,他後來順利找到了工作,改變了命運。
如今,他再次回到這家理髮店,就是為了回報當年的恩情,而他的雪中送炭,也讓理髮師的生活重見光亮,可以安穩走完後半生。
人生不管走到什麼階段,人品都是你最真實的底子,也會成為你最有力的依靠。
晚清名臣曾國藩在日記裡寫過四句話:
“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一個人若是同時擁有處世時的謙卑,待人時的厚道,做事時的靠譜,以及處處為他人的善良,往後的路也自然會越走越順。
唯有德行,可立一生。修好人品,福氣相隨。
來人世走一程,最好的狀態就是:但行好事,堅守本心,不愧於天,無愧於己。
正如余光中說的那樣: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變化,但人的優秀品質卻是永恆的:正直、勇敢,獨立。”
03
中年以後,渡人,渡心,渡自己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說過:
“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選擇比天賦更重要。
天賦與生俱來,但選擇頗為不易。
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賦所誘惑,這可能損害到你做出的選擇。”
人在往前走的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利益誘惑,心中的慾望也容易放大,甚至因此生出一些惡意。
但成熟的人都懂得:保持善良之心,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永遠朝著光亮的方向前行。
現實生活中,看見別人落魄,如果無力相助,不落井下石也是一種厚道。
看見別人跌倒,如果沒有拉對方一把的利器,不幸災樂禍也是一種善良。
人到中年,渡人亦是渡己,修煉德行先要學會修心。
有人曾評價作家楊絳:“她就像一個帳篷,把身邊人都罩在裡面,外面的風雨都由她自己來擋。”
在親人朋友眼中,楊絳無論經歷什麼事,都十分沉得住氣,也總能體諒旁人。
丈夫錢鍾書砸壞了檯燈、弄壞了門軸,她總能平和地表示:“不要緊。”
在家人面前,不管發生什麼,她都很少發脾氣;在外人面前,不管經歷多少詆譭,她總能笑著面對。
對待毫不相干的人,她也會盡己所能,為那些人帶去光亮。
楊絳曾遇到過一個車伕,很多人都嫌棄車伕患有眼疾,可她卻絲毫沒有反感,還時常照顧車伕的生意。
有時候,還會找一些幫其“賺外快”的生意,幫助車伕貼補家用。
到了人生暮年,經歷了起起落落的楊絳,依然能放下所有痛苦,沒有一絲抱怨,豁達的走到最後。
她用現實映證了,真正厲害的人,都擁有“渡人、渡心、渡自己”的大智慧。
就像她在《走到人生邊上》寫的那樣:
“人生實苦,終其一生,我們都要不斷地修煉靈魂,完善自我。”
每個人生命中的好運和驚喜,通常都是自己日積月累的人品和善良。
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平和與安寧,往往都離不開日復一日的修行與磨練。
請記住: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你選擇走什麼樣的路,就會以什麼方式過完這一生。
從現在開始,臉上帶著微笑,心底裝滿善意,所遇皆是美景,步步都是坦途。
《霸王別姬》中,有個很經典的橋段,說透了人生:
小癩子帶著小豆子逃出戲班,去看名角兒唱戲,他們望著臺上的人滿臉羨慕地說:“我什麼時候才能成角兒啊?”
後來師傅用現實的殘酷教會他們:“人吶,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人到中年,走好自己的路,修好自己的德行,自會從容度過餘生每一程。
點個“在看”,與大家共勉。
– END –
* 作者:枳為橙,來源:讀書369(ID:dushu369com),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君與你一起,聽名著、讀美文,用讀書點亮你的人生!
青年計劃
一個清醒的公眾號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青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