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孤獨時會發現,原來還有個自己

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 第4305期
Hans Vandekerckhove 作
黃永玉說,沈從文跟他說過的五個字讓他終生難忘:愛,憐憫,感恩。
“他說一個人,第一是要充滿愛去對待別人;第二,摔倒了爬起來,趕快走,別心疼摔倒的那個坑;第三,永遠抱住自己的業務不放。我自己的成長中,遇到多少對我好的老前輩,他們幫助我,所以要感恩。而憐憫,是對待那些殘忍的人。”
在湖南鳳凰老家的沈從文墓上,有張充和給他寫的敬誄:
不折不從 亦慈亦讓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從文讓人”四字,正是他一生寫照。
沈從文先生曾說:“要對生活充滿熱情,即使是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也不要覺得‘世事一無可取,也一無可為’。一個人,總該用自己的工作,使這個世界美好一些,給這個世界增加一點好的東西。在任何逆境之下,也不能喪失對生活帶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喪失對於生活的愛。”這番話深深影響了汪曾祺,作為從文的學生,他曾在文章中提及老師的教誨。
今天是沈從文先生逝世37週年,為紀念這位中國文學史上的巨匠,與大家分享其文字片段《我的寫作與水的關係》。歷經歲月沉澱,沈從文先生文字依然能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與智慧,滋養心靈,指引方向。
人的寂寞
有時候很難用
語言表達
 沈從文 
在我一個自傳裡,我曾經提到過水給我種種的印象。簷溜,小小的河流,汪洋萬頃的大海,莫不對於我有過極大的幫助。我學會用小小腦子去思索一切,全虧得是水。我對於宇宙認識得深一點,也虧得是水。
“孤獨一點,在你缺少一切的時節,你就會發現,原來還有個你自己。”這是一句真話。我有我自己的生活與理想,可以說是皆從孤獨得來的。我的教育,也是從孤獨中來的。然而這孤獨,與水不能分開。
……
也是同樣的逃學,有時陰雨天氣,不能向河邊走去,我便上山或到廟裡去,在廟前廟後樹林或竹林裡,爬上了這一株,到上面玩玩後,又溜下來爬另外一株。若爬的是竹子,則在上面搖盪一會,爬的是樹木,則看看上面有無鳥巢或啄木鳥孵卵的孔穴。雨落大了,再不能作這種遊戲時,就坐在楠木樹下或廟門前石階上看雨。既還不是回家的時候,一面看雨一面自然就需要溫習那些過去的經驗,這個日子才能發遣開去。雨落得越長,人也就越寂寞。在這時節想到一切好處也必想到一切壞處。那麼大的雨,回家去說不定還得全身弄溼,不由得有點害怕起來,不敢再想了。

Hans Vandekerckhove 作

到十五歲以後,我的生活同一條辰河無從分開。我在那條河流邊住下的日子約五年。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無日不與河水發生關係。走長路皆得住宿到橋邊與渡頭,值得回憶的哀樂人事常是溼的。至少我還有十分之一的時間,是在那條河水正流與支流各樣船隻上消磨的。從湯湯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學會了多少知識,見過了多少世界!我的想象是在這條河水上面擴大的。
我把過去生活加以溫習,或對於未來生活有何安排時,必依賴這一條河水。這條河水有多少次差一點兒把我攫去,又幸虧他的流動,幫助我作著那種橫海揚帆的遠夢,方使我能夠依然好好的在這人世中過著日子!
Hans Vandekerckhove 作
再過五年,我手中的一支筆,居然已經能夠盡我自由運用了。我雖離開了那條河流,我所寫的故事,卻多數是水邊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滿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為我在水邊船上所見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點憂鬱氣氛,便因為被過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陰雨天氣影響而來。我文字風格,假若還有些值得注意處,那只是因為我記得水上人的言語太多了。
再過五年後,我的住處已由乾燥的北京移到一個明朗華麗的海邊。海邊既那麼寬廣無涯無際,我對於人生遠景凝眸的機會便較多了些。海邊既那麼寂寞,它培養了我的孤獨心情。海放大了我的感情與希望,且放大了我的人格……

-留言分享-

說說你印象裡的沈從文先生或是他的文字
選自《沈從文別集·抽象的抒情》,嶽麓書社
本期編輯 | 西安     
本期審校 | 西格瑪
▎詩意好物

春天,把花戴在身上
點選圖片,選你所愛
▎明日預告
5月11日早8點,母親節特別節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