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差島第 114 條推送
本文由 【特侖蘇】特約呈獻
今年深秋
演員靳東騎摩托車
穿越黃河與烏蘭布和沙漠
探尋黃河與沙漠的關係
如何能更好?

▲靳東 攝影© 葉子先生
去年,演員靳東
因新電視劇和話劇的創作
在陝北工作了七八個月,
對這片土地有了深厚情感。
2024年深秋,靳東重回西北
在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開啟了
一段黃河與沙漠的溯源之旅。

攝影© 葉子先生
靳東老家是山東省濟寧市,
黃河從他家北面100公里處流過,
靳東說自己一直渴望騎摩托車穿越黃河,
從黃河源頭,沿著幾字彎,一路騎到出海口,
去理解這條河流與生命的厚重關係。
這一次,他願望成真。

攝影© 李想|時差島
靳東的旅程
從青海三江源開始
到黃河中上游的烏蘭布和沙漠。
在約2000公里漫長旅程中,
靳東完成了一場對人生的自我回望,
穿行在烏蘭布和沙漠公路與綠洲草場之間
他說自己感覺又回到了那段西北歲月。
沙漠與黃河,人與自然,如何能更好?
靳東給出了他的答案。
烏蘭布和·大地演講
靳東《我的沙漠歲月》
特侖蘇 x 時差島
▼
黃河,世界最彎的河流
黃河,作為中國人的母親河,
是世界第6長河、中國第2長河。
它是一條奔流了5464公里的地理長河;
也是一條孕育了5000年華夏文明的歲月長河。
黃河流經9省區,
穿越大半個中國,
灌溉了3億畝土地,
養育了近1.2億中國人。
黃河全景圖
▼

製圖© 於天龍|時差島
黃河,
地球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也是全世界最彎曲的河流。
都說「黃河九曲十八彎」,
實際上它的彎和曲遠不止這個數字。
光是超過180°的Ω大拐彎,就有6個,
而90° – 180°的小拐彎則≥2300個。
黃河之美,
正在於這百轉千回的蛇狀河曲。
就像希臘字母Ω,令人歎為觀止。
黃河,世界最「彎」大河
▼

製圖© 於天龍|時差島
黃河每一條彎道
和沿途不同地貌勾勒出
迥然不同的大地力量之美。
黃河流經中國三大地理階梯,
將各地自然和人文區域串聯成一個整體。
數千年來滋養著沿岸地區的中國人,
成為中華文明格局的塑造者。
而烏蘭布和沙漠
緊鄰黃河「幾」字彎,
黃河與沙漠的千年博弈,
讓這裡成為中國最溼潤的沙漠帶,
也成了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黃河,千姿百態的「彎道」
▼

製圖© 李曉 楊迪|時差島
少年黃河,汲取大地營養
靳東的旅程從黃河的源頭
——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開始
這是一趟遼闊與凜冽交織的曠野旅程。

攝影© 李想|時差島
人們印象中黃河
應該是「黃騰騰」的,
但我們在青海三江源看見的「少年黃河」
竟如此清澈、靜謐、蜿蜒溫和,
像一個嗷嗷待哺的孩童。
青海三江源
▼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北部的約古宗列盆地,黃河河源被當地藏族人稱為「瑪曲」,意為「孔雀河」。攝影©田捷硯
「少年⻩河」如同人生初始,
青澀而疾馳,吮吸著大地的養分,
不捨晝夜,壯大成河。
在黃河發源地青藏高原,
阿尼瑪卿雪山的巨量冰川、
5000多個湖泊、豐富的地下水,
匯成數萬條辮狀河曲,蜿蜒流淌,
最終匯聚成「少年黃河」。
青藏高原就像一座巨大的蓄水池,
幫助黃河從青海三江源到蘭州河段,
短短33%的河段,就匯聚了70%的總水量,
平均年輸水量319億立方米,
足夠供應15座北京城市用水。
「九曲黃河第一彎」
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草原
▼

▲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原本應向東流淌的黃河,繞著阿尼瑪卿山轉了360度大拐彎,掉頭流回青海,迎來「九曲黃河第一彎」。攝影©姜曦
黃河的命運,
從汲取到付出。
而黃河中下游,
水量將越來越少,
70%河段只新增30%水量,
卻要承受90%泥沙量
旅途中,靳東更深理解了
這條中國母親河的命運:
少年黃河的彎曲,為了汲取更多水源。
中年黃河的彎曲,為了貢獻更多灌溉。

攝影© 李想|時差島
中年黃河,與沙漠共舞
中游黃河:
掉頭偏向沙漠行。
靳東跟隨黃河
從世界屋脊疾馳而下,
進入既寬廣又曲折的中游黃河。
靳東騎行穿越
烏蘭布和沙漠
▼

攝影© 李想|時差島
中游段的黃河
改變人類千年文明的
一個幾字彎。
流出青藏高原後,
黃河一路切開高山峽谷,
經歷兩次180度乾坤大拐彎,
一頭向北衝進乾旱的沙漠地帶。
在烏蘭布沙漠和與黃土高原間,
黃河又連續轉了3個90度大直彎,
最終在大地上寫出了一個氣壯山河的「幾」字。
隨後一路向東奔流,在山東東營匯入渤海。
黃河、陰山與河套平原
▼

▲黃河中游河段增加的沙量約佔總沙量的92%。平均含沙量35公斤每立方米,輸沙量與含沙量均為世界大河之首。攝影© 李劍峰
靳東:
在我眼裡「中年黃河」
就是4個字:負重、付出。
流入烏蘭布和的中年黃河,
已經具有了世界級大河的風采,
但它即將穿越中國最大的沙漠地帶:
包括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騰格裡沙漠。
數億噸泥沙讓黃河變得渾濁、步履沉重,
徹底變成世界含沙量最大的「黃」河,
也變成世界最大的地上懸河。
黃河水頻繁氾濫,
成了中國先民數千年的痛。
並在與沙漠搶奪地盤的戰爭中,
一度斷流長達30年。
沙漠讓黃河承受了生命之重。
黃河、陰山與河套平原
▼

▲烏蘭布和「半沙半水」景觀。攝影©視覺中國
也正因負累重重,
黃河踏入中年,才真正成為了
扛起天降大任的「黃」河。
烏蘭布和沙漠的命運,
也被黃河幾字彎徹底改變。
而「中年黃河」的精髓正在於此。
烏蘭布和沙漠,
在中國八大沙漠裡面積最小、年齡最小,
黃河卻讓它成為中國最溼潤的沙漠,
相對溼度高達47%,是其他沙漠的3倍。
豐富的地下水與地上湖泊,
讓這裡擁有了「半水半沙」的超高顏值,
形成沙漠與⻩河共存的奇觀。
烏蘭布和沙漠
▼

攝影© 宮迷|時差島
人們在此利用黃河水開流挖渠,
在烏蘭布和沙漠所在的磴口縣
建起「萬里黃河第一閘」三盛公水利樞紐,
河套地區才有了大面積灌溉綠洲,
被稱為「塞上江南」「塞上糧倉」,
並創造了烏蘭布和沙漠的治沙奇蹟。

製圖©張凡 楊迪 | 時差島
沙漠變成了綠洲,孕育了無限生機,
跳鼠、岩羊、雉雞等131種野生動物以此為家。
打破了人們對沙漠乾旱、貧瘠、荒涼的偏見。
正是黃河的灌溉,荒漠變良田。
正是黃河的滋潤,烏蘭布和沙漠和黃土高原
才能成為中華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
烏蘭布和沙漠綠洲
▼

攝影© 代洪濤|時差島
沙漠,離不開黃河的潤養,
黃河,也因沙漠變得更成熟。
中年黃河像是一條地理與文明紐帶,
不但為沿岸人們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和灌溉水源
也至今為中國爭取著更多生存空間和資源。
黃河從沙漠攜帶大量泥沙
堆積成黃土高原,成為中華文明最初搖籃。
又在東部為中國創造了一個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華北大平原。
因此,讓中國人擁有了海洋的視野。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的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平原引水灌區,灌溉面積達900萬畝,為烏蘭布和帶來巨大效益。
靳東:
「黃河之水天上來」
人在大自然面前真的太渺小了。
緊張的拍攝之餘,
靳東也常常靜靜地眺望遠方,
去看沙漠深處的綠洲、看成群牛羊,水鳥飛翔……
靳東感嘆道:「當你設身處地站在這裡,你才真的會被大自然的無窮力量深深震撼。我走遍黃河九省,才發現每個地方的人都不一樣,知道的越多,才發現自己有多麼無知,看到的越多,才發現自己有多麼渺小。」
「我很建議大家有時間去烏蘭布和沙漠走一走、看一看,你會收穫不一樣的驚喜。」

攝影© 李想|時差島
黃河流域孕育
數千年中華文明示意圖
▼

製圖© 楊迪 |時差島
靳東:我的沙漠歲月
「黃河每一個彎道,
如同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對靳東而言,
探尋黃河與沙漠的旅程,
就像是一場人生的自我回望。
黃河的每一道彎
就像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塑造環境,也被環境重塑。

攝影© 李想|時差島
靳東在採訪中坦言,
自己的演藝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少年時橫衝直撞,什麼都敢嘗試。
17歲出演人生第一部影視劇,
就像黃河從雪山俯衝,一下找到了人生方向。」
「原以為從此順風順水,
等待我的卻是漫長的低潮。
39歲,我才真正被觀眾看見、記住。」

攝影© 李想|時差島
靳東:
中年黃河,如同人生的盛果期。
幾天的拍攝,
靳東自我要求很高,
和導演、編劇一遍遍
咀嚼臺詞、討論拍攝細節,
敬業精神令人欽佩。
「今年我48歲了,如同中年黃河穿越沙漠,要懂得付出。我想抓緊一切時間,把手頭每一件工作做到最好。況且,相比數十年如一日在這片沙漠裡耕耘綠洲的治沙人,我們舒服太多了。」

攝影© 李想|時差島
如果說,
人生,是所有彎道的總和;
收穫,便是所有時間的濃縮。
每一彎道,每一步積累,
都在拓寬生命的河床,
讓自己變得「更豐富」「更寬廣」。
今年,靳東也重新做回學生
回到母校中央戲劇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他想回爐,保持學習、思考的狀態。
他說:「我想認認真真又把這20多年的創作心得與理論結合起來,再去母校回爐,是真正的剛剛開始。」
靳東探訪特侖蘇有機牧場
▼

攝影© 時差島
如果想奔流向更遠的地方
就要流淌不止,永不言棄
去尋找讓自己更好的營養。
如今,烏蘭布和也迎來了新的塑造者。
特侖蘇攜手各方在烏蘭布和治沙,
在沙漠腹地打造出世界罕有的綠洲牧場,
許下諾言「敢向沙漠要綠色,誓還黃河以清流」。
沙漠,讓⻩河變得成熟,
歲⽉,讓⽣命⻓出綠洲。
烏蘭布和沙漠
特侖蘇專屬有機牧場
▼

攝影© 時差島
– END –
【圖文組】
策劃 | 時差島團隊
文 | 馮禕 編輯 | 博涵
PM| 武柏萱 平面攝影|葉子先生 李想
繪畫| 李曉 張凡 設計 | 於天龍 楊迪
【影片組】
策劃|時差島團隊
導演|王宇 王大鵬
文案 | 馮禕 陳楨 專案主管 | 武柏萱 製片主任|祝婷 攝影|趙建 易可 剪輯|森野 鄭得浩 陳俊傑 徐銀萍 設計|楊迪 曹寧 特效|董浩南 博涵 喬希 任建源 吳冠達 薛振琪 張振軍 調色 | 惟毅 編曲 | MT1990 吳帥鵬 藝人統籌 | 曹金玲 霍霈澤
© 時差島 出品
特侖蘇 × 時差島
時差島 · 《烏蘭布和沙漠》系列
▼
世界各國巡遊
中國各地巡遊
© 時差島
– 看見世界的時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