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醫脈通
作者 | 王玉偉
老太太今年85歲,多次因心衰住院,豐富的就診經歷讓家屬成了“半個醫生”。但“半個醫生”總有失手的時候,比如這次。
01
不再煩躁的心衰
3年前,老太太開始出現呼吸困難、活動時明顯,伴有煩躁不安、乏力、納差、雙下肢水腫,被醫生診斷為“缺血性心肌病、甲狀腺功能減退”,服用“阿司匹林、阿託伐他汀、美託洛爾、沙庫巴曲纈沙坦、呋塞米、螺內酯、左甲狀腺素鈉(25ug/日)”等藥物進行治療。
老太太的病情時有反覆,無論哪次病情加重,表現都非常相似:呼吸困難、煩躁不安。所以家屬也琢磨出了規律:只要老太太煩躁,就住院診療;如果老太太平靜,就門診開藥。
春節前,老太太的情況出奇得安穩,既沒有呼吸困難,也沒有煩躁不安,睡眠質量還相當得高!
但接診醫生卻不這麼認為,他在查體後得出結論:病情加重,得住院!
家屬一臉驚訝。
醫生說:“老太太雙肺滿布溼囉音,這是‘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腫’的表現。”
家屬問:“以前心衰加重時,老太太都會煩躁不安,這次為什麼這麼安穩?”
醫生輕嘆一聲,“這怎麼能叫‘安穩’,這分明是‘神志淡漠’啊!”
醫生翻找著家屬帶來的藥品,阿司匹林、他汀等冠心病常規藥物一個不少,唯獨不見“左甲狀腺素鈉片”的蹤影,這就是老太太貌似安穩的禍根!
醫生不再廢話,連忙安排患者住院查甲狀腺功能,結果顯示嚴重的甲狀腺功能減退(促甲狀腺激素>100.000mIU/L,遊離三碘甲狀腺原1.71pmol/L,遊離甲狀腺素2.97pmol/L),NT-proBNP也顯著升高至11872.4pg/ml。
醫生於是採取了“左甲狀腺素鈉片50ug qd”的措施,這個劑量相比老太太之前的維持劑量翻了一倍,但仍然不能阻止疾病進展。
第三天,老太太依然精神不振、反應遲鈍,血壓一度降低至67/41mmHg、需要多巴胺維持,氧飽和度下降至88%、需要高流量吸氧支援。
再經內分泌科醫生會診,考慮“甲減危象”,建議“左甲狀腺素鈉片100ug qd 口服,氫化可的松200mg qd ivdrip,待血壓穩定後改為左甲狀腺素鈉50ug qd,氫化可的松逐漸減量。”
於是,左甲狀腺素用量再次翻倍,並聯合糖皮質激素。在隨後的治療中,老太太的精神狀態有所好轉,血壓回升至正常;隨著甲狀腺功能的好轉,NT-proBNP也逐步下降(表1)。
表1 住院期間甲功及NT-proBNP變化

在住院十多天後,老太太的病情趨於平穩,僅需口服藥物治療,醫生予以辦理出院。
02
甲減與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的6大常見誘因中最後一條:原有心臟病變加重或併發其他疾病,如冠心病發生心肌梗死,合併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或貧血。
甲亢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常被關注,但甲減對心血管疾病的表現隱匿,常被忽略。甲減患者的典型心血管症狀為心律減慢、舒張期高血壓、脈壓縮小、心前區不適、心尖衝動減弱,在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後,上述症狀均消失,並且全身血管阻力下降(表2)。
表2 甲狀腺疾病的心血管變化

甲減時,肝臟LDL受體數量下降影響LDL代謝,膽固醇7α羥化酶活性下降導致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增加幅度與血清TSH升高程度一致,故可促進甲減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和全身血管疾病。
30%的甲減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K)上升50%至10倍,其中96%以上是肌肉型CK-MM,啟動標準口服甲狀腺素替代治療後,CK緩慢下降的半衰期約為14天。
甲減患者可出現心包積液,30%的患者可有少量至中量積液,大量積液相對少見,但心臟壓塞導致血流動力學變化的情況也可以出現。
由於離子通道表達和副交感神經功能的變化,甲減患者的心電圖表現為竇性心動過緩、低電壓、動作電位時程和QT間期延長,而QT前期延長易導致室性心律失常發生,這些改變可在替代治療後得到改善或完全緩解。
03
黏液性水腫昏迷
本例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血壓減低等病情惡化,考慮“甲減危象”,即“黏液性水腫昏迷”,是甲狀腺病情加重的嚴重狀態,發病率低但死亡率高。
黏液性水腫昏迷患者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體溫調節不良和心肺功能失代償,精神狀態改變可表現為定向障礙、極度嗜睡或昏迷。
從黏液性水腫到昏迷的過程為2周至20年不等,很多患者早期未出現昏迷,被診斷為腦血管疾病或肌無力,繼而出現昏迷方才意識到是甲減危象。
黏液性水腫昏迷的治療主要為以下6個方面:
1.補充甲狀腺激素。首選碘塞羅寧靜脈注射,首次40~120 ug,以後每6小時5~15 ug,至患者清醒改為口服;或首次靜注左甲狀腺素 200~400 ug,以後每日注射1.6 ug/kg,待患者甦醒後改為口服;如無注射劑,可碘塞羅寧片劑鼻飼(20~30ug/次,每4-6小時1次)成左甲狀腺素片劑(200~400 ug/d)或幹甲狀腺片(30~60 mg/次,每4~6小時1次),清醒後改為口服;有心臟病者起始量為常規用量的1/5~1/4。
2.吸氧、保溫、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切開、機械通氣。
3.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200~400mg/d,待患者清醒及血壓穩定後減量。
4.根據需要補液,但是入水量不宜過多,並監測心肺功能、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及尿量等。
5.控制感染,治療原發疾病。
6.其他支援療法並加強護理。
經過規範治療,老太太的甲減危象得以逆轉,但這場危機為醫患雙方敲響了警鐘。
甲減對心血管系統的侵蝕往往隱匿無聲,其引發的“神志淡漠”極易掩蓋心衰惡化真相。無論甲亢還是甲減,都需要定期複查甲功,需要系統評估、規範用藥、多學科協作。
責編|米子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