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菠蘿
很多人認為癌症就等於絕症。如果放到古代,這個說法毫無問題,全世界最早記錄“癌症“的書來自埃及,裡面關於它的治療就只有四個字:無法治療。
但自從現代手術出現後,早期的癌症首先變得可治,而從100多年開始,隨著放療出現,化療出現,更多中晚期的癌症患者也得以活下來,甚至有了治癒的希望。過去半個世紀,我們則見證了癌症治療領域更大的變化,手術,放療和化療的最佳化,靶向藥和免疫藥的出現,癌症篩查的推廣,都幫助越來越多癌症不再是絕症。
在最近幾十年,哪種癌症生存率變化最大呢?
我對比了美國癌症資料庫裡1970年代和2010年代的癌症五年生存率資料,發現整體從49.9%提高到了72%。而變化最顯著的癌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存率的絕對值變化最大,二是生存率的相對比例變化最大。
首先是絕對值變化最大的型別,排名前10的分別是:

可以看出,白血病和淋巴瘤整體進步最快。
很多人認為白血病是絕症,主要就是因為從70年代開始,大量電影電視劇裡面主角都死於白血病,最開始那會兒還說得過去,但那已經是老黃曆了。現在如果要讓主角病死,肯定不能選白血病。
進步最大的是慢性髓系白血病,從20%一下子提高到了70%,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靶向藥的出現。慢性髓系白血病絕大多數都是由BCR-ABL融合突變基因導致的,而科學家在2000年左右研發出來了針對性的靶向藥:格列衛。它的效果遠好於化療,從而徹底改變了這類患者的命運。《我不是藥神》裡主角得的病就是慢性髓系白血病,去印度買的藥,就是格列衛。
而排名第二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則主要得益於新型化療方案。這是一種兒童中最高發的癌症型別,以往也是絕症,但隨著聯合化療方案的出現,已經成為治癒率最高的癌症型別之一。
除了白血病和淋巴瘤,實體瘤裡進步最大的是腎癌、胃癌、肝癌和口腔癌,它們的生存率提高原因各不相同,但整體來說是綜合因素,包括手術提升,放療和化療的最佳化、靶向藥和免疫藥的出現,還有篩查和早診早治。
我們還可以從相對提升角度來看生存率的進步。胃癌和肝癌,雖然現在整體生存率只有20%~35%之間,依然遠低於白血病和淋巴瘤,但比起40年前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胃癌翻了一倍,肝癌翻了好幾倍。
如果看生存率相對變化百分比,排名前10的癌症型別分別是:

可以想象,排名靠前的都是以前治療效果很差的型別,所以比例變化才會大。像肝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肺癌這些,以前真的是絕症,基本沒有能活過5年的。
排名第一的就是肝癌,以前它基本沒有能活過5年的,但現在這個比例超過了23%,提升了近6倍!而排名第二的是胰腺癌,提高了近5倍。
有意思的是,這個表格裡涵蓋了中國發病率最高的幾大癌症:肝癌、食管癌、胃癌、肺癌。雖然它們絕對生存率還不理想,但毫無疑問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而且這個資料本身就是滯後的,到了2025年,新藥的層出不窮,精準醫療理念的踐行,都讓預後更為樂觀。
說了進步大的,我們再看一眼現在生存率最高的10大癌症型別。它們最不像絕症,也是如果診斷了最不需要慌的。

男性癌症整體比女性多,但年輕的時候,也就是30-50歲,女性發病率比男性高,為什麼呢?主要就是因為乳腺癌和甲狀腺癌多。
但從表格可以看出,乳腺癌和甲狀腺癌都是生存率最高的癌症型別之一,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恐慌。甲狀腺癌是過去40年生存率進步最小的型別之一,因為它早在70年代的時候,生存率就是92%!根本沒啥進步空間了。
如果體檢遇到乳腺或者甲狀腺結節,更是不要慌。很多時候並不用著急手術,可以選擇積極觀察和複查,只要不發展,不一定需要著急處理它,畢竟任何治療都是有副作用的。
總之,感謝科學的不斷進步,讓不是絕症的癌症越來越多。生活在現代社會,還是挺幸運的。
致敬科研,致敬生命!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後的科學,不是藥物宣傳資料,更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疾病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參考文獻:
https://seer.cancer.gov/statistics/
_________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