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美學子】第3616期
13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私生子的底氣,從何而來?
宗慶後家產風波引發的法律與道德深思

宗慶後身後,風波未平。浮出水面的私生子,一場沸沸揚揚的資產之爭把大眾的焦點推向了家庭倫理、法律制度乃至性別結構的深層博弈。
“媽媽有錢,
你才真的有錢,
但爸爸有錢,
你可能多出幾個兄弟姐妹分家產。”
這話,殘酷又真實。
我們不妨旗幟鮮明地問一句:私生子的底氣,到底從何而來?
繼承平權,真的公平嗎?
在中國現行《民法典》中,私生子和婚生子享有同等的繼承權。法律出發點是善良的,孩子是無辜的,不應因父母關係的合法性而被剝奪應得權利。
這本是基於“反歧視”原則而來的進步理念。
但在現實操作中,這樣的“平等”很容易變成“失衡”。
因為,婚姻是一個契約,是責任與利益並存的結構,而私生子的誕生卻常常是在這結構之外甚至是對抗之中產生的結果。
如果這個契約中,丈夫出軌,妻子一無所知,還要和她的孩子將自己共同奮鬥的成果與“第三者”的孩子平分,哪怕這在法律上再正當,在情感和倫理上,都難免令人感到刺痛。
法律保護“孩子無罪”,可這份保護卻常常是以原配家庭的財產損失為代價完成的。
於是,問題就變成了:這種“無差別保護”是否是在縱容不負責任的父親、變相獎勵破壞他人婚姻的行為?
夫妻,誰能在婚外生孩子?
有個網友的留言令人印象深刻:
“想想看,一個男人在婚外生子,多簡單?不懷孕、不坐月子、甚至可以隱藏一切。而女性呢?怎麼藏得住肚子?怎麼瞞得了婆家?又怎麼說服自己養一個不是丈夫的孩子?”
這話戳破了一個現實的真相——婚外生育的門檻對男女極不對等,幾乎只對男性“開放通道”。
也就是說,“私生子”這個法律概念的存在,本質上是男性享有更大自由與隱秘權力的產物,而不是一個性別中性的中性制度。
它直接指向的是父權社會下,男性可以在不受成本約束的前提下擴張自己的血脈、重新配置家庭資產,甚至影響婚內妻子和孩子的正當權利。
私生子的權利看似是“法律平權”的象徵,但卻是隱藏著結構性性別不公的制度裂縫。原配之所以憤怒,不是因為孩子的無辜,而是因為她作為妻子的忠誠、付出和共擔風險,在分配時變得不值一提。
名為合法,實為掠奪
這次宗慶後的風波之所以引發全民熱議,一個根本問題是:私生子分的不只是男方的個人財產,還有原配共同打拼的“婚內共同財產”!
別忘了,在中國婚姻法下,婚內收入是夫妻共同財產。
也就是說,一個女人哪怕沒上班,只要她在婚姻裡,照顧家庭、養育子女,她也“出資”了。
那是她的人生成本,是她的青春、健康與機會成本的代價。
但在宗慶後案這樣的情形中,如果男方在婚內賺的錢在他死後被私生子分走,等於是在制度上承認了小三透過“生子”這一捷徑,拿到了原配辛苦付出的一半家產。
這不僅擊穿了一夫一妻制對家庭的保護機制,更將“婚姻契約”的神聖性貶值到了等價於“誰能生孩子,誰有資格分錢”的原始邏輯上。
你問私生子的底氣從哪兒來?
從法律來的,從血緣而非道德來的,從一個“男人有錢,便有資格多生幾個分家產”的隱性制度中來的。
原配的困境
很多律師都說:“你想保護婚內財產?讓老公立遺囑,讓他籤婚內協議。”說得輕巧,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個女人真要跟老公說:“你立份遺囑吧,別讓私生子來分咱家錢。”你猜結果是啥?
如果他願意,他壓根不會有私生子;如果他不願意,你連開口都會被視為“不信任”。
而且,遺囑是可以隨時更新的。
今天你是最愛,明天他移情別戀,只需立份新遺囑,你和孩子就瞬間“出局”。
法律允許他對“血脈”表達偏愛,卻不給原配任何真正穩定的財產防線。
而對婚姻內的女性來說,更殘酷的是:你是和丈夫一起扛債務、擔風險的共患難者,可分財產時,卻成了被擠出圈外的局外人。
明知對方已婚而生子者
這一切,讓人想起古代的“納妾”、“爭寵”、“數子奪嫡”。
只不過,今天的“妾”換了名字,叫“小三”;“庶子”改了標籤,叫“非婚生子”;“宗法分財”變成了“依法繼承”;可本質未變——誰生下的是“男人的種”,誰就有資格掏空家庭的資產池。
這不是現代制度的勝利,而是對傳統父權邏輯的打扮與延續。
立法者為何不做出限制?因為出發點善良:不能因出生懲罰孩子。但這個出發點若不加以制度性的限制,就會變成對家庭制度的反咬一口。
是不是可以設立條件:
-
若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生下非婚生子,該子女的繼承權不得穿透婚內共同財產,僅能繼承男方的“個人財產”部分;
-
明知對方已婚而生子者,其子女繼承權予以限制或附加條件;
-
女方對婚內資產享有優先繼承權或抗辯權,保障其最基本的生活與財產安全。
這樣的制度,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不僅保護孩子的無辜,也保護家庭、婚姻、女性的合法權益。
寫給所有女性
在現有的法律結構下,婚姻不再是你財產安全的港灣,而更可能是你資產外流的漏洞。
別讓“老公的錢”成為你的夢想,那可能只是小三的“備胎金庫”。
不要讓你的丈夫,成為你唯一的經濟來源。他的血脈、他的慾望、他的秘密,可能會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瓜分掉你半生的心血。
拼自己的事業,保自己的財產,才是每一個女性最可靠的保障。
宗慶後事件不是終點,而是一次集體的法律震撼教育。
私生子有繼承權,這是法。但是否應該無差別地“平等”?這是我們這一代立法者、法學人、社會觀察者必須勇敢提問的。
血緣不能成為擊穿婚姻財產結構的武器。
私生子不該成為對忠誠家庭的獎懲系統。
是時候,給法律與道德的鴻溝,重新搭建橋樑了, 不是嗎?

近期發表
“不想活了”當我面對如此病人時
獨家| 她是搶救那段黑暗史的北大孤勇者
這裡的山光水色 讓我想歸隱出塵
美國公司CEO偷情後的代價
貝索斯再婚:一場現實的冷笑話
“隱藏”在城市中的世界
禁錮之戀| 一代大學生的情感史詩
從牛津到北大再回辛莊 黃土地的守望者
留下遺書·162天荒野徒步 華裔女孩挑戰極限
我在美國當精神科醫生
海外銷量百萬的華裔作家們
用100所大學鑄造的城市 魅力何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穫了什麼
留學安全須知·實用大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穫了什麼
留學安全須知·實用大全


【穿越訪談】世界華人系列
【行走如歌】100個國家·1000座城市
【王妃傳奇】皇冠越重 幸福感越輕
喜歡就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