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更正”,就是編一個不一樣的資料。如果真的編輯失誤,要更正,起碼要找測試的機構要一整套原始資料,然後一點點甄別。這倒好,人家幾個小時內就更正了。

據仿製藥領域資深人士透露,上述情況並不意外。一致性評價早期,有的公司實打實做,三次才透過,生物等效性驗證成本3000萬以上,而後來同品種其他公司800萬包過。據猜測,這樣的資料雷同,不排除第三方公司分包給了同一家下游公司,導致資料完全一致。否則同一品種的競爭對手公司怎麼可能輕易地共享資料?
我一個親屬,服用精神類藥物近20年,病情穩定。後改服浙江華海藥業公司的索清寧牌阿立哌唑口崩片,服用不久即說總想自殺,後果跳樓自殺。我在網上搜了一下,有不少服用國產阿立哌唑口崩片自殺的資訊,有的還起訴到了法院。仿製藥造假,謀財害命,該槍斃一批了。
我以前從來沒有過自殺傾向,但改用仿製藥一天後,我就開始恐慌,症狀持續了一週,強度逐步上升……我出現了精神病的症狀,自我厭惡,程度遠遠超過從前。我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打了一個自殺干預熱線,吃了兩粒安定文錠(Ativan,抗焦慮藥),並且再也沒吃安非他酮了。又過了一天,我感覺好多了。今天我終於恢復正常了。
另一名患者:
驚恐全面發作,當時我正以每小時65英里的速度駕駛車子,感到頭暈目眩……接著哭了出來……我心想,我到底怎麼了?是瘋了嗎?哭泣並沒有使我好受,我下車在收費公路旁坐下,大卡車和汽車在面前飛速駛過。我強迫自己在路邊的一條排水溝裡躺下,捂住耳朵讓自己鎮定下來,因為我有一種難以抵制的衝動,想跑到車流裡去”
可不可怕?
印度是仿製藥大國,很多仿製藥是在原研藥專利未過期的情況下生產的,所以要接受國際監管。即便如此,印度仿製藥廠仍在生產過程中各種弄虛作假,防不勝防。
印度的良心靠不住,接受中國本土監管的中國仿製藥廠的良心就靠得住嗎?
以前只覺得一致性評價淪為一次性評價,過評後的監管如同虛設,導致國產藥“血壓不降、麻醉不睡、瀉藥不瀉”。現在看,真是太高估他們的道德了。


《知情人透露當年明月發瘋細節》已404,還沒看的朋友可點選關注“翻車志”公號,在翻車志輸入“當年”領取:
另外推薦原創公號“不正確”
“反流行見解、不政治正確”
請點選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