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一家親董事長賈建全:學胖東來不能只看“相”

出品/聯商網
整理/松柏
3月25日至28日,由聯商網主辦的2025中國超市周在河南許昌隆重舉行。作為中國超市行業規模最大、專業度最高的年度盛會之一,這場以“美好之路”為航標的行業盛會,恰似春日的暖陽,為零售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在3月27日的中國超市總裁峰會上,青海一家親董事長賈建全分享了題為“企業與生命:以胖東來視角重新審視企業與人生”的思考。他指出,企業應是成就人的平臺,而非逐利的工具。學胖東來不能只看“相”,更要探究其深層的科學理念和先進文化。“讓社會更美好”也不只是喊口號,而是要內化為一種信仰。此外,生命在於釋放,而非修行。我們都應似花樹,自然舒展,盡顯生命本真。
以下是賈建全演講全文(經聯商網編輯):
從上午到下午,聽了這麼多師兄的分享,心裡非常感動,也非常高興。雖說趙偉(遼寧真實惠董事長)和陳強(浙江萬家惠超市董事長)師兄的分享,不像所謂的商業老師講得熱血沸騰,但就像哥(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說的,只要是發自內心的,只要真誠,比什麼都好。今天給大家分享也是發自內心的。
你看,這一天的分享,這次的超市周大會,雖說沒有再去宣傳、證明自己企業的,但在沒有那些營銷術的情況下,從早到晚講的全是真誠、全是信任、全是利他、全是尊重、全是愛。唯有愛,才是最偉大的,唯有愛,才能讓我們這個社會更美好。
01
學胖東來不能只看“相”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企業與生命——以胖東來視角重新審視企業與人生》。為啥呢?因為大家這兩年都在學習胖東來,我們在2022年加入聯商種子學院(聯商東來商業研究院種子班)以前也在學習,每年兩次過來胖東來學習,基本上是過完春節,就是這個季節來一次,然後過了中秋節和國慶節再派團隊來一次,每年兩次,從2015年開始,一直學到2022年。這期間給員工也漲工資,但是沒有效果,為什麼呢?因為不純粹,漲完工資就想要結果,漲完工資好像認為自己像救世主一樣,還是在利用員工。
我們看到胖東來的賣場多幹淨啊,員工的服務多好啊,商品陳列多好啊,道具多好啊,包括燈光、裝置,大家學的都是“相”的東西。我們學胖東來,透過這三年的學習,更加明白一個道理,學胖東來不只是看“相”,一定要用哲學的思維和道的邏輯和規律來看待胖東來背後的理念和先進的文化
胖東來這個企業,我個人理解,是透過這個企業的平臺載體,實現哥的這種思想、這種理念、這種文化的榜樣,想著透過做一個學校,讓這種榜樣、理念和思想能真正的像我們國家倡導的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樣。哥以前沒講,但是做得比講得還好。所以我們更多的要看到他背後的那種理念,那種文化。他是在成就人,透過這一個載體,是在成就人,透過這個商品是在成就社會,那也是成就人。最終的追求還是以人為本、引人向善。我們不要只是學它的外表,學外表是學不會的,一定是要發自內心的向善。只有發自內心的向善了,內心轉變了,我們的團隊才能轉變,我們的企業才能轉變。
這兩年跟著哥,跟著胖東來團隊到嘉百樂、步步高調整的期間,自己的受益也是最大的。哥說: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最大的受益是自己,最快樂的也是自己。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感受到:胖東來都是發自內心的。2023年,哥在我們企業待了三天,給我們做了一些分享,看到我們企業的問題,然後給團隊漲工資。分完以後,我就跟著哥到李玲姐(甘肅新樂連鎖超市董事長)那兒。然後哥帶著我們到祁連山,到哈拉湖,來回總共不到10天的時間。哥一直苦口婆心地給我們講:你瞭解什麼,你就駕馭什麼;你放下什麼,你就超越什麼;你付出什麼,才能得到什麼。突然間,我就明白了人該怎麼活,我們不只是為了證明自己,不只是為了追求名利、榮耀和麵子,然後認為自己模式有多好,理念有多好,實際啥都沒有。沒有體系,只是有了一點技術和經驗而已。

什麼是先進的文化?就是與時俱進的——與時俱進地向善,與時俱進地愛。我們要去掉糟粕,要學習更先進的,以人為本,以人性為本,以人性的心善為本。什麼是科學的理念?科學的就是規律的,規律的就是自然的,自然的就是道法自然,大道至簡。沒那麼複雜,只要善良,不可能不美好,只要真誠,真誠是開啟通往幸福美好之門的鑰匙,唯一的鑰匙。
幸福是一種狀態,包括生命的狀態,企業的狀態。幸福的標準,哥當時給我們在分享的時候講了很多。什麼是企業?我們想著做企業不就是為了掙錢嗎?如果你只是有這麼一個願景,那掙到錢以後怎麼辦呢?就是你的使命完成了——你掙到錢了。掙到錢了以後怎麼辦呢?再掙錢,再發展店,再開店,最後我們走向了什麼?掙了錢就開店,開店開多了,管理跟不上了,總部不叫總部,叫消防部,到處滅火。賠錢,感覺正常,給員工漲工資,不捨得。這都是因為啥呢?因為我們太貪了,沒有把人放到第一位,都是把自己放到第一位,還總是說,我們解決了多少就業。有一些企業的管理層,說我們公司又解決了兩千多人的就業,但是到現在,你的公司員工還拿在2500(元)以下的時候,還要給他發上200塊錢的購物券的時候,你不是一個企業,你是一個魔鬼。
最大的受益還是狀態。我這幾年的變化,因為在行業會上也多次給大家交流,能看到我那種狀態的變化,我們變了,像步步高的填哥(步步高董事長王填),像永輝的張哥(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你想想他們的變化有多大?他們不變,團隊不可能變。我們這12家種子企業的師兄妹,你看看狀態,真的是無法形容,不是有多少錢能換來的。現在再講說:賈總,你的身體不好,用你的企業來換,我可以給你一個健康的身體,你換不換?一定換。為什麼?因為生命無價,健康無價。
02
“讓社會更美好”不是喊口號
這是胖東來的文化道德觀,都是有標準的。大家想想,真正的做事情沒那麼難,你只要是向善,成就團隊,讓團隊不斷地學習這些專業,就越來越好。哥自己的行為無形中都在引導我們,而不只是說教。這兩天過來以後,那天晚上到中央廚房他住的地方,看到這些師兄妹沒有穿短袖的,那幾天天熱,立馬安排紅麗(胖東來超市總經理申紅麗)、關娜(胖東來超市總經理)給這些師兄妹每人配兩套短袖。
哥是時時刻刻的都在關注人、關心人、關愛人。為什麼哥說,不敢接觸人。一接觸人,一認可你,你就放到他心上了,他就希望你好。那麼多人,你說他為了什麼?調整嘉百樂補了幾千萬,我們這些師兄,包括永輝、步步高,這些自有商品,包括團隊參與調改的時候吃住費用都是胖東來自己承擔。這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社會更美好嗎?這才是企業的樣子,這才是企業的標準。
哥第一次給我們分享的時候就說,企業的目的是什麼呢?做企業的目的是推動行業進步,讓社會美好,承擔社會責任。我們一聽,這都是口號呀,現在可以理解到,它不是口號。如果你只是把它當口號,你的願景,你的目標在路途中就會迷茫,就會走失。它應該是信仰,有了這麼一個美好的願景和偉大的使命,有了信仰以後,就像燈塔一樣,一直照亮著我們做企業的道路,不斷地前行,才不會迷茫。
為啥這麼說呢?你看三年疫情,如果你把自己的企業當成企業的標準,你就不會掙國難財,你就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賣的這些蔬菜、鮮肉、雞蛋、牛奶,就不會加價率那麼高了。你不會把它當成商機,你應該把它當成承擔社會責任,價格儘量地低一點。社會在苦難當中,你給予大家一點溫暖,而不只是抓住商機,是利益。企業是把三年疫情當成社會的苦難,而生意會把這三年疫情當成商機。你衡量一下你自己的標準,你是企業的標準,還是生意的標準?可能很多看似企業,但都是生意,因為都是逐利。
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
這是哥在嘉百樂的時候,帶著我們到三清山玩,路上下雨了,哥就能在雨中感受到大自然帶來的美好。而我們往往都會埋怨:今天本來是來玩的,你看又下雨了。我們的狀態就不一樣,因為什麼呢?因為你的接納不一樣,你的轉念不一樣。你看到好的一面就會感受美好,你看不到美好的一面就會埋怨現實的環境。萬事萬物都是有兩面的,因為有兩面,每一面都蘊含美好。
只有接納,才能放下。現在明白更多的道理,你經歷了那麼多利用你的人,傷害你的人,欺騙你的人,原來都是來成就你的。我們一生中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無論任何人、任何事,好事和壞事,最終都是來成就你的。貴人幫助你成長,小人幫助你成熟,那不都是來成就你的嗎?所以讓我們活得更明白、更灑脫、更自由,更懂得放下,更懂得什麼該追求,什麼該放下。我們更多的要追求什麼?追求看不見的,因為它能帶走,更多的是放下什麼?放下能看得見的,因為它都帶不走。看似我們今天有錢了、有車了,有房子了,實際你都帶不走。前提條件:只能使用,沒有擁有。還有一個條件是啥?你的生命得存在,你的生命不在,一切都不在。你的健康得存在,你才能享受。健康不在了,你享受不了。就像我,老賈,吃個巧克力吧?吃不了,為什麼?糖尿病。這就是啥?因為前期不懂得愛自己,只知道幹,只知道帶領團隊幹。現在多好呀,放下了。
當你有這種理念的時候,你健康了,企業不就健康了嗎?你自由了,團隊自由了,企業不就自由了嗎?不光是你能活出一道光,你的企業是一個生命,你的企業的生命也是一道光啊。你的企業也能影響當地的各行各業。讓大家都知道,原來企業可以這樣做,老闆應該是這樣乾的。原來老闆是解放的、是自由的、是灑脫的、是浪漫的。團隊是自由的,整個企業是健康的。最終追求的結果:每一個生命都那麼陽光,那麼燦爛、那麼自信,那麼一個個性的生命和健全的人格。
真的,看到我們團隊的變化,我說:一家親掙的錢都給他們分了又如何?因為我也會要飯,跟哥學的。哥說:要飯也能要出幸福,因為懂得這種理念,要飯也能很幸福。
龐院長(聯商網董事長龐小偉)在山東威海的時候跟我們說,要真心、真知、真學、真行。我們總裁班的,包括聯商大會這幾年,這些老闆無論大小,大家也參加了不少。為什麼別人能變,你不能變?因為你的心沒變,你還是在利用這些會、這些分享,想學一些技術。還是放不下面子,放不下名利,放不下榮耀,放不下金錢和物質。當你放下了,你就輕鬆了。這些放下了,你的精神就昇華了,而且你的精神昇華以後,你的思想就自由了。當你的思想自由的時候,你就勇敢了,然後你就敢想了,你的思想就豐富了。你的思想豐富了以後,你的創造就多了。唯有思想才能創造價值。
為什麼哥一直在倡導自由·愛?因為沒有自由,我們跟奴隸有啥區別?只有自由,你才是個性的生命和獨立的生命。只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你身上才有那種正義感,有正義的光芒和道義的使命。不然的話,你只能隨波逐流。培養成就一個孩子個性的生命和健全的人格,遠比給他上大學更重要。
03
企業應該是“成就人”的平臺
這是3月21號開的新店。那天晚上哥還說:老賈,你又犯錯誤了,多累啊。這是去年裝好的,因為趕春節沒開,感覺團隊太累。這個店說實話之前我也沒去過,圖紙大概規劃後就交給他們了,我也沒管過,管師兄的店比管我們的還多。臨開業就去了將近一週的時間,看看有哪個地方不合適的,讓他們調整調整,更多的還是給予他們關懷,給予他們認可。
這個店投入將近3000萬,賣場面積6000平,商業面積13000多。要是按企業的投入產出比,肯定是不划算的。因為離西寧市150公里,這個縣城只有五六萬人,全縣也就十幾萬人。這個店我說:十年能回收成本就行。那天晚上哥說得更好,你為什麼老想著回收成本呢?你不要這個成本,全當造福那個城市,你不就輕鬆了?想想也是,反正也帶不走。
看到這種賣場,包括120萬的淨水器,因為有500個平方的小吃城,有7戶餐飲。員工說,他們縣城的水質不好,我們就花了120萬加了淨水系統,滿足7戶的餐飲用水。我們的麵點、加工、熟食全是用的淨水系統。所以算商業的賬是算不來的,但是你真正的做事,真正地想讓這個社會美好,能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60%是藏族的民族地區,讓他們能感受到現代商業的品質。我認為站在社會的價值上,它是應該的。
看完投入將近3000萬,一算賬,十年能不能回收成本?當看到這個圖片的時候,感覺一切都值了,不要回收成本,就造福他們吧。
胖東來企業文化裡,胖東來首先是學校。我曾經給我們企業開會的時候說:胖東來是學校,一家親就是分校,12家種子企業的師兄也是分校。就像哥年前分享說,胖東來的團隊,他們的員工如果在大街上遇到了跌倒的老人,要勇敢地去扶。如果扶的這個人訛你了,胖東來與他打官司,如果輸了,胖東來拿這個錢。那天,我在種子師兄裡邊說:我們師兄應該跟進。所以這12家種子企業的師兄也是同步跟進。我們的企業也是,員工在大街上遇到老人一定要扶,扶的是什麼?扶的不是老人,是正義。
所以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影響社會,成就更多的生命。用活法影響他人,而非說法。哥做的比說的還好,我們每次過來,他心裡邊惦記的全是大家,處處都是感動。除了尊重、信任、鼓勵、幫助、認可和激勵以外,更多的是關注、關心、關愛、感動和感化。因為一段時間不來,他就會問紅麗、關娜、景超哥(胖東來超市總經理卜景超),他們這些企業怎麼樣了?他們的狀態怎麼樣?又開店了沒有?不要太累。你想想,他操多大的心,操著家國的情懷。
去年我給我們團隊分享的時候也是,文化上要知行合一,體制上要科學人性,制度上要民主公平,生活上要關注關愛,工作上要給予幫助,態度上要匠心嚴謹,紀律上必須嚴明,善惡上必須分明。也是胖東來文化“揚善·戒惡”。我們要透過這一個企業,透過這個載體平臺去成就更多的生命。
如果中國的民營企業,每人能給員工平均漲500塊錢工資,我們的消費是不是就起來了?如果漲1000工資,我們的員工是不是更幸福了?如果每一個企業都懂得這麼好的理念和文化,都能成就我們的團隊,成就我們的員工,讓員工不光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和有尊嚴、相對合理的收入,更能去成就每一個人的生命,讓每一個人都活出獨立的生命和個性的生命,活出那種陽光、健康、快樂、輕鬆、愉悅的狀態。想想我們該有多大的功德?遠比我們掙多少錢,然後一閉眼,啥都不是你的,不更重要嗎?所以我們分錢是財神,守錢就是財奴。為什麼要那麼傻呢?原來跟你們一樣也那麼傻,現在活明白了,希望你們以後也能明白。
04
生命在於釋放,而非修行
生命在於釋放,而非修行。這個理念是去年突然間理解了,也只是相對理解了。生命在於釋放而非修行。這不只是人,是萬物的生命。首先,我們先成就人,從文化上、體制上,要有成就人的體制。每一個體制、每一個言行,我們是否在成就人?還是在束縛人?比方說尊重,尊重就是成就人呀,信任不就是成就人嗎?鼓勵不就是成就人嗎?幫助不就是成就人嗎?認可不也是成就人嗎?關注、關心、關愛、激勵,這不都是成就人嗎?只要是成就人的體制都去做,只要是束縛人的體制,全部修改掉。創造這麼一個成就人的環境。為什麼呢?因為人是環境的產物。好的環境是引導人向善的,不好的環境是引導人向惡的。
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不都是我們自己可以做主的嗎?我們認為我們還是一個企業,不知不覺引導人向惡,是利用了人,是一個剝削者,而不是一個企業。
生命的釋放,釋放的生命才是自由的。自由的生命,他的思想和思維才能開啟。當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時候,他的創造就有了。如果我們的企業是這麼一個環境,每一個員工,每一個生命,思想都是自由的,都有創造。我們老闆不想自由都不可能。你一回去,“哥,出去吧,這邊沒你的事兒”。因為他們都能創造,所以我們為什麼不當生命的主人,非要當奴隸呢?
哥最早跟我們分享說:你一成就團隊,就把自己解放了。如果你啥都操心,啥都幹,你就是奴隸,你是企業的奴隸、團隊的奴隸和社會的奴隸,金錢、名利、榮耀的奴隸。一放手,放的是什麼?放的是權力,解放的是自己。放了權力就解放了自己,抓住了權利就束縛了自己。怎麼選擇?我掙多少錢是夠的?給孩子,留給孫子,留多少又是夠呢?你留的越多不是害他們嗎?殊不知給孩子留的最大的財富是什麼?是善良、是真誠,是品格。最大的價值是什麼?一定讓孩子自由,活出他個性的生命,成為一個富有思想的人,這才是最大的價值。這種價值給孩子才是傳承,才是永恆。為什麼非要給他留物質的東西?那你是在害他,因為他不用幹了。不用幹了,他身上的潛能就被你的物質扼殺了。那你不是罪人嗎?
這個理念前年就在分享,因為我是特別要面子的人。哥看到我面子太重,怕帶我累,跟我說:曾經都不想要你了。但是跟著哥十天以後,突然間就感覺活明白了。本身自己身體不好,才知道什麼該追求,什麼該放下。在嘉百樂調整過程中,那個夏天就突然間明白:放下面子,原來可以放下身上那麼多的枷鎖和束縛,實際上就放下了惡。當你放下面子的時候,攀比心就沒有了。你的攀比心沒有了,就沒有虛榮心了。你不攀比了就不累了。別人有錢了,他開100萬的車,我們沒錢了,十萬的車不也是代步嗎?總而言之,得讓自己輕鬆下來,慾望不能大於自己的能力。攀比心沒有了以後,虛榮心沒了,嫉妒心沒了,那種虛偽就沒有了。虛偽沒有了,不就走向真誠了。利用人的那種心計沒有了,心計沒有了,傷害自然就沒有了。面子是為別人活的,放下面子才是為自己活的。
可以看到什麼呢?當我們身邊有特別愛面子的人,他不可能是純粹的真誠。最終,那些愛面子的人會利用你,他會有心計。所以要麼改變,要麼放下,要麼遠離。面子不是我們說的那麼簡單,面子的背後就是萬惡的根源。
從德令哈到西寧的路上,我在哥的車上。哥跟我說:你放下什麼,不就超越了什麼。你放下了愛情,不就超越了愛情嗎?你放下了權利,不就超越了權利嗎?外求的往往都是災難,只有內求的才是福報。內求是什麼?不斷的提高自己,讓自己更加優秀,提高自己的專業,走向更高的思想層面和精神層面。當你自己活明白的時候,瞭解宇宙的規律、宇宙的法則、宇宙的平衡的時候,一切用科學的理念和辯證看待萬事萬物本真的時候,你不就明白了嗎?
我們當理解萬事萬物本真的時候,就擁有了什麼樣的能力呢?就是辨別真假的能力、善惡的能力、對錯的能力。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去選擇了,沒有那麼複雜。大家在學習胖東來的時候是什麼?大部分都是看“相”,而不看它背後的規律和邏輯。當你懂得了規律和邏輯的時候,往往就能透過相看到背後的本質。看本質後,你才能知道正確的選擇。哥多次給我們強調要理性和科學,一切都是規律。
規律是什麼?就是因果的過程。我們應該多從因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意果的過程。我們光看果,你不注重因,果能好嗎?種什麼因,開什麼花,結什麼果。你對員工不好,還想讓員工去幹,憑什麼?很多老闆給團隊員工開會的時候都說:你們要把企業當家,你們要奉獻。它是相互的,你把員工當家人了沒有?你沒有把員工當家人?你還想讓員工當家,這不是在利用嗎?你不是在邪惡嗎?你只有把員工當家人了,員工才能把企業當家。當家人了,你能欺騙他嗎?你能畫餅嗎?你要給尊重、給信任、給鼓勵、給幫助、給認可。如果不給該得的激勵、待遇和福利,你不就是畫餅嗎?
這三張照片是我的三個狀態變化。
第一個是2022年6月,12家種子企業第一次到胖東來時代廣場聚會(因為疫情),5月份,哥線上給大家分享了幾次課;6月份,哥讓12家種子企業過來自己表述一下,哥還說我和振軍哥在臺上還感覺到自己有多優秀,企業做得如何如何。現在再回看那些影片,自己都感覺好笑,真的是這樣的。那時候還是在證明自己的路上,還感覺到我們的生鮮模式比永輝還好。現在想想,你有啥?除了有經驗,沒有體系,沒有標準,所以你做得多不都是災難嗎?
第二個狀態是2023年4月15號,那天晚上,哥過去給我們指導,在我們當地的清真餐飲吃飯的時候,哥去了,心裡特別高興,就喝了幾杯酒,坐在哥的跟前那種狀態,剛好被攝影給拍上了。哥分享的時候也用了這個照片做背景。這一笑,笑出了我的下半個人生。因為在這以前,沒有這種純粹的笑,笑不出來,全是揹負的責任和糾結。
第三個是2023年11月的時候,短短幾個月的變化,髮型也變了,整個狀態完全發生了變化。
透過這三個照片,大家想想什麼最重要?不還是生命最重要嗎?還是健康最重要?我們一直追求,我們一直想要,最該要的是你的生命,你的健康、自由和快樂。我們做企業為了什麼?往往都顛倒了,用我們的生命和健康只追求企業,而不是讓企業服務我們的生命和健康。我們就本末倒置了。那你想想,你的生命一定是苦難的、是悲壯的,無論你的企業做多大,你擁有多少財富。
這是我們團隊在這兩三年的變化,因為你笑了,因為你笑得單純了,你笑得純粹了,你是發自內心的笑,團隊也發自內心的笑,這就是影響,這就是感染。因為你笑了,大家才敢笑,你真笑了,大家才敢真笑。
不同的生命在不同環境下的成長結果就是這樣的。哥一直在說:生命在於釋放,而非修行。我們更多的是要發自內心的向善,要活出那種陽光的狀態,而不只是在於形式上的,外面裝,裝面子,裝我多有錢,裝我有多少套房子,最後裝出來什麼?
生命在於釋放,不只是對人的生命,是對萬物的生命。哥講的這些理念都值得我們靜下心來去思考,是用規律的方式、哲學的理念和科學的思維去思考。這都是在人性和萬物生命本真的基礎上思考出來的。
哥說:火山爆發,那也是釋放生命。如果不火山爆發,有可能地球和宇宙的空間就會失去平衡,它也是在調節平衡。平衡是什麼?平衡不就是公平嗎?平衡不就是度嗎?萬事萬物都是在自然規律的情況下掌握著平衡和法則,宇宙萬物都是有愛的,唯有愛。
我有時候給朋友講,好人去燒香拜佛,壞人也拜佛,那是為什麼呢?因為壞人也希望美好。什麼是美好?就誰創造了美好,誰就擁有了人氣。什麼是美好?愛不就是美好嗎?品格不就是美好嗎?真誠不就是美好嗎?利他不就是美好嗎?當你懂得這麼多的理念,把所有好的理念都理解了之後就通了,因為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當你把那麼好的理念都理解了之後,你身上的能量就有了。你能做到知行合一,你身上的能量就有多大。說實話,在你跟前就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了。壞人,你也能成就他,就像道家的陰陽圖一樣,黑的裡面有白點,白的裡面有黑點一樣,都有善良和惡的一面。
曾經有一個故事,古代有一個窮秀才,家裡邊很窮,啥都沒有。晚上進了小偷把他驚醒了,他又不敢大聲喊,怕小偷在黑暗的環境受到驚嚇逃跑會受到傷害。然後小偷又找不到東西,他就輕輕的說:“唉,你看,我這一個窮書生確實也幫不到你這個失足的人,我身上蓋的棉大衣你拿走吧,能給你防寒。”這小偷還很生氣,“哼,你窮的比我還窮”,最後把他的大衣一把扯走了。過了兩天以後,他開啟門的時候,看到他的棉大衣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放在門口。就是因為他這種無私的愛,沒有選擇的愛,觸動了小偷內心的善,從此這個小偷走向了善良。所以愛是偉大的,在愛的環境下沒有邪惡。
05
用真愛點亮生命之燈
唯有真正的喜歡,才能點亮生命中的那盞燈。發自內心的喜歡就是做事的天賦,喜歡是一切美好的基礎,真誠才是開啟美好的鑰匙。我們往往都是希望孩子上大學,上這大學,上那大學,從來不尊重孩子他喜歡什麼。從來都是希望讓孩子成長為我們想要的樣子,而不尊重孩子成長為他想成長的樣子。
大家想想,如果孩子喜歡什麼,他不用學,因為他會用心,他一用心,都不是問題。天賦是什麼?天賦就是上天賦予他的使命,只有做他自己喜歡的事,他才能用心。當一用心的時候,所有的事都不叫事了。當一用心的時候,他一定會把事做好。做他自己喜歡的事,他樂在其中。你談戀愛的時候為什麼不累?因為你喜歡,你是樂在其中的。尊重每一個生命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尊重孩子,尊重我們的團隊,尊重我們的員工。既然今天在座的都是老闆,都是企業家,身邊都有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上萬個團隊和員工。如果每一個人明白這種道理,透過我們的平臺,透過我們這種愛,讓每一個員工都活出那種陽光的、自信的、獨立的、個性的生命,都擁有獨立和健全的人格,那我們的社會能不好嗎?現在我們的團隊回到家,給他身邊的人都在講什麼?都在講理念,這就是引導、感染。
我們要活出一道光。為什麼呢?因為你不知道是哪一個迷茫的人藉助你的光走出了黑暗。我們就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因你不知道誰會藉助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這是泰戈爾的詩。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讓自己成為自己,把別人還給別人,彼此美好,共同綻放,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的唯一,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弱點。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無限的潛能、智慧和力量,看我們怎樣把他們的本能和潛能開發出來。怎麼開發?就是成就人,成就人就是那些理念,就是要有愛。不是在嘴上,是在行為上,是我們自己做到知行合一,用我們的行為去感染他們,用我們的理念去指引他們,讓我們走向共同的夢想和目標,帶領著大家。都是戰友,沒有級別。當你認為你有級別的時候,我是老闆,我是企業家,你已經錯了,為什麼呢?因為真正的位置不是你自己給自己的定義,真正的位置是你在你團隊心目中的位置,那才是真正的位置。
我們做企業,就要擁有一個美好的願景、家國的情懷、偉大的使命、社會的洞察、思想的認知、哲學的智慧。哥給我們多次講:做企業家不是專業的,一定是富有更多的元素。企業家不是專業,企業家是具備更多的素養和條件的。我們想想,我們是企業家,真正的瞭解了以後才知道,我們稱不上企業家。我們沒有美好的願景,你還想我們的事是為家國做事,你連你的員工都照顧不了,你還拿著大家掙的錢到處去做慈善,不就是為了自己的名利和榮耀嗎?你連自己都照顧不好,你都不懂得自己活,你還是讓員工把企業當家,憑什麼呢?所以我們更多的是活得更明白一點,用更多先進的文化,與時俱進的文化,富有愛的文化,符合人性的文化,符合萬物本性本真的文化和科學的理念指引著我們走好每一步,每一步才能不出錯。
環境改變人,生命的本質是環境的產物,生命的意義在於覺醒,生命最高的追求是精神的高度,生命最大的價值是社會的價值。我這幾天也在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到底是什麼呢?我個人理解,生命的意義就是在我們經歷當中什麼時候覺醒,什麼時候活明白,什麼時候活通透,什麼時候才能活出自己。生命的價值又是什麼?最大的價值肯定是社會價值。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們的思想給社會留下的價值,我們的精神給社會留下的榜樣的力量,能不能是永恆的?這是我的理解。
人不能有優越感,一有優越感就驕傲,一驕傲就高傲,一高傲就狂傲,一狂傲都是災難。所以我們要見天地,只有見天地,才能生慈悲敬畏之心,始終照亮著我們保持謙卑的心。因為你太渺小了,因為宇宙的空間,每一個生命在宇宙的空間中就是一粒塵埃。
只有見眾生,才能生慈悲博愛之心。我在長沙湘潭給100家總裁班企業分享的時候,就分享了這麼一句。這個社會,大家眼裡都只是看得見佛祖,而看不見眾生。當你眼裡邊看佛祖的時候,往往不是敬仰之心,都是所求之心。所求之心是自私的,自私的就是錯的。我們更應該什麼?更應該見眾生。當我們抬頭看佛祖的時候,你是眾生。當我們低頭能看到眾生的時候,你是佛祖。所以我們抬頭看佛祖,不如低頭看眾生。
見自己的時候才能生豁達從容之心,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知道自己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知道什麼該追求,什麼該放下。讓自己活得更輕鬆一些,更從容一些,更豁達一些,更浪漫一些。自己的生命不只是幹,還有更多的元素,可以有休閒、有度假、有喝茶、有喝咖啡、有聊天、有大家交流。更多的思想層面的、精神層面的,讓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更富有,而不只是用物質把我們束縛一生,捆綁一生。當你放下面子的時候,就放下了枷鎖,當你放下執念的時候,你就走出了牢籠。
向外求,心隨境轉;向內求,境隨心轉。心變了,一切都變了;心不變,一切都是不可能變。我們更多的是相信外在的,而不相信內在的,所以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更多的是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你連自己都不相信,你相信外在的有用嗎?你自己不優秀、不發光,你自己不是一個優秀和發光的人,你站在黑暗當中,誰能看到你?讓自己活得優秀一點,那不就是光嗎?你內心向善,不就是光嗎?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一個人的生命始終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藝術家,他的生活就是藝術作品。我們的人生,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就應該自己既是導演,也是演員,而不只是在別人的導演中,我們只做表演,那樣的人生有可能是失敗的人生。
好,謝謝大家。
歡迎關注聯商網影片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