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號:柳飄飄了嗎(ID:DSliupiaopiao)
最近容祖兒、薛凱琪在《聲生不息》不僅唱歌,還貢獻了很多搞笑名場面。
容祖兒被問到為什麼選王菲的歌,蠻正經的,一直表達自己對王菲的欣賞,後面頓了頓,說:她眼光很好。
由於謝霆鋒是她在英皇的超級老友了,觀眾一下get到她話中有話的幽默。沒想到她頓一頓給自己找補:在選ge方面~

又一次話中有話,是咯,“選哥”方面,觀眾更炸了。又是一個停頓和找補:是歌曲的歌!
這找補還不如不補,這下不懂的人也懂了,場面一度捉急到祖鵝原地起跑。

論放飛程度,薛凱琪也不遑多讓。
和李宇春合唱經典電視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曲目,被問到和李宇春合作感受時,為體現對李宇春的喜愛,張口就來: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就立馬想到,將來有一天一定要和李宇春合作這首!
……嗯是咯,這可是1996年的電視劇,15歲的薛凱琪掐指一算能想到和從沒見過面的12歲李宇春幾十年後合唱!就這麼離譜,她還自信歪頭問李宇春:你信不信,是個這樣的故事!然後自己笑出畫面。
認真期待著什麼的李宇春,眼神逐漸疑惑,嘴角一抿露出上當的表情。

而除了大灣區的熟女們在音綜採訪展現出類拔萃的精神狀態,另一位這幾年活躍於開演唱會出新歌的大灣區女歌手陳慧琳採訪也好搞笑,因狀態過於隨意被稱為“隔壁大姐在村頭嘮嗑”。
演唱會前期,記者提到隔壁也在開演唱會的容祖兒由於感冒延期,陳慧琳被這一話題觸動,像突然提起預防感冒的敏感神經,開始神經兮兮地說:
不要啊,我之前也是一直不斷感冒。不要啊,我好害怕。
然後突覺麥克風有病菌跳開老遠,一直唸叨:我好怕啊我好怕啊。
又憨又慫的樣子,讓記者都忍不住如老友一樣安慰她:消毒過的不用怕!

還有個名場面,是恰逢她出道週年,記者八卦她老公有沒送鑽石。她手一揮,頭一仰,脫口而出:
哎呀不用啦,家裡大把
放保險櫃都嫌麻煩
換作別的明星,可能掩蓋老公沒有心意,故意打腫臉充胖子,但陳慧琳確實是在瞎說大實話。她爸確是高階珠寶定製的大老闆,她老公求婚時用的鑽戒還是從未來岳父店裡買的。
最搞笑的是,她還開玩笑補充,以前流行戴鴿子蛋是為了搓麻將的時候刻意炫耀,現在大家都不走這種路線啦。
邊說還邊把手懟在鏡頭前,神態誇張地模仿那些愛炫富的人,一臉不屑。

記者們採訪陳慧琳,看她手舞足蹈有啥說啥,今年52歲卻猶如25歲一般的精神小妹狀態,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現場歡脫的氣氛。

但今天並非聊她們的採訪有多搞笑。
採訪只是一個切面,讓你窺見她們在人均40+後,都不約而同地逐漸展現出和剛出道時完全不同的精神狀態,被人津津樂道,不是“搞笑”兩個字能概括的。
採訪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表達,她們之所以如今採訪狀態如此美麗,都是因為她們成功破掉了人生布置的偽命題,現在受訪的小作文才能文采與搞笑齊飛。
先說容祖兒。
她剛出道時,怯生生地和師兄謝霆鋒一起參加頒獎晚會,完全沒有今天“搞笑煮鵝”的痕跡。
拿獎後感恩的臺詞認真但有些混亂,眼睛都不知道該看鏡頭還是主持,幾句話都說得支支吾吾,怯生生硬撐。

“感謝TVB,呃,呃……”
玩遊戲時肢體語言乖巧而拘謹。外界歡天喜地,她卻在人群中發呆。

總之,當時的她,並不像如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外界反應迅猛。小女孩初進花花世界,互動猶如隔層紗。
後因相貌歌唱夢想被狙,好不容易從英皇出道,毒舌的港媒笑她“香腸嘴”,甚至老前輩曾志偉當眾嘲笑她香腸嘴、大齙牙。
很長一段時間,她是被困在委屈和恐懼裡的。
經紀公司為讓她樣貌更佳,身材苗條,不讓她吃飯。她本就不覺得自己胖,甚至覺得唱歌胖一點好,中氣足,但為了夢想不得不遵守。
後來減肥藥快速抽空體內水分,聲帶受損長繭,造成不可逆損傷,她長期聲音沙啞,夢想又再次搖搖欲墜。
在終於有點成績時,她站在頒獎臺上也不見一絲輕鬆,反而害怕得邊哭邊說:

確實,失控的嗓音於歌手,無異於武士斷臂。但歸根結底,容祖兒早年的人生命題是相貌。
它像詛咒一樣圍繞著容祖兒,讓原本活潑的她有很長一段時間活潑不起來。
後來透過練習另一種發聲方式重獲好音色,並靠一年只休息9天,連開19場演唱會這樣高強度的工作成為如今當之無愧的香港天后,“相貌”等一系列被人指摘的人生功課,已時過境遷。
如今搞笑煮鵝的經典名場面中,就有不少是她關於相貌的自我認同。
比如最近在《聲生不息》中,她在採訪環節主動cue李宇春,說自己和春春有一個共同點……臉方。(李宇春:我謝謝你)
說完自己笑飛,又開始找補,方臉掛肉老得慢,我們十年後還是這樣。
李宇春不是唯一一個,可能也不是最後一個被煮鵝的“方臉論”創飛的。“受害者”還有《我是歌手》的徐佳瑩。

總之,你鵝現在根本不會被外貌困擾,並且還偷偷致力於幫助他人破除怕老怕醜的慈善事業。
比如古巨基說給二十幾歲的新生代歌手當哥哥有點佔便宜,煮鵝皺眉在後臺指點江山:父子吧!
這是能說的嗎?他人驚到失去表情管理。

更巧的是,《聲生不息》第一期時,她和多年前一樣再次失聲。(貌似生病)
她一樣為失聲哭得稀里嘩啦,但不同的是,她知道自己會好起來,比當年多了一份底氣和篤定,知道多年辛勤換來的觀眾肯定會等她。


一個細節,從前被動求美的她,如今拍照主動扮醜。

看,人生的主動權被調轉了,她讓自己站在能掌握自己人生的高位上。她不再有什麼悶悶不樂的“致命缺點”,整個人鬆弛得很。
容祖兒的臉,容祖兒的嗓子,共同組成了唯一的容祖兒,而不是某個漂亮的誰,不是隨時可以被替換的流水線產品。
她的搞笑,基於真實自我的釋放:一個活潑率性的可愛靈魂。
而陳慧琳早年生活給的命題作文也是關於外貌的。
她帶著不多的、為入行才剛學的歌唱技巧,清楚自己“擺明靠臉吃飯(她自己說的)”所以她非常配合公司給自己策劃的市場定位。
在臺灣,走玉女路線;在香港,走現代都市女性路線。說白了,就是如今的偶像路線,此路線必須有讓人遐想的空間。所以她早年在臺灣參加綜藝,總是話不多,眼睛圓溜溜看著其他人天花亂墜地說,乖巧地任人打扮。

而且臺綜的特點,就是喜歡開葷。眾所周知,陳慧琳當時已經和老公在一起了,是個私生活非常簡單的女明星,但是媒體公眾,還是會基於她的外型,往令人遐想的方向去塑造她。
比如吳宗憲為效果,總開玩笑說他們是男女朋友,他看見陳慧琳會心動。面對這些曖昧言論,她沒有如今瞎說大實話的豪邁勁兒,只能對著鏡頭扮鬼臉表達異議。

這種被賦予的少女偶像包袱一直延續到她結婚前。
還記得她在巡迴演唱會最後一場宣佈婚訊,哭到稀里嘩啦,覺得結婚生子會毀掉偶像形象,以為那會是她人生中的最後一場演唱會。
所以她爆哭蹲在地上,問歌迷,她結婚了還會喜歡她嗎?生娃了帶著孩子開唱,大家還來看她演唱會嗎?

維護少女偶像的遐想空間,是陳慧琳前半程在人前言行的宗旨。
但如今她重新活躍,以一個已經結婚生子的陳慧琳樣貌迴歸工作,她反而比從前自在多了。
已婚婦女又怎麼了呢?
開演唱會叫上老公孩子,毫無負擔地分享自己不完美的種種,比如生完孩子肚子下垂,所以不穿露臍衫了。

像所有中年女性一樣,覺得能把護膚品吸收進去就是一天中最快樂的事情,大方承認自己上年紀了,有各種中年婦女的生活煩惱。



不把網友當外人,說自己擔心孩子學會上網,萬一亂拍亂髮,讓大家看到她提著個褲子剛從廁所出來就不好了。
種種糗事,讓少女偶像的包袱破掉,她終於可以做回陳慧琳自己了。
借用一句鄭裕玲採訪完陳慧琳的總結:採訪前看她的形象,心想她應該很高貴。但是和她聊完天,覺得(她)又是另一回事了。
DoDo姐說得很含蓄,但表達得也很清楚,陳慧琳不同於從前營造出來的商業形象,如今的她在鏡頭前,是一個真實的、有血肉的人。
本質上,是無需再營造性魅力的她,迴歸到作為人的自然狀態:
率性到咋咋呼呼,沒事瞎說大實話,同步配合面部表情、肢體語言亂飛才夠盡興,有一個可愛的熟女靈魂。

而把薛凱琪放最後講,因為她不同於前兩位。
容祖兒和陳慧琳的課題多少和明星職業相關,而且這些年,透過採訪能看到她們明確“向好”的轉變。但人生本就不是非黑即白如童話般必須最後圓滿大結局才算有意義,寫這篇的用意同樣不是為了對比出什麼刻板的雞湯。
薛凱琪如今看似歡脫快樂, 其實她並沒有前兩位轉變得那麼徹底,因為她的課題不源於娛樂圈,而源於她自身的極度敏感。
我之前寫劉小樣時說過,敏感不是缺點,但開局容易痛苦。薛凱琪就是這樣,拍她的代表作《早熟》《分手說愛你》前後,她就出現了抑鬱傾向。
她本因家庭教育問題,從小性格就不太容易和別人交心,再加上突然的家庭變故+失戀,讓她一下緩衝不了,開始不自知地崩潰。
髮型不好看,她拿手打玻璃窗;外賣送錯湯底,她覺得連碗湯都欺負她,立刻爆哭;病情嚴重時甚至割手,想過自殺。

很難料到,出道因為神似楊千嬅的笑容被稱為新一代“大笑姑婆”的她,實際上這麼不開心。
從她後來回顧自己的採訪狀態就能品出她的不安:
她說,採訪時用詞會相對嚴謹,儘量不要釋放出任何可能引起攻擊歧義的表達。比如以前遇到很熟的朋友沒帶傘,她會說“打傘啦,曬死你呀”,現在就要改成“很曬呀,你怎麼不打傘呢”。
曾經有次,陌生記者想採訪她,她回覆了一句,現在不行,等一下 ,等工作人員過來再開始。就被記者寫文罵她耍大牌。
還好她後來抑鬱症好了,“重生”的她確實也改變了很多。從不願意和別人多說,變成了儘量把自己健談的一面展示給別人,還主動開分享會,分享她的抑鬱症經歷,想要幫助更多的人。

採訪不再顧慮那麼多,狀態鬆弛許多。
她承認骨裡仍有悲觀種子,可那又怎樣?
薛凱琪並沒有所謂的改頭換面,就像她病癒後出的《Better Me》,一個今天比昨天更好的她,就夠了,不夠標準不夠完美又何妨?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自我暴露”,指向別人說心裡話,坦率地表白自己,陳述自己,甚至是推銷自己。這種把真實自我暴露在外的行為,對健康是有益的,必要的。
上述三位中女都做到了比以前更大程度的自我暴露,如今肆意的搞笑女形象,意味著和外界的互動在變得越來越順滑,展示了女性生命軌跡的耀眼。
或許年輕時總要經歷討好外界的階段,勉強去做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但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終會看清解題思路,破除曾經的禁區,也把一些敏感區馴化成舒適區。
敢不敢讓外界看到真實的你,本質是敢不敢讓自己悅納真實的自己。
現在的薛凱琪接受了不“標準”的自己:
“太敏感了哈哈哈,敏感到我害怕。但可能我不是那麼敏感,我也不是我。”
做自己是一生的課題。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柳飄飄了嗎(ID:DSliupiaopiao),已獲得轉載授權,謝絕二次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絡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