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行業,多起併購

公眾號記得加星標⭐️,第一時間看推送不會錯過。
來源:內容來自半導體行業觀察綜合。
今天,晶片行業發生了多起收購。
首先,Tenstorrent 今日宣佈,收購 Blue Cheetah Analog Design,這是一家專注於構建高度定製化模擬混合訊號 IP 的初創公司。Blue Cheetah 一直是 Tenstorrent 的重要供應商,為其基於 chiplet 的產品開發並提供先進的互連方案。此次收購是繼去年 Tenstorrent 宣佈將 Blue Cheetah 的 die-to-die 互連 IP 授權用於其 AI 和 RISC-V chiplet 解決方案之後的又一舉措。
Blue Cheetah 擁有豐富的模擬混合訊號專業知識,將對 Tenstorrent 路線圖上現有的 Chiplet 解決方案產生重大影響。先進的互連和其他模擬/混合訊號元件已被證明對 AI 系統的效能和效率至關重要,收購 Blue Cheetah 將這些關鍵能力引入 Tenstorrent。此次收購進一步加速了 Tenstorrent 的 Chiplet 願景,即建立一個開放的 Chiplet 生態系統,並針對每個特定的 Chiplet 插槽進行最佳化的開放互連。
Blue Cheetah 培養了一支實力雄厚的高管和工程領導團隊,他們在高速互連和 IP 領域擁有多年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公司由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Elad Alon博士領導,他是一位模擬/混合訊號設計專家,也是 Bunch of Wires PHY 標準的技術負責人。團隊由一批專家和高階工程師組成,他們在傳統電路設計和設計自動化方面擁有獨特的專業知識。Blue Cheetah 工程師在開發 D2D、DDR、SerDes 以及其他對 Tenstorrent 的 chiplet 和產品計劃至關重要的技術方面擁有強大的能力和豐富的經驗。
Blue Cheetah 目前已為眾多代工廠和工藝節點提供其 Chiplet 互連 IP 解決方案。Blue Cheetah 的 BlueLynx D2D 互連子系統 IP 提供物理層 (PHY) 和鏈路層 Chiplet 介面,相容開放計算專案 (OCP) 的線束 (BoW) 以及通用 Chiplet 互連標準 (UCIe)。
Tenstorrent 執行長Jim Keller表示:“Blue Cheetah 與我們有著共同的願景,即構建簡單且可比的 chiplet 生態系統。我們期待開啟以開放標準和高效能 IP 加速 AI 發展的新篇章。”
“作為客戶和合作夥伴,Tenstorrent 與 Blue Cheetah 密切合作,致力於在其 chiplet 產品中充分發揮我們 BlueLynx 技術的優勢,” Blue Cheetah 執行長Elad Alon博士表示。“Blue Cheetah 團隊期待透過與 Tenstorrent 合作,擴大我們的影響力,提供領先的 IP 和 chiplet/chiplet 生態系統,這對 AI 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SkyWater 完成對 Fab 25 的收購
SkyWater 日前宣佈,已完成對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200毫米半導體晶圓廠(“Fab 25”)的收購。Fab 25每年新增約40萬片晶圓的產能,為SkyWater在美國的純晶圓代工業務帶來了顯著的規模效應,並使其能夠整合Fab 25的現有產能,從而增強其先進技術服務(ATS)服務。
該工廠將在擴大美國本土基礎半導體技術製造方面發揮核心作用,這些技術包括嵌入式處理器/微控制器(MCU)、儲存器、混合訊號、射頻(RF)和電源應用。此外,此次交易將晶圓廠的產能從服務於專屬整合裝置製造商 (IDM) 轉變為純粹的開放式半導體代工廠,從而推動了半導體生產的國內化。
此次轉型顯著擴充套件了 SkyWater 為眾多工業、汽車和國防客戶提供的國內代工服務。隨著 Fab 25 的加入,SkyWater 成為美國最大的純晶圓代工服務提供商,為基礎節點 200 毫米晶圓代工產能提供雙源支援。此外,SkyWater 認為此舉將直接支援旨在加強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國家在岸化和再工業化努力。SkyWater 是少數幾家積極將美國自有 IDM 晶圓廠轉變為安全、高需求技術的開放式基礎設施的公司之一,這符合美國國防部供應鏈安全法規的要求。
SkyWater執行長Thomas Sonderman表示:“今天成功完成對Fab 25的收購,標誌著我們持續加強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努力進入關鍵時刻。透過將Fab 25轉型為一家開放、可擴充套件的晶圓代工廠,我們將在其輝煌成就的基礎上開啟新的篇章,提升供應鏈的韌性,為客戶拓展機遇,並增強美國在工業基礎設施、國防系統以及交通運輸和汽車行業關鍵技術領域的競爭力。”
Fab 25 提供在美國日益稀缺的高產能和先進技術,增強了 SkyWater 在基礎節點上支援安全、可擴充套件生產的能力。Fab 25 在銅加工、高壓技術和 65 奈米節點基礎設施方面擁有成熟的實力,如今已成為 SkyWater 獨家美國代工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戶需求和國家安全需求,並完全融入其在美國本土的多節點、多市場代工路線圖,支援一系列基礎晶片技術的創新。除此次交易外,兩家公司還達成了一項長期供應協議,這將使英飛凌能夠在美國保持強大、高效且可擴充套件的製造業務。
目前約有1000名Fab 25員工加入了SkyWater。奧斯汀工廠將繼續成為充滿活力的半導體制造專業技術中心,SkyWater的投資將支援其長期發展,併為員工和周邊社群帶來新的機遇。
Nvidia 收購加拿大 AI 初創公司 CentML
近日,美國晶片巨頭 Nvidia 收購了位於多倫多的機器學習 (ML) 和人工智慧 (AI) 初創公司 CentML,收購金額未公開。
此次收購將 CentML 的聯合創始人送入 Nvidia 擔任領導職務,包括執行長 Gennady Pekhimenko、營運長 Akbar Nurlybayev 和首席技術官 Sam Wang。在 Nvidia,Pekhimenko現在是 AI 軟體高階總監,Nurlybayev是 AI 軟體高階經理,Wang是 AI 系統軟體經理。
CentML 致力於幫助企業找到提升機器學習模型效能並降低成本的硬體方案。Pekhimenko 此前曾向BetaKit描述 CentML能夠“為客戶從現有硬體中獲取更多價值”。
CentML 的聯邦商業註冊於 2025 年 6 月 6 日停止,當天該公司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註冊為企業。一封傳送給 CentML 客戶的電子郵件也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表明該初創公司的運營將於 2025 年 7 月 17 日正式結束。
上週,The Logic首次報道了這起收購,隨後 Vector Institute 初創企業和擴張企業總監 Fatima Khamitova 在LinkedIn 上證實了這一訊息。據 The Logic 報道,這筆交易至少為 15 名工程師和 2 名實習生輸送了英偉達,但並非所有員工都轉投了英偉達。
同樣是向量研究所教員的 Pekhimenko 沒有回應置評請求,而 Nvidia 發言人也拒絕置評。
Nvidia 首次參與 CentML 是在 2023 年 10 月,當時它投資了 2700 萬美元(3700 萬加元)的種子輪融資。此輪融資由谷歌專注於人工智慧的 Gradient Ventures 基金領投,德勤風險投資 (Deloitte Ventures)、湯森路透風險投資 (Thomson Reuters Ventures) 和 Radical Ventures 等知名公司也參與其中。這筆資金旨在使 CentML 的 32 人團隊規模在 2024 年底前翻一番。
在收購 CentML 之前,Nvidia 最大的競爭對手 AMD 也在加拿大尋找高效 AI 人才。這家晶片製造巨頭本月初收購了總部位於多倫多的 AI 晶片製造商 Untether AI 背後的團隊。Untether 一直在開發 AI 推理晶片,並宣稱其速度比競爭對手更快、更節能,提供“從邊緣到雲端、以能源為中心的 AI 推理加速”。
此次大批加拿大企業家的離開與上週多倫多科技周返鄉活動上的討論不謀而合,Shopify、Cohere 和 Wealthsimple 的領導人在會上呼籲加拿大企業家留在加拿大,抵制收購要約。
Cohere 執行長艾丹·戈麥斯 (Aidan Gomez) 在活動上表示:“所有初出茅廬的加拿大人——那些雄心勃勃、想要在加拿大境內創業的加拿大人——都被拉了出來。你們需要開始說‘不’。”
Arista Networks 從 Broadcom 收購 
隨著公司擴充套件其分支網路能力,網路專家 Arista Networks 從 Broadcom 手中收購了 VeloCloud SD-WAN 產品組合。
這一訊息是在公司新任營運長託德·南丁格爾 (Todd Nightingale) 上任的當天宣佈的。Arista 於 6 月 16 日宣佈,託德·南丁格爾將於 7 月 1 日起出任總裁兼營運長。
VeloCloud 收購的財務條款尚未披露。
該公司表示,此次合併將把 VeloCloud 的雲交付 SD-WAN 產品與整合安全性整合到 Arista 的有線和無線交換產品組合中。
VeloCloud 提供的硬體平臺集成了安全防火牆和應用最佳化的 SD-WAN,並提供整合 Wi-Fi 或 5G 移動連線選項。Arista 表示,該產品組合將為 Arista 客戶提供更廣泛的選擇和更卓越的效能,用於連線資料中心和分散式園區辦公室的全球 WAN 服務。VeloCloud 的技術將與 Arista 的CloudEOS多雲和雲原生網路產品以及高階 7000 系列 WAN 路由器形成互補。
“今天,Arista 邁出了重要且意義重大的一步,以彌合企業和雲 WAN 接入之間的差距。我們很高興宣佈從合作伙伴博通手中收購 VeloCloud 的全新 WAN 產品組合。全新的 Arista [加上] VeloCloud 組合將為全球客戶提供現代化的 WAN 解決方案,”該公司長期擔任執行長兼創始人的 Jayshree Ullal 在一篇關於此次交易的部落格文章中表示。
VMware 於 2017 年收購了 VeloCloud,此前思科於同年早些時候以 6.1 億美元收購了 SD-WAN 初創公司 Viptela。2022 年,博通以 610 億美元收購了 VMware,VeloCloud 的業務也隨之併入博通。
就 Nightingale 而言,他從邊緣雲公司 Fastly Inc. 加入 Arista Networks,自 2022 年起他一直擔任該公司的執行長。
Nightingale 是一位網路領域的遠見卓識者,他從思科跳槽到 Fastly,此前他在思科任職了十年。2012 年,思科收購了當時由 Nightingale 領導的 Meraki 公司,Nightingale 也加入了思科。他最初擔任思科 Meraki 業務的高階副總裁兼總經理,後來在思科內部晉升,擔任這家科技巨頭企業網路和雲業務的執行副總裁兼總經理。
與此同時,歐洲RISC-V處理器開發商Codasip 也宣佈待售。
據報道,該公司在執行長羅恩·布萊克(Ron Black)的領導下,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出售公司。該公司已開發出使用開放RISC-V指令集生產處理器核心的工具,並已獲得高達3.8億歐元的融資,包括股權融資和後續專案資金在內的各種撥款。目前公司擁有250名員工,其中57%從事硬體工作,30%從事軟體工作。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RISC-V 的開發舉步維艱。新思科技 (Synopsys) 去年推出了全系列 RISC-V 核心 IP,而由各大晶片製造商組成的Quintauris 聯盟也在開發 RISC-V 處理器。美國 RISC-V 核心開發商SiFive 也於 2023 年重組。
近年來,該公司陷入困境,創始人 Karel Masarik 於 2022 年轉而管理Codasip Labs 子公司。
布萊克表示,公司已獲得1.19億歐元的撥款和股權,其中大部分尚未收到。後續融資總額將達到2.1億歐元,總計3.29億歐元。此外,公司還參與了新的財團和專案,這些財團和專案未來有望帶來5100萬歐元或更多的額外融資。
Codasip 早期就獲得了收購意向,這促使董事會啟動加速出售或分拆,因為該公司擁有四個關鍵產品領域,並擁有可分離的研發團隊。
Studio 是一種用於開發和定製 RISC-V 處理器的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工具。
我們提供一系列使用 Studio 開發的標準應用和嵌入式 RISC-V 處理器,同時也提供行業標準 RTL 版本,並且所有處理器均符合汽車級標準(符合 ISO26262 和 ISO/SAE 21434 定義的安全可靠標準)。每款處理器均可使用 Studio 進行定製。該產品組合已基本完善,因此僅佔歐盟融資的一小部分。
還有基於記憶體安全 CHERI(功能硬體增強 RISC 指令)標準的應用程式和嵌入式 RISC-V 處理器和補充軟體組合。
最後,一系列高效能應用處理器正在開發中,並作為DARE 專案的一部分受益於歐盟的大部分融資。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END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82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加星標⭐️第一時間看推送,小號防走丟

求點贊
求分享
求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