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金三銀四,各位找工作的讀者老師們,不嫌棄的話可以看看廣汽集團。
廣汽集團正在全球招聘首席營銷官,這也是作為老牌國企的廣汽首次對外公開招聘首席營銷官。

老牌車企廣汽,顯然被新勢力品牌的網際網路營銷攻勢逼到了牆角。
2024年財報顯示,廣汽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72.91%-81.94%,扣非淨利潤首度虧損33億-47億元,創下近20年最差紀錄。

廣汽的核心利潤來源“兩田”(廣汽豐田、本田)因燃油車市場萎縮陷入困境,而自主品牌傳祺、埃安尚未形成規模效應。
過去的廣汽,靠著合資品牌就能躺著數錢,現在的廣汽想站起來,卻被友商們的後浪拍躺在了地上。
01.
流量失聲的廣汽集團
一個失去話題、失去流量的車企有多“可憐”?
根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測算,2023年,全國新增的74萬輛新能源網約車中,廣汽埃安以近22萬輛排名第一,比亞迪以19萬輛位居第二。
現實中,大家打到埃安網約車的機率更高,但沒有人會編埃安的網約車段子,大家玩的都是比亞迪的梗。

沒有流量的廣汽埃安,在社交平臺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2024年,埃安憑藉價效比優勢,成功躋身零售銷量前10名新能源汽車廠商榜單,但同時,埃安也是這個榜單裡唯一一個銷量在下滑的品牌。

隨便拉一段微信指數,就能看出來,埃安的市場聲量是最小的,甚至比他銷量低的長城汽車,都更有話題度。

而埃安,卻是廣汽目前最能拿得出手的新能源品牌。

02.
廣汽的營銷,一言難盡
過去十年,廣汽豐田、本田貢獻了廣汽集團70%以上的利潤,合資品牌在給廣汽帶來鉅額利潤的同時,也塑造了廣汽的傳統老牌的營銷方法:4S渠道+傳統廣告投放。
但擁有網際網路基因的造車新勢力們打破了傳統車企的營銷風格,運用自己熟悉的線上營銷和公關方法,迅速打造出符合消費者的新品牌。
廣汽集團,卻沒能在新的傳播環境中迅速切換營銷模式,或者說,它切換到了“抽象”營銷模式:廣汽像一個在新媒體環境下不斷摸索前進的老年人,他每一次摸索都摸到了網友的雷點上。
新能源車搞流量肯定要和網紅聯動吧,你看雷軍就和蘇炳添聯動了,所以,埃安就找了司馬南。

新能源車搞流量哪有不懟友商的?於是埃安買的媒體通稿標題就寫了“埃安揮爪向MONA”“AION RT迎頭痛擊MONA M03”,正文裡還說了“以萬鈞之勢給M03等挑戰者來了一記迎頭痛擊”。

看著廣汽緊跟新時代步伐做的營銷,會讓你覺得,不跟著新時代步伐也挺好的。
03.
廣汽新營銷,就差CMO?
不過好在廣汽正在轉變,公開招聘首席營銷官就是其中一環。
從廣汽對首席營銷官的任職要求來看,重構廣汽的品牌敘事邏輯,發力新媒體,推動數字化轉型將是其工作的重點。

當然,廣汽要逆襲,一個CMO肯定不夠。
自2025年1月1日起,廣汽集團也進行了內部整合,設立了由傳祺營銷本部、埃安營銷本部、昊鉑營銷本部組成的品牌營銷本部,負責統籌三個品牌的大客戶業務以及市場營銷、整車銷售、渠道建設和售後服務、新媒體營銷等工作。
2月新上任的馮興亞也幹勁十足,已經開通了個人賬號,未來也很有可能做配套的個人IP運營。

再翻開廣汽2024的年報,和廣告營銷相關的銷售費用已經增加了3億多,報告中多次提及了新媒體營銷,相信相當一個時期內廣汽的銷售費用會只增不降。

錢、組織架構都已到位,廣汽能否招到合適的CMO,並在2025年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狂人與各位一同期待關注。
PS:根據網路公開資訊,3位副總裁的平均薪資在370萬左右,推測該崗位將不低於300萬。


每天中午11點半,不見不散 ▼
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時候打傘
你說你喜歡太陽,但你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在陰涼的地方
你說你喜歡風,但是在颳風的時候你卻關上了窗戶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害怕你說你也喜歡廣告
因為你連“廣告狂人”都沒有關注…

快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啊魂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