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是全球首個在15萬級做到搭載雷射雷達版高階智駕的企業。”
作者 | 餘 快
編輯丨李雨晨
“A級汽車足夠大,容得下多位王者,容得下多位友商,在這麼卷的市場上,產品的定義、設定、價格帶等等肯定會有重合。”
在回答埃安RT與小鵬MONA M03是否在“貼身肉搏”時,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胡勇如此說到。上週四,定位A+級轎車的廣汽埃安RT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為11.98萬-16.98萬元,共4個版本車型。
與小鵬MONA 03採用純視覺方案智駕不同,埃安RT搭載了雷射雷達、英偉達Orin-X晶片,擁有3R11V1L12U、共27個智駕硬體、第四代感知端到端深度學習大模型,具備無圖智駕功能。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稱:“我們可能是全球首個在15萬級做到搭載雷射雷達版高階智駕的企業”、“我們不敢說遙遙領先,但是肯定處於領先水平,我們有這個自信”。
釋出會上,埃安RT展示了城中村、鄉村小路等高難度場景表現,對突然竄出的行人、電動車的反應及時,有效避免碰撞。另外,在直線掉頭、泥濘施工等場景,AION RT在沒劃線的道路上也可以輕鬆智駕,並及時感知周圍道路狀況。
古惠南提到,端到端就是不依賴於雲端,車本身解決問題。雖然每個企業對端到端的定義不一樣,但埃安現在的智駕就是端到端智駕。
以下為會後群訪對話實錄,雷峰網《新智駕》做了不改變原意編輯和整理。
市場足夠大,容得下多位明星爆款車型
Q:AION RT不管是定位還是價格都明顯是追著小鵬MONA M03打,AION RT的優勢在哪裡?對於A+級市場如何判斷?
肖勇:在A級汽車這個最大的市場,容得下多位王者,容得下多位友商,在這麼卷的市場上,產品的定義、設定、價格帶等等肯定會有重合。市場足夠大,容得下多位明星爆款車型。我肯定也期待AION RT成為明星爆款,而且我覺得它已經具備這個實力了。
A級市場智駕市場的普及率不到1%,我們希望進入高階智駕的第一梯隊,成為高階智駕的普及者。
之前雷射雷達高階智駕價格偏高,從霸王龍到今天的埃安迅猛龍,我們不斷普及高階智駕特別是雷射雷達高階智駕。AION RT的特點,高顏值、大空間、長續航、雷射雷達高階智駕、快充補能。
補能焦慮的問題,年輕的消費者10分鐘輕鬆愉快,15分鐘開始焦慮,20分鐘恨不得拔槍走人。現在普遍補到80%要25分鐘。這一次AION RT推出18分鐘能夠補滿30%—80%,讓充電不再成為煎熬,我相信RT的銷量肯定就會成為王者、冠軍、前三,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並不是要把誰打倒才能夠成為行業的王者。
Q:小鵬M03是視覺上的高階智駕,賣點是15萬以內唯一的採用高階智駕的純電動汽車。RT是雷射雷達高階智駕,在最終定價如何平衡規模與利潤?
古惠南:關於利潤。廣汽埃安是最早做新能源的,埃安2017年成立,2019年推出第一款車,之後每半年電池續航增加50公里,可想而知迭代非常快。現在的新能源除了賣EV,還要賣ICV,而ICV的價格也在快速迭代,我們可能是全球首個在15萬級做到雷射雷達版高階智駕的。廣汽埃安從專屬平臺到專屬工廠再到現在埃安汽車總保有量約140萬,平臺會有規模效應,所以埃安RT有價格優勢。
Q:這麼大決心做智駕,成本上真的Hold得住嗎?
古惠南:成本上大家放心,肯定不會虧本賣車。
Q:去年雷射雷達+英偉達硬體組合一般售價在25—30萬區間,埃安RT打到了17萬以下,埃安如何控制硬體成本?
古惠南:Orin-X+雷射雷達智駕方案,過去普遍都在20萬以上,昊鉑HT、昊鉑GT、埃安霸王龍,再到RT,我們已經有多款車的市場經驗。成本也恰恰是我們的優勢,有多款車有規模效應。現在的工業產品,是質量成本、設計、交貨期等的綜合競爭。
埃安目標一定是要做智駕的領導者和普及者。
端到端,演算法是核心
Q:AION RT在高階智駕中的實際水平?
古惠南:我們7月份推出的霸王龍銷售不錯,迅猛龍(AION RT)和霸王龍的高階智駕版是同平臺產品,智駕方面完全可以達到霸王龍的水平,霸王龍的智駕水平是中國最好的幾個之一,我們不敢說遙遙領先,但是肯定處於領先水平,我們有這個自信。
Q:埃安宣傳接下來將採用無圖的端到端的方案,並且全球可用。介紹下埃安的端到端方案?RT是在10萬—20萬區間做了雷射雷達方案,而且還是無圖,目前為止第一家,是否會做視覺方案?
古惠南:早期大家認為要實現完全自動駕駛,一定要依賴於車路協同+雲端資料,第一要高精地圖,第二要車路協同,第三要雲端支援。所以當時的導向是“5G是將來車載實現自動駕駛必經之路”。但現在的車沒有2G、3G都可以。
端到端就是不依賴於雲端,車本身解決問題。每個企業定義不一樣,所以我今天沒法定義,但是我敢肯定的說埃安現在的智駕就是端到端智駕,因為我從來沒有依賴過雲端,這是核心。
誰來定義端到端?核心的資料。至於你提到的要不要規則、非規則,現階段的全球智駕都多多少少依賴於一定的規則條件下的自動駕駛;完全不依賴於規則的,還需要未來不斷地迭代。
但是我認為有規則或者沒規則,不等於代表它的水平,關鍵是能不能又好用、又安全。
Q:埃安算力的儲備是怎麼樣的?
古惠南:Orin的資料都是公開的,大模型、端到端用的都是公開的資料,算力只是一方面,演算法才是核心,比算力更重要,不然企業買回一個硬體就可以了。
晚上儀表屏會轉成黑夜模式,否則螢幕亮的話耀眼看不清路。那時候的工程師設定的黑夜模式是要自己設設,預設的是白天模式。這有問題了,按道理來講設計師應該根據光感應白天、黑夜,主動推薦黑夜模式,如果不喜歡黑夜模式的人去設定才對。為了設計這個模式,他又多設了兩種不同的切換,一來一回你看拋掉了多少算力?還要再考慮你的愛好,測光度等,這就是工程師思維。
Q:埃安RT的智駕處於哪個階段?
古惠南:現在To C端的車一旦有問題,就讓司機接管,不管使用者接不接管,他不用承擔責任,但是Robotaxi不能,Robotaxi公司要做的是在有限的場景下讓人不要接管,即零接管,它要做的工作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安全的下限。我們也在開發Robotaxi,在考慮把Robotaxi的理念帶到廣汽埃安的民用車,RT、霸王龍。要做就要做最好。我們要突破高階智駕場景的上限,同時提高安全的下限。
埃安RT是好用的,不只是能用,市場已經過了能用的階段。埃安2019年的時候埃安S就已經配了L2。昊鉑GT是5R11V3L,三雷射雷達我們都有,但是三雷射雷達如果配雙冗餘系統,就是標準的L3級的配置。如果你不帶這個雙冗餘,那就叫L2++。
將推出增程、插電混動車型
Q:AION V已經把高階智駕下放到16萬級,RT也搭載高階智駕雷射雷達,埃安在細分市場的策略是什麼?
古惠南:電動化是上半場,下半場是智慧化和網聯化,智慧化沒有什麼“天花板”,天天可以變,智慧化現在下半場已經進入第二波,自動駕駛應該是L2+到了L3級,國家已經發牌照,正式宣佈高階自動駕駛進入了使用階段。我們的計劃是讓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有機會去用高階智駕。
Q:RT用了650KM的續航和400V的碳化矽快充技術,在A+級是較高配置。RT會不會與同級的PHEV產生競爭?
肖勇:A級車裡PHEV客戶更多,B級和C級以上的增程使用者更多,同樣都是插混,為什麼在A級是PHEV?在BC級大型車以上反而REV多?我認為是價格導向了消費者。
30萬以上的客戶群更希望體驗純電的駕駛樂趣,因為他們已經被教育了。我預測到明年REV純電續航里程可能會突破300km甚至向400km靠攏,號稱加油跑兩千公里的不去考究。
但是PHEV的客戶群純電續航里程要求沒那麼高。650公里的長續航、400V碳化矽技術的應用確實一部分緩解了續航的焦慮和充電的焦慮,也是為了吸引PHEV的客戶群。
我們吸引的是對純電充滿興趣和愛好,對里程和補能方面有焦慮的客戶群。對於那種很有愛好的客戶群,我們暫時還驅動不了他、打動不了他。
其實除了快充之外,真正要去PHEV市場搶,我覺得還是智駕的安全性。舉一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蘋果手機取代諾基亞靠的不是待機時間,靠的是完全不同的科技體驗。
Q:AION RT中文名是迅猛龍,之前AION V是霸王龍,RT命名的邏輯是什麼?
古惠南:我們的命名規則,比如A+級的車都會用“R”作為開頭,“T”作為轎車的分類。
肖勇:與SUV強調力量不同,轎車主流的審美是靈動、優雅。就像廣州塔,民間暱稱“小蠻腰”,今天這款車官方名字RT,民間暱稱“迅猛龍”,內部討論的時候,大家說我們找一個恐龍的名字,大家選來選去選了迅猛龍,代表著優雅、智慧和耐力。如果看了《侏羅紀公園》,迅猛龍是群體出動,團隊精神很強大,代表年輕人的精神。
Q:市面上智駕的新能源車出險率都非常高,以至於要跟保險公司主動調低自己的車損價格,否則保險公司就要多收費以及不給你上保險?
古惠南:至少目前我們掌握的資料沒有出險率高的問題。
Q:埃安關於增程的新產品進度如何?
古惠南:關於增程的計劃,我認為當下的新能源市場排第一位的是政策。前幾年最好賣的是EV,PHEV還不好賣。當時PHEV也是免牌照、免稅的。原因當然是EV的補貼多,PHEV的補貼少,但現在從產業政策獲利最多的是誰?PHEV。
未來的市場究竟是PHEV還是REV?要看國家的產業政策往哪裡走。
歐洲從最初的EV,現在放緩EV,追求複合燃料。當初國家出臺鼓勵EV、FCV,一臺FCV可以拿幾十萬的補貼,現在要應用多少臺、跑了多少公里才補,等於說暫時放緩鼓勵FCV。
可能過兩年國家又鼓勵FCV,有時候我們也很被動,所以每個企業什麼都要做,使用者需要什麼,我就要做什麼。
而且,我本來就有這個技術,最早做PHEV的,2011年就已經用PHEV了,這個技術我不缺。在未來幾個月,你們很快就可以看到PHEV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