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下飛機就被美國人罵滾回亞洲…”


對於留學,相信大家不僅期待能夠學到豐富的學業知識,也憧憬著多彩的國外生活~今天學霸君邀請了三位小夥伴,來分享他們的留學初體驗。有的小夥伴在國外遭遇了種族歧視,有的小夥伴與外國朋友一起分享美食、參加舞會…重要的是,不管經歷了多少惡與善,他們仍覺得:留學——不虛此行。

From 雅思哥


ID:ielts365
轉載已獲得授權
美國
我是九七,在大三的時候曾經去美國加州交流了一個學期。那段在異國的日子至今還在我的記憶裡閃閃發光,但也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我希望能把這樣的經歷也分享給你,告訴你關於留學生活的不同面。
留學第一課:直面種族歧視
在正式開學前,我就學到了我的留學生活的第一課:面對種族歧視時,第一要務是保證自己的安全。
在到達學校所在地的第二天,我和朋友打算去逛逛校園,熟悉一下週邊的環境。我還記得那天陽光很好,由於還沒有正式開學,學校裡面靜悄悄地,當我們走到一片樹林的時候,我看到了一隻可愛的小松鼠,想停下來拍張照片。
正當我打算按下快門的那一刻,我聽到遠處一個男人大聲地向我們吼叫:“滾出我們的國家,你們不配拍下這裡的任何照片,你們這些骯髒的亞洲人!”
那是一個狀似瘋癲的白人男子,在說完這句話後,他又緊接著說了很多更加過分的、骯髒惡毒的話語,並向我們逼近。
其實在留學之前,我已經做好了會遇到種族歧視事件的準備——我甚至還在心裡想過,到了那一刻,我會如何反駁回去。但當這種事情真正發生的時候,我的大腦內一片空白,因為我沒有想過它會發生的這麼直白,我甚至都來不及憤怒,我只能感受到恐懼。
我想呼救,但四下望去,除了我、我的朋友和這個男子,我甚至都看不到第四個人,在那個當下,我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潤!我和朋友飛速地遠離了那個樹林,甚至都不敢往回看。當我們跑出學校後,在確認那個男子沒有追上來後,我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當天下午,我們便和負責交流專案的老師反映了這件事,她看上去很驚訝,說她也是第一次聽說在學校裡發生了這樣的事,緊接著她表示歉意並擁抱了我們,告訴我起碼她在這裡,有什麼事都可以告訴她。
那個擁抱很溫暖,我惴惴不安的心終於因此平靜了下來,接著我們又聊了很多,雖然這件事最後不了了之,但我依然很感激那個老師在那個當下給予我的善意。
那並不是唯一一個我感受到身邊人善意的瞬間,在此之後我也遇到了很多可愛的人:告訴我附近最好吃華夫餅店的大叔、開車帶我逛遍學校周邊的朋友、在我弄丟鑰匙時安慰我的宿管小姐姐……
這段在他鄉的經歷,是我第一次那麼明確地感受到我作為社會中的少數者,會感受到怎樣的善與惡,陌生與不安會放大每一個感受,我無法定義這對每個人來說是好還是壞,但是於我而言,這樣的感受或許不是令人愉悅的,但卻是珍貴的:它讓我更能懂得如何共情他人,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我想這就是這段經歷所帶給我的成長。
德國
我是Daisy,在國外的那段日子裡,我見識了很多新鮮的事兒,比如在荷蘭旅行時,見到大街小巷販賣大麻,還被店家問到“Would you like some snacks?”(當然我是絕對不敢嘗試的);比如在德國留學時,最直觀地感受到,部分白人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僅僅只需要一個荒唐的理由…
種族歧視:荒唐的理由
種族歧視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不易察覺的,而它的表達往往需要一個觸發它的機制。新冠的爆發便是那個“契機”。
2020年3月,正旅德交換的我第一次直面了種族歧視。正值新冠爆發,國內嚴格封鎖,積極防疫,而歐洲人的普遍態度卻是不以為然,甚至認定中國人是新冠流行的罪魁禍首。
遠在他鄉的我和同伴們出於自我防護,出門時都會帶上口罩。某天去超市採購的路上,一輛小車向我們迎面駛來,忽然,車速慢了下來,車上年輕的白人男子用德語大喊“中國人!”,同時還惡意滿滿地朝我們做鬼臉。
我瞬間便意識到,這是嘲諷。黑頭髮,黃皮膚,藍色醫用口罩,彷彿已經成為了一些人拿來嘲笑的符號在那一刻,我的心情是無比委屈和難過的。
但細細想來,這些日子我遇到的,是熱心充當德語翻譯的同學,是偶爾經過社群時向我打招呼的老太太,是耐心溫柔的護士小姐……歧視或許永遠存在於某些陰暗角落,但善意卻是隨處可見的。在德國,我依然交到了許多散發善意的朋友~
德國朋友的亞洲料理初體驗
在多特蒙德的交換學期裡,我透過buddy program認識了新朋友Oliver。Oliver是個German–American,而我來自東方,兩個在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下長大的人,卻對食物有著同樣的熱愛。
在被他瘋狂安利美式墨西哥捲餅和土耳其Döner並對這些美味心悅誠服之後,我向他提出了亞洲料理體驗計劃:打卡多特蒙德城裡最受歡迎的韓料店和中餐店。
我們最先打卡的是一家名為Namu的韓料店。然而,這家小店沒有烤肉,菜的辣度也降到最低,為迎合當地人的口味,每一道菜也是分量十足,頗有東北菜的風範。
正當我抱怨菜不夠辣、出品不正宗時,我的朋友卻吃得津津有味,反覆向我強調“這是我吃過最辣的東西!”——我決定帶他嘗試一下真正的spicy food。
週末,我和室友點了附近川菜館的外賣:麻辣小龍蝦,麻辣酸菜魚,夫妻肺片,爆炒肥腸和毛血旺,並邀請Oliver來做客。除了對爆炒肥腸接受無能,Oliver對其他菜都很感興趣。
當我們開啟外賣盒子時,他顯然被餐桌上紅紅的一片震撼到了。“我從來沒見過一道菜裡能放這麼多辣椒!”他指著那盤毛血旺,臉上頗有難色。但他還是嘗試了。“真好吃,但是有一些油膩”。
我們一致贊同Oliver的評價,這裡的中餐遠沒有想象中的辣,或許是因為外賣配送時間較長,吃的時候已經感受不到辣菜出鍋時的香氣,油脂冷卻之後便顯得油膩了。我是對德國的中餐有些失望了,但德國朋友卻覺得新奇好吃,還跟我約定,下次還要一起吃中國菜!
遺憾的是,直到交換學期結束,我們都沒有機會去吃更好的中國菜。匆匆一別,才意識到異國友誼的珍貴。雖然我們說著不同的語言,被不同的文化涵養,也有著不同甚至對立的價值觀和立場,但這並不妨礙我們透過分享美食感受彼此的善意和真誠。
俄羅斯
大家好,我是駱駝~要說在俄羅斯留學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二三事件,那就一定要說說我參加優秀大學生舞會和吃生醃魚幹的事情啦。前者讓我覺得驕傲和新奇,後者可是給熱愛美食探索的我帶來了莫大的心理陰影。
優秀大學生舞會:帥哥美女貼貼
俄羅斯按例會在每年的1月25日慶祝大學生節,有不少大學會選擇在這一天舉辦優秀生舞會。舉辦舞會的那天還是寒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畫著美美的妝,頂著6級風和-15℃的嚴寒,站在宿舍門口等車的情形嗎?我自己現在想來也是覺得又好笑又瘋狂
到了舞會的校舍,一走進大廳立馬能看到那盞華麗的水晶燈,伴隨著優美的音樂,我瞬間感覺城堡為我打開了門,氛圍把我帶回了18世紀,穿梭到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世界。
更令我讚歎的是,俄羅斯美女帥哥真多,我第一次遭受這麼多帥哥美女的美貌攻擊,眼睛都看不過來,一下驚歎於這個妹子的膚白勝雪;一下又誇讚一下那個帥哥的完美比例,真的是種族優勢啊,好羨慕~
舞會上,一位笑起來靦腆又溫柔的土庫曼小帥哥,低下頭在我耳邊輕聲邀請我跳舞。我心想:我不會啊!也沒人跟我說要跳舞,我以為就是蹭吃蹭喝來著!但是我不能失了我的自信心,於是壯著膽子對他說:我不會,但是我們可以試試。
當挽著他的手臂進入舞池的時候,我雖然面帶微笑,但是內心慌得一批,笑得我肌肉都開始僵硬了。如果不是學過一點點走位,我肯定會踩到他的腳。
一曲終了,我走出舞池才想起來自己沒要他聯絡方式,正在懊惱…但顏狗在這樣的地方總是能找到新的樂趣,很快我注意到了旁邊的一位帥氣的記者大叔,開始進入花痴式聊天~
舞會直到夜間才結束,我躺在宿舍床上,思緒卻仍停留在舞會中,難以入眠。在國內的時候很少能有這種舞會,更別說自己還能作為參與者身臨其境…這個舞會給了我與其他人一次認識與交流的機會,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嘗試參加舞會,既開心又夢幻。
初嘗俄羅斯醃魚:我人麻了
我喜歡交際和嘗試新鮮事物,但嘗試的多了,也有翻車的例子。
有一次我和俄羅斯室友一起在宿舍喝酒聊天、交流飲食文化的差異。我們說到魚乾,就交流起來了,越說越興奮,毛妹當場決定要讓我嘗試一下他們當地的頂級下酒菜–醃魚。還跟我保證這東西味道為非常好,值得嘗試。
她們買了兩條品質上佳的醃魚,回到宿舍,坐在餐桌前,帶著隆重的儀式感,開始上手捯飭。好傢伙,我才發現原來這玩意兒是完整生醃的魚,狀態半乾不幹,醃製的時候也保留了所有內臟和魚鱗。
當妹子們把魚肉整理好,擺在我的面前邀請我吃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及其拒絕的,內心大聲OS:這玩意兒能吃?不會毒死人吧!
但是我又不好意思拂了這樣的好意,只能硬著頭皮將溼溼軟軟地魚肉飯進嘴裡。魚肉入口的那一刻,我只覺得一股土腥味衝破了我的天靈感,腦子已經宕機了,我的嘴巴習慣性地咀嚼了兩三下,這口感又粘又嫩,我真是好想吐,但是我又不得不吃下去,同時開始後悔為什麼要口嗨,為什麼要作死嘗試啊?!
現在想來也不知道我當時是怎麼在毛妹的期待之下把醃魚肉吃下去的,而且她們問我好不好吃的時候我還得回答好吃,太難啦!
隨後在俄羅斯生活的日子裡,我還嘗試過很多東西,比如醃肥肉、烤蘑菇等等。建議大家也多多去嘗試新的東西,不管好的壞的,都會是很有趣的經歷,給你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色彩~
總的來說,留學生活給我們的三位主人公帶來了別樣的留學感受,或好或壞,在他們的人生軌跡上都留下了意義非凡的一步,在未來的五年、十年,我想他們也一定會如現在一般感恩這段經歷~
麼,你理想中的留學生活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BroTalk
你理想中的留學生活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歡迎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在評論區等你哦

本文系授權釋出,雅思哥,全國十大影響力教育自媒體,知名留學導師。每日釋出國內外雅思留學新資訊,歡迎大家關注雅思哥(ID: ielts365)。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 誠意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