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光伏產業經過快速發展,已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優勢、自主可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
2024年資料顯示,製造端各環節產量同比增幅超10%,電池片及元件出口分別增長46.3%和12.8%;應用端新增裝機277.57GW,累計突破880GW,佔全球總量40%,成為全球能源轉型核心驅動力。
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提交多份提案直擊行業關鍵:針對建築光伏一體化(BIPV)推廣提出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建議透過裝置准入、金融規範、村集體主導模式破解農村光伏市場劣質元件氾濫、金融詐騙等亂象;強調強化自主創新應對國際技術圍堵。
“未來光伏技術發展已無’捷徑’可循,必須依靠自主創新與原創技術實現突圍。”鍾寶申表示。
圍繞落實“雙碳”目標、建築光伏一體化(BIPV)、農村新能源發展及光伏產業自主創新等議題,鍾寶申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
1
大力發展農村光伏
NBD:農村分散式光伏對鄉村振興和能源轉型將產生哪些深遠影響?當前農村分散式光伏發展面臨哪些結構性矛盾?
鍾寶申:目前,我國農村地區佔國土總面積90%以上,有農戶大約2.2億戶,利用農戶宅基地有50億千瓦光伏裝機的潛力,可帶動投資12萬億-15萬億元,每年增收2萬億元,戶均產出1萬元,發展農村光伏潛力巨大。新形勢下,光伏為賦能鄉村產業振興、助力共同富裕、農村綠色低碳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不過,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農村建築光伏規範缺失、光伏發電關鍵裝置質量參差不齊、監管體系不完備,市場亂象頻出等問題突出。
因此,要推動農村光伏的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對農村光伏建築的標準有清晰的要求。既要保證這些專案20年發電的穩定性,防範各種可能的風險:破損、火災等等。另一方面,還要和美麗鄉村能夠真正地融合。現在我們國家講這個新農村建設,一直講要和環境和諧發展,要建立和美鄉村。現在我們的農村光伏一切都以經濟效益為主,對於和美鄉村和諧發展的關注不夠。
NBD:如何構建農村屋頂光伏全生命週期監管體系,消除農戶安裝顧慮?在農村屋頂光伏普及方面,您有哪些建議?
鍾寶申:進一步強化對農村建築光伏市場的監管刻不容緩。第一,出臺農村建築光伏標準。建議相關部門根據新時代農村新能源建設的需要,從建築安全、光伏發電裝置選型、設計與安裝、運營維護、建築美學與環境友好性等角度制定農村建築光伏標準。開展重點專案示範工程,為農村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動力。
第二,大力推廣高效率、高品質元件等關鍵裝置產品應用。建議在工作推進過程中,透過標準引入、市場激勵等手段大力推廣行業領先的高效率、高品質元件和關鍵裝置,不斷提升農村建築光伏質量水平,為農村新能源發展保駕護航。

第三,加大農村建築光伏市場監管力度。建立健全檢查監管機制,建議對農村光伏建設專案進行抽查監督,確保安全可靠。規範農村光伏金融與合同,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此外,農村戶用光伏作為幫助農民致富、改善農村經濟的一項新型產業,也是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一項可落地措施,建議農村自然人戶用光伏不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真正實現光伏惠農。為鼓勵優質資產留在村集體,建議政策上激勵村集體自持光伏資產模式發展。
NBD:光伏作為綠色建築的重點材料之一,該如何推動建築光伏一體化的應用落地?中國 BIPV 產業如何透過“標準出海”構建全球競爭新優勢?
鍾寶申: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作為一種將太陽能發電與建築相結合的新型技術,旨在同時實現建築能源自給與建築美觀的和諧統一,是實現零碳建築目標,促進綠色建築發展的重要手段。
但在目前發展中,還存在公眾對BIPV的認知程度不高、發展潛力被低估和標準欠缺等問題,制約行業進一步規模化發展。
基於此,我建議:動員各方力量,加強對BIPV的推廣普及,不斷提高社會認知度,促進BIPV從“技術示範”轉向“規模化應用”,引領低碳綠色新生活。
此外,落實“雙碳”行動,新的五年計劃納入BIPV的發展目標。建議相關部門對我國現有建築改建和新建建築潛力進行評估,並結合我國光伏產業既有優勢,“十五五”期間,每年安排20GW(按發展潛力的10%考慮)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發展目標,加快實施程序,為我國建築提供更多的綠色一次能源,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同時,加強頂層規劃,從國家層面完善BIPV標準體系。建議建立跨部門標準協調機制,採用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三同時”方式進行政策引導,從國家層面系統完善BIPV標準體系,促進光伏與建築的深度完美融合。並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標準出海”,促進我國BIPV產業的發展,全面打造我國BIPV產業國際競爭優勢。
2
BC產品引領行業
NBD:隆基在BC產品方面一直強調其價值,那麼BC產品究竟能給客戶帶來怎樣的實際利益?相比其他光伏企業產品,隆基BC產品如何保證競爭優勢?
鍾寶申:隆基堅定地相信BC技術能夠給客戶帶來更大價值。無論是地面光伏電站,還是分散式光伏專案,基於BC二代技術的產品,在這兩種場景下都能為客戶帶來超額收益,這一點有大量測試資料作為支撐。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隆基目前選擇的BC技術方向,將是行業正確的戰略方向,有望引領行業未來發展。
在當前光伏行業面臨階段性供需失衡和價格戰的背景下,隆基從同質化競爭中走出來,堅持創新,推出高質量的產品,基於BC技術的各種產品,具有效率高、單位面積發電多、收入高、顏值高的特點,還能與場景融合,特別是在安全性上解決了傳統光伏存在的熱斑問題。以往非BC技術在樹葉遮擋電池時,被遮擋電池會變成電阻,產生高達200度的升溫,存在安全隱患;而隆基BC技術有二極體洩流,不會變成電阻,不會產生高熱量,真正做到了安全可靠,打造出“高、富、帥、安”的產品。
NBD:光伏應用推廣和擴大方面,您認為有哪些方向?政府政策角度如何有效推動光伏在各領域擴大應用?

此外,光伏現在在另一個方向上還沒發力——用光伏來做大規模的能源基地,即光伏制氫制氨醇,電就不需要進電網,而是變成了液態的能源,如果實現,解決我國石油進口替代空間巨大,且對國家的能源安全非常有幫助,這個方向啟動了之後具有巨大的光伏消納潛力。
NBD:面對國際市場對光伏需求增長,隆基有何佈局和目標?在拓展海外市場、擴大光伏應用過程中,面臨哪些國際競爭和貿易壁壘?如何應對?
鍾寶申:光伏全世界都在應用,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作為從事生產製造經營的企業,我們的目標就是讓需要光伏的地區都能夠用上光伏。由於各地的貿易政策和貿易環境都不一樣,首先要把合規放在第一位,保證企業在當地經營合規,能夠滿足當地政府的要求;第二點,要和當地的政府、社群溝通,使你的業務可持續。告訴當地我們企業能為當地做的貢獻和可以解決的問題。讓大家真正互相理解。最後,需要謹慎評估經營風險。海外有些地區政治動盪、政策多變。在這樣的環境中要做好評估。至於在哪個國家合資建廠,還是建立售後服務中心,抑或設立研發機構,完全依賴於經營的需要和當地國家政策的需要。
3
呼籲行業自主創新
NBD:您提到,BC產品是在當前光伏行業面臨階段性供需失衡和價格戰的背景下推出的,這對行業和企業有哪些影響?您如何看待行業現狀?
鍾寶申:現在行業確實是階段性供需失衡,價格戰導致主要的企業基本上都處在虧損狀態,且帶來另一個危害,行業能不能高質量發展的問題。尤其分散式光伏,由於行業內卷,大家為了降低成本,一分一釐地討價還價,最後極有可能出現大量的偽劣產品,產品的質量風險急劇提高,對行業發展有非常大的威脅,目前這個問題已經非常凸顯。
如何在這種局面下找到好的出路呢?我覺得還是要透過技術升級,我們也希望國家能夠支援產業的技術升級,不斷地提高行業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尤其是分散式的光伏專案,我呼籲行業能夠快速地提高分散式光伏的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確保消費者的利益能夠得到保護,讓做不出高水平產品的企業退出市場,把技術水平低、質量水平低的產能淘汰出局,讓真正有能力、有技術、有質量,能夠給消費者提供有保障產品的企業可以得到發展,從而實現產業的供需平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NBD:除了價格內卷,光伏行業當下亦陷入國際國內的專利訴訟混戰,您對此如何看待?
鍾寶申:我覺得目前的訴訟,整體上對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是不利的,尤其在海外的訴訟,競爭對手的訴訟索要的賠償比訴訟費都低。因為中國光伏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在全球建立了領先優勢,也樹立了高品質的地位。海外各個國家都有媒體報道,通常都會提示訴訟方用了購買的專利,然後輸送了另一方。這個在國際上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形象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現在大家對智慧財產權越來越重視,但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真正要發展、真正要領先肯定要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面,才能夠不斷地培養高水平的研發人才,使產業可持續地處在全球領先地位。各行各業,只有這樣才是對產業發展、對國家發展最有利的。所以我們也希望國家能夠加強保護自主創新和原創技術,在政策和應用市場上,能夠給予更多的支援和扶持。
NBD:那您對進一步加強光伏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和原創技術發展,有何好的建議?
鍾寶申:我主要有三點建議:
一、建議出臺相關政策積極引導鼓勵高效先進技術光伏產品應用,透過為先進技術產品提供市場空間和應用實踐,為先進技術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確保先進技術能夠透過市場應用快速成熟並不斷迭代升級。同時,建議透過政策引導、重大專案設立、研發資金支援、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多方面鼓勵企業增加在原創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對已取得原創技術成果的企業加大支援保護力度,防止受到殭屍專利、休眠專利等方面的惡意競爭,避免對創新的抑制,讓創新成果得到充分保護和合理利用。
二、以原創技術為核心,實施“鏈主”“圈主”培育計劃,大力支援產業核心企業與全球知名高校、權威研發機構和團隊、產業鏈上下游形成高效的協同創新生態,編制關鍵技術圖譜和產業鏈圖譜,形成更多引領行業發展的底層技術和原創技術。
三、光伏市場處於測試、標板標定等方面以國外標準為主,國外認證機構為權威的局面。目前我國的光伏產業所採用的標準不僅跟不上行業發展的需要,同時,由於我國標準研究和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不足,還在標準、規則等方面受制於發達國家,限制了國際競爭力提升。建議支援龍頭企業牽頭組織制定行業標準,助推形成國際標準,如牽頭制定光伏元件碳足跡核算、壽命週期評價等國際標準,搶佔技術話語權。
排版|張文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