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之痛:科技輝煌背後的房價飆升與經濟困境

2021年10月,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宣佈,公司將把總部從加州巴洛阿圖遷至德州奧斯汀。他指出,人們在灣區購買房子十分困難,高昂的房價迫使許多員工住在遠離工作地點的地方,導致通勤不便,同時限制了企業的擴張規模。
馬斯克並非孤例。自2020年起,甲骨文和惠普也相繼將總部遷至德州,蘋果和Dropbox亦在德州設立了辦公室。這些企業的遷移決策反映了灣區住房成本對企業發展的制約。
據聖荷西信使報報道,高昂的住房成本正扼殺矽谷經濟,即便是高薪工程師也難以承擔期望的生活方式,這限制了企業在矽谷的發展。資料顯示,過去十年,矽谷中位數房價飆漲了53%,達到190萬美元。矽谷指數年度報告指出,企業選擇遷出矽谷的主要原因是未能解決住房問題。
灣區委員會公共政策副總裁米蘭特表示,越來越多希望招募頂尖人才的企業傾向於在房價較為合理的地區發展。他認為,灣區作為美國頂尖的科技經濟體,面臨的唯一威脅是本地的住房危機。
事實上,從2022年到2024年,灣區核心辦公和科技產業顯著失去了部分工作職位,其中舊金山失去了5萬6000個工作職位,聖荷西失去了1萬8300個。與此同時,休士頓、達拉斯和夏洛特等城市的就業率均有所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灣區排名前20大的科技企業,在2024年在灣區增加了6%的工作機會,但在奧斯汀增加了超過11%的工作機會,在西雅圖增加了15%的工作機會。聖荷西信使報指出,這得益於德州不斷建設新住房。資料顯示,從2023年1月到2024年11月,奧斯汀每10萬人核准了2781份建築許可證,是聖荷西的五倍、舊金山的十倍。在奧斯汀購買中價位房屋所需的年收入約為8萬6647美元,而在灣區則需近30萬美元。
科技業在灣區住房危機中扮演了複雜角色。2010年代,科技業推動的就業熱潮導致灣區就業與住房嚴重失衡。曼哈頓研究院的研究顯示,2008年到2019年,灣區每創造三個新工作機會,卻建設不到一個住房單位。
綜上所述,高昂的住房成本已成為制約灣區科技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迫使部分企業遷離以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