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直播👇每週分享全球資產行情
兩個月前,從香港飛臺北散心,逛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真漂亮呀,大陸真見不到。我逛完後,心裡只有一個想法,趕緊統一了吧,臺灣真的好多寶貝。

現在臺灣和內地沒有開放自由行,除非臺灣企業那邊給你辦商務簽證,不然過去挺麻煩的。所以要有香港身份證(永久香港居民或普通香港居民)都可以申請,大概一個星期能辦下來入臺證,比較方便。
因為我常住深圳,所以去香港或澳門就不算旅行了,深圳香港澳門在我眼裡就是一座城市不同的區而已,所以粵港澳大灣區是真的融合了,很方便。
如果去日本或新加坡旅行呢,平均都要飛四個小時,其實挺累的,不適合隨走隨飛那種,我不喜歡坐超過兩個小時以上的飛機。所以我同事過兩天飛去西雅圖過聖誕,邀請我一起,去阿拉斯加看北極光。我一看路上要飛12個小時,算了算了。
但是臺灣是真的近呀。我從香港機場起飛,機票價格真特麼便宜,屁股還沒坐熱,一個小時後,臺灣空姐嗲嗲的說,先生,我們要落地臺北桃園機場了哦。
飛到臺北的時間,比我從深圳去廣州都快,我很喜歡這種無感的距離。
上次去臺灣,只在臺北待了三天,臺中臺南都沒去,寶島自然風光啥都沒看。但是臺北已經很有意思了。
臺灣有一本書,書名叫《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臺灣的朋友,才是去臺灣旅行和生活的靈魂。
我在內地出版的三本書,因為是2020年前寫的,現在有些書店都找不到了,但是臺北誠品書店,居然三本全有繁體版本。真好。

和臺灣人聊天,蠻有意思的,你會感覺一種比較質樸的,文化的腔調。哪怕晚上找了家足浴店捏腳,捏腳小妹,都別有一番感覺。
臺灣真的好適合作為大灣區的旅遊和生活配套。能去臺灣,何必日本。生活在臺北,何必生活在東京。
這個聖誕節或元旦,或春節,我應該還要臺灣去度假;而且我因為喜歡買房,在全球比較核心的城市,我都會看看當地的房地產市場,因為通過當地房地產,你幾乎可以瞭解這個國家和地區,大家的賺錢能力,消費水平,和對於未來的美好或悲觀的預期。
我在臺北,朋友介紹了當地的房產開發商,我說這幾年臺灣的晶片產業太牛了,臺積電簡直是臺灣之光,臺灣人民現在肯定很有錢吧,臺北的房子這兩年漲的很多吧。我如果是香港身份,能不能買臺灣的房子呀,和你們本地人買有什麼不同麼。
開發商朋友說,是的,這幾年臺灣經濟還不錯,臺北有些地方都快翻倍了。現在銀行的貸款額度都沒了,臺灣人買房放貸都要排隊了。
我說我可以全款買。
開發商說也比較難,因為對於你們內地人買房,限制比較多,香港身份也一樣,政治原因吧。
我瞭解了一下,摩擦成本和手續確實比較麻煩,哎。我心裡又冒出一那句話:趕緊統一了吧。我要去重倉臺灣,為兩岸發展做貢獻。
其實,大家有機會可以多看看海外的資產,我最近在看香港的房子,距離2021年高峰房價,也跌了三成了。有人問香港的房價有沒有泡沫,我因為要按揭,和香港的銀行放貸按揭的瞭解了一下。
現在香港銀行按揭管的挺嚴的,內地人來香港買房,如果在香港沒有流水或資產證明,要用內地資金流水的話,還挺麻煩的。所以買香港房子的內地人,往往是全款,所以香港房子風險高的次級貸款,其實不多。沒有濫發放貸。
而且香港的租金回報率是真的好,房價三年跌了三成,租售比高,加上放貸利率下調到合理區間,低於租金成本,我覺得香港房價,跌的差不多了。明年有很大的撿漏機會。
這兩天美股大跌,比特幣大跌,黃金大跌,因為美聯儲說明年考慮到通脹,美國經濟挺好,會降低降息的步伐。市場有點慌,貨幣這是要收緊麼。
我個人感覺,不用太擔心,降息趨勢不可逆,特朗普還要刺激經濟呢,如果再跌跌出黃金坑,我會選擇加倉買進去。這時候就體現了能儲存財富的資產有多重要,其實我認為儲存財富最好的資產有兩個:一個是國內一線房產投資交易和海外美元配置比如香港保險、新加坡保險等等,流動性越好,財富越難儲存。
歡迎關注我的影片號,很多觀點會在影片號上釋出,內容和公眾號完全不一樣。
不過跌跌更健康,畢竟之前漲了這麼多,該消化消化了。具體分析,我再寫文章分析吧,下一場直播也會聊。
聖誕和元旦,如果不去臺灣,應該都在香港了,2024開心或不開心,都過去了,今年如果你的牌沒打好的,明年那就再開一局,只要沒下牌桌就行。
預約直播👇每週分享全球資產行情
Spenser,大灣區頭部商業博主,base深圳&香港;加我工作微信,分享投資、生活日常;關注公眾號,不錯過每日推送;

關注我👇提高財富和商業認知,實現五個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