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熬夜看完了描述2008年次級貸危機的經典影片《大空頭》(The Big Short)。平心而論,這部影片視覺效果一般,但是對於想了解美國的證券和房地產的朋友來說,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片。 推薦所有想了解美國房地產和房地產歷史的朋友觀看。

好了,回到正題上來,談談灣區2016的房價走勢。
我們先來看看最近10年的房價情況。

Palo Alto 的房價最近十年來一直是長勢洶洶,除了2008年有微跌之外,近兩年更是如坐了火箭一般的飛漲,你咋不上天呢?(虛線為Palo Alto的房價曲線,本圖來自Zillow資料,下同)

Los Altos的房價跟Palo Alto情況類似,但是2008年跌幅有比Palo Alto大一點。(最下方虛線為Los Altos的房價曲線)

東灣著名華人區Fremont的房價是個過山車,從 2006年的70萬到2011年低谷50萬再漲回2015年的90萬。
灣區面積廣大,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灣區每個City的房價並不完全一樣,但從長遠來看灣區的房價一直是在增長過程中,而且熱點區域房價抗跌性非常強。
房價反映的是區域內買賣意願的體現,漲跌幅的原因複雜,失業率,人口淨流入數量,工資水平,新房供應量都反映出房價水平。
兩年前在灣區買過房子的都沾沾自喜,當初60萬的房子現在漲到了90萬,漲幅超過50%,兩年淨賺30萬。現在手裡拿了大把現金的灣區碼農太太們都在等著灣區房價暴跌,拿Cash買白菜房和法拍屋,不然只能呆在家裡window shopping了。

最近就業市場有些變差,創業公司融資困難,估值縮水,美股大行情不好。個別跳水的厲害,比如LindedIn,現在都不好意思再稱自己為FLAG四大金剛之一了,不過這少了L的FAG,看上去好好笑。
說起房價暴跌,不得不提2000年和2008年的兩次房價暴跌。2000年的Dot com泡沫源自IPO的狂熱,當時大批的裁員,那種絕望情緒讓人感到恐怖,認為IT不會再有出頭之日。裁員迫使許多人轉行或者回國,有些職位就此消失,再也沒有回來。可是,當時灣區的房價微跌了10%多些,另有些地區比如當時的舊金山,IT並非支柱產業,房價沒有受到影響,所以2000年的房市稱不上崩盤,調整是一個更為恰當的詞。
而2008的金融危機,這樣的崩盤可以說是百年一遇。《大空頭》開篇就將自1938年以來,可以跟2008年媲美的經濟危機是接近80年前的1938年,早就是好幾代人之前的事情了。2008年之前,是個人就可以花半小時申請貸款去買房,完全不用查收入,很多人手握幾套房產,泡沫便是這麼產生的。黑心華爾街把次級債當商品賣,追求數量而非質量。《大空頭》裡面講幾個色情工作者擁有幾套房產,而一旦房價下降,馬上就斷供棄房。
而現今的貸款規定之繁雜,審查之嚴格,常常讓經紀人們叫苦不不迭。買房之前對客戶的貸款知識輔導是必須!必須!必須!幾乎每個貸款都會有或大或小的問題,這個時候房地產經紀需要做好客戶與貸款師之間的協調工作,確保交易順利close。
說幾個我比較支援的觀點:
1、灣區拐點還沒有到來,現在灣區inventory(存量房)比較低的時候。離拐點還遠。什麼時候看到一大堆房子在市場上掛三五個月還出不了手,那就是拐點了。不過Inventory的變化會比較快,現在可能某個區域Inventory,但不排除3個月之後Inventory就高了。
2、我周圍大部分人都是等著跌了我好買的這種心態,這種心態的人大量存在,房市也不會跌的太狠,說明大家對這塊地區經濟長遠還是看好的,泡沫擠擠還能發展。真要是大家開始考慮賣房換地區了,那房市就要真撐不住了。
3、灣區的經濟雖然有裁員,但是還沒有這麼差,很多公司在裁員,也有很多公司在缺人手,經濟並沒有很明顯的下行。
4、學區房確實保值,跌得慢長得快,破房子為啥這麼貴,嗯就是這麼貴,誰讓人家是學區房吶。
5、如果是剛需,比如孩子近兩三年要上學的,想改善居住條件的,父母過來需要大空間的,你可以自己計算下,再租房幾年的成本,以及預計房價的漲跌,要是兩者相差不大,還是買房合適。如果是自住剛需買下來基本沒錯。
6、Palo Alto那種幾個M的好地區的房子,永遠不會大跌的,長期一定是漲的,想出手是沒錯的,只是如果你有幾個M,如果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可以考慮權衡,是投資自己的生意還是投資房子。
7、買房這個事,如果你有錢,就自己去市場上下幾個offer試試水,周邊朋友打聽下市場,自己投簡歷看看job market行情,千萬別聽論壇裡所謂的牛人指點,很多人2013年問該不該買房,會不會很撐,一堆人勸別買,然後那個人還真的沒買,然後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買房這事自己去調研,別老看別人的觀點跟著跑。
8、2008年後 中美兩國印了多少鈔票,灣區作為全球的科技中心,必然是會分一杯羹。 中美兩國的鈔票都灣區矽谷跑,房價一定看漲,可預見的未來也是。
9、目前灣區房價很堅挺,尤其是傳統好區,供遠小於需求。組裡快退休的老工程師根本不會賣房搬到外州,他們現在房產稅都極低。自己買不起小黑屋,不代表其他人也買不起。
10、經濟規律是幾年一個迴圈,哪怕以後幾年經濟放緩甚至衰退,也都是正常的,沒什麼可奇怪。房地產市場也是一個迴圈,但是這個迴圈可能很長,灣區有2000和2008年兩次房地產危機調整,所以很多人認為這個迴圈是以7-10年為週期的,其實這個觀點並不完全正確。週期長短很難講,1968年到-1989年加州房地產市場連漲了21年,也許我們這輪房價增長是20年,現在只是個開始,誰知道吶!!!!
附錄《過去 46 年美國全國和加州的房地產變化趨勢》(見下圖)


以上內容由地產專家王萬龍博士授權釋出
舊金山灣區購房諮詢,請聯絡專業地產經紀人:
Wayne王萬龍 博士
電話:510-366-1986
微訊號:wanlongwang
或長按-掃描二維碼進群諮詢或探討灣區房價:

網站:www.DrWangHome.com
品牌展示
商務洽談|Amy:[email protected]
公司旗下海外(北美15City)微信平臺
北美15City微信名稱
|
微訊號
|
舊金山灣區華人資訊
洛杉磯華人資訊
大紐約華人資訊
華盛頓華人資訊
波士頓華人資訊
西雅圖華人資訊
芝加哥華人資訊
新澤西華人資訊
休斯頓華人資訊
達拉斯華人資訊
費城華人資訊
聖地亞哥華人資訊
拉斯維加斯華人資訊
多倫多華人資訊
溫哥華華人資訊
舊金山灣區房地產
美國移民
|
taola-com
taola-La
taola-NewYork
taola-DC
taola-Boston
taola-Seattle
taola-Chicago
taola-NewJersey
taola-Houston
taola-Dallas
taola-philly
taola-SanDiego
taola-LasVegas
taola-Toronto
taola-Vancouver
taola-House
taola-yimin
|
關注方法1.平臺回覆相應城市名.
關注方法2.長按微訊號-複製-新增朋友
|
舊金山灣區華人資訊
美國雙語編輯團隊 專業原創精心篩選
舊金山灣區華人的生活/法律/房產/教育/旅遊以及其他與在美華人相關的資訊資訊
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