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黃仔 | 撰稿:木頭羊 | 責編: 木頭羊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哈嘍,大家好,今天是木頭羊值班。
今天來聊這樣一個話題:這些看似女性專屬疾病,其實男性也會得。
我相信很多聰明的讀者都答對了~
本篇文章你將看到👇
-
男性也會得乳腺癌?
-
男性也會得滴蟲炎?
-
男性不僅僅是HPV的搬運工?
-
男性也會產後抑鬱?
-
男性也有更年期?

男性也會得乳腺癌?
沒錯,雖然乳腺癌是女性高發疾病,但它並非女性專屬,每個人生來就有乳房組織,因此男生也有可能患上此類疾病。

乳頭和乳暈在乳房的外側
淋巴結、脂肪組織和導管位於乳房內部
▲圖片來源:clevelandclinic.org
研究發現,大約1%的乳腺癌患者是男性,其中
直系親屬曾患乳腺癌、服用雌激素相關藥物(例如前列腺癌的激素治療藥物)、肥胖或肝病、增加乳腺癌患病風險的遺傳性DNA突變、長期酗酒、具有原發性睪丸疾病
(睪丸炎、睪丸損傷等會使雌雄激素比例失調)的男性是乳腺癌高危人群。
男性乳腺癌的症狀和體徵包括👇:
-
胸部出現無痛的腫塊或皮膚增厚。
-
胸部皮膚出現改變,如凹陷、起皺、脫屑或變色。
-
乳頭出現改變,如變色、脫屑,或乳頭開始向內翻。
-
乳頭出現分泌物或出血。
男性乳腺癌的型別包括👇:
-
始於乳管的癌症,即導管癌。這種型別的乳腺癌始於連線到乳頭的管。這些管稱為導管。導管癌是最常見型別的男性乳腺癌。
-
始於泌乳腺的癌症,即小葉癌。這種型別的癌症始於有可能製造母乳的腺體。這些腺體稱為小葉。出生為男性的人群患小葉癌不太常見,因為男性的小葉細胞通常較少。
-
其他型別的癌症。其他更罕見型別的男性乳腺癌包括乳頭佩吉特病和炎性乳腺癌。
不過男性乳腺癌發病年齡往往比較大,而且發病率遠低於女性,所以男同胞們可以不必過於擔憂,只要日常規律飲食和作息,保持體重正常,如果有乳腺癌高發因素,記得做好定期體檢,發現問題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那就可以放下一半的心了。

男性也會得滴蟲性陰道炎(又稱滴蟲炎)?
沒想到吧,光聽「滴蟲性陰道炎」這不妥妥的女性婦科病嘛,但是這種由毛滴蟲感染引起的疾病,其實男性也會得。
滴蟲性陰道炎又叫滴蟲炎,是由原生動物陰道毛滴蟲引起的一種常見的非病毒性性傳播感染。

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滴蟲
▲圖片來源:wikipedia.org
截止2020年,全球15~49歲人群中估計有1.56億新發陰道毛滴蟲感染病例(女性7370萬,男性8260萬)。
大多數滴蟲病患者(約70%)沒有什麼表現或症狀。另外滴蟲感染也存在潛伏期,有些人在感染後5至28天內出現症狀。有些人則是很晚才出現症狀。期間症狀可能時有時無。當滴蟲感染引起症狀時,症狀範圍從輕度刺激到嚴重炎症。
如果有症狀,女性的表現是👇:
-
陰道分泌物異常。呈稀薄、膿性、泡沫狀、有異味,可能是黃色的也可能是黃綠色的。
-
生殖器不適。發紅、灼熱,或者瘙癢。
-
小便或者性交疼痛。
-
下腹部感到不舒服。
在男性中,滴蟲感染很少引起症狀。但如果有症狀,男性的表現是👇:
-
陰莖內部瘙癢或者有刺激感。
-
小便或者射精後灼痛。
-
有分泌物從陰莖排出。
患滴蟲病的風險因素包括👇:
-
有多名性伴侶
-
有其他性傳播感染史
-
曾患過滴蟲感染疾病
-
不戴安全套發生性行為
儘管有研究表明,滴蟲或許可以透過間接的接觸來傳播,例如公共浴池、浴巾、游泳池、坐便器、衣物等,但切記一點,如果你查出了滴蟲感染,一定要伴侶共同治療才可以,而且在治癒之前不要恢復性生活。如果實在忍不住,一定要記得全程使用安全套。除此之外就是要避免重複感染,對密切接觸的物品最好高溫消毒。
至於如何治療,一線方案就是甲硝唑,甲硝唑還有一個霸氣的名字——「滅滴靈」,其威力可見一斑。
一旦出現症狀或者不適,建議及時就醫,遵醫囑用藥,千萬不要自己在家隨便用藥,以防延誤和干擾治療。

男性也會受HPV感染的侵害
關於HPV感染,之前普通認為男性是HPV病毒的搬運工,只搬運不生病,但是,研究表明,不是這樣的。
在2023年9月《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發表的一項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發現,全世界幾乎三分之一的男性感染了至少一種生殖器HPV型別,約五分之一的男性感染了一種或多種高危型HPV。並且該研究結果表明,15~19歲男孩生殖器HPV感染率達28%,且在整個成年期保持較高的感染率,25~29歲時感染率達到高峰。

▲圖片來源:giphy
大多數HPV感染為無症狀的一過性感染,感染後會被免疫機制自行清除,但仍有少數會持續感染並最終發展為癌前病變和浸潤性癌。
幾乎所有的宮頸癌都與HPV感染相關,88%的肛門癌也可能歸因於HPV感染。除此以外,HPV感染還可能引起生殖器疣,90%的生殖器疣可能歸因於相關型別HPV感染。
而我們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聽說男性感染HPV,是因為目前暫無針對男性的HPV常規篩查專案,且大多數男性HPV感染沒有明顯臨床症狀。
但HPV感染和侵害的不僅是女性,HPV的防護,也不僅僅是女性自己的事,男性也要加強意識和防護。(關於男性預防HPV的重要性以及感染的高危人群可以點選👉檢視)

男性也會產後抑鬱?
別誤會,不是說男性也能懷孕生孩子的意思……而是說有些男性也會在伴侶懷孕生產之後出現產後抑鬱的症狀。

▲圖片來源:giphy
大多數新手媽媽分娩後都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通常包括情緒波動、莫名哭泣、焦慮和難以入睡。產後抑鬱通常在分娩後2~3天內開始,可能持續長達兩週。
產後抑鬱在產後可持續幾天到一兩週,可能包括👇:
-
情緒波動
-
焦慮
-
憂傷
-
易激惹
-
感覺壓力大
-
哭泣
-
注意力下降
-
食慾問題
-
睡眠困難
但有些產婦會出現更嚴重、更持久的抑鬱症,即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的症狀可能包括👇:
-
情緒低落或嚴重的情緒波動
-
經常哭泣
-
難以與寶寶建立關係
-
疏遠家人和朋友
-
食慾不振或吃得比平時多
-
無法入睡(失眠)或嗜睡
-
極度疲倦或精力不足
-
對於曾經喜歡的活動,興趣和樂趣降低
-
非常易激惹和易怒
-
害怕做不好一位好媽媽
-
無助
-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愧疚、有負罪感或覺得自己無能
-
清晰思考、集中注意力或做出決策的能力下降
-
焦躁不安
-
重度焦慮與驚恐發作
-
有自殘或傷害寶寶的想法
-
死亡或自殺的念頭反覆出現
如果沒有治療,產後抑鬱症可能持續數月或更久。在極少數情況下,分娩後還會出現一種極端的心境障礙,即產後精神病。
產後抑鬱症不是性格缺陷或弱點。有時,它僅僅是分娩的併發症。
女性產後抑鬱的原因是因為生理上的痛疼、激素變化、心理上的不適,以及遺傳等導致的,那麼男性又是為啥?
研究顯示,新手父親也可能出現產後抑鬱症。他們可能感到悲傷、疲勞、不知所措、焦慮或改變平時的飲食和睡眠模式。這些症狀與患產後抑鬱症的母親相同。
哪些男性易得呢?
年輕、有抑鬱症病史、有情感關係問題或經濟困難的父親最易患產後抑鬱症。父親患產後抑鬱症(有時稱為男性產後抑鬱症)與母親患產後抑鬱症一樣,對伴侶關係和兒童發育有著負面影響。
如果你或者你的伴侶在產後出現了抑鬱情緒,或者抑鬱症的表現,千萬不要不好意思承認和求助,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有時候抑鬱/抑鬱症患者自己可能不會意識到或承認自己抑鬱。ta們可能不瞭解抑鬱症的體徵和症狀。如果你懷疑你的朋友或你的愛人患有產後抑鬱症或正在發展為產後精神病,請立即幫助他們就醫。不要等待著希望ta們自己能有所改善。

男性也有更年期?
以往,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女性存在更年期,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女性的這種階段性變化產生的情緒波動和身心的痛苦進行了汙名化蔑視,用來調侃和嘲弄上了年紀的女性,以及情緒波動或者出現激烈行為表現時的女性。
但其實這是人生正常的階段,是由生理反應引發的心理反應交織而來的一系列表現。男性也有。

▲圖片來源:giphy
「男性更年期」一詞被用來描述與男性衰老有關的睪酮水平下降。但男女衰老帶來的激素變化不同。
女性排卵停止後,激素分泌量會在短期內直線下降,這就是所謂的絕經。而男性的睪酮和其他激素的分泌量則是會在多年內下降,睪酮水平的這種逐漸下降叫做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或與年齡相關的低睪酮。
男性更年期會出現生理、性和心理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問題通常會惡化。這些問題包括👇:
-
低精力
-
情緒低落或者抑鬱
-
自信心下降
-
注意力不集中
-
失眠或睡眠困難
-
肌肉體積和力量減少以及體脂增加
-
乳房不適或者腫脹
-
骨密度降低
-
自發性勃起減弱或勃起功能障礙
-
性慾和性活動減少
-
潮熱或出汗等
男性在40歲以後,睪酮水平每年平均下降約1%。但大多數老年男性的睪酮水平仍在正常範圍內,睪酮水平較低的人大約只有10%至25%。
如何檢測睪酮水平呢?可以透過血液檢查來檢測睪酮水平,但這不屬於常規檢查。而且許多睪酮水平低的男性幾乎沒有任何症狀。
此外,還需要注意,低睪酮相關體徵和症狀並非更年期特有。也可能由藥物使用或其他條件(如體重指數≥30)所致。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啦。


我想,隨著更多的科研人員的努力,我們可能會發現很多疾病不單單是某一性別的(除了明確的生理差異帶來的,譬如宮頸疾病和睪丸疾病等),對某些疾病/問題的投入和解決,帶來的一類人群的受益其實是更多人群的受益。
人好,疾病壞。這樣的未來我希望它並不遙遠。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Fentiman I S, Fourquet A, Hortobagyi G N. Male breast cancer[J]. The Lancet, 2006, 367(9510): 595-604.
[2]Male breast cancer[EB/OL](2024-03-13)[2025-02-0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male-breast-cancer/symptoms-causes/syc-20374740
[3]滴蟲病[EB/OL](2024-11-25)[2025-02-06]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richomoniasis
[4]About Trichomoniasis [EB/OL](2025-01-31)[2025-02-06]https://www.cdc.gov/trichomoniasis/about/?CDC_AAref_Val=https://www.cdc.gov/std/trichomonas/stdfact-trichomoniasis.htm
[5]Trichomoniasis [EB/OL](2022-12-28)[2025-02-0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trichomoniasis/symptoms-causes/syc-20378609
[6]Bruni L, et al. Lancet Glob Health. 2023 Sep;11(9)e1345-e1362.
[7]中華預防醫學會疫苗與免疫分會.子宮頸癌等人乳頭瘤病毒相關疾病免疫預防專家共識[J].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19,53(8):761-803.
[8]Postpartum depression[EB/OL](2022-11-24)[2025-02-0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postpartum-depression/symptoms-causes/syc-20376617
[9]What Is Male Menopause? [EB/OL](2023-04-13)[2025-02-06]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menopause/male#symptoms
[10]Men's health[EB/OL](2022-05-24)[2025-02-06]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healthy-lifestyle/mens-health/in-depth/male-menopause/art-200480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