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7個月,終於在北美上岸!

作者@地裡匿名使用者QILPH
釋出在一畝三分地

歡迎大家點選左下角

“閱讀原文”

到原帖與作者交流討論哦!

過去的幾個月經歷了太多的失敗,以至於感覺之前的20多年怎麼那麼順利,好像沒有經歷過毒打一樣。
事實證明,不管以任何形式,毒打遲早會來一次。  
剛剛收到要到美國來的訊息,我沒有任何猶豫,心想這可是矽谷呢,有大把的機會,多令人激動,我一點都沒有懷疑過我是否能找到工作,我肯定能找到的。
這種盲目自信來源於我之前為數不多的求職經歷,實習,校招和社招面試,雖然也被拒過,但是印象中求職是無痛的,很快就能找到一個很滿意的公司。
所以從來沒有過“如果找不到工作怎麼辦”的念頭,就這麼一臉天真滿懷憧憬的在國內辦好了離職,打算落地之後再開始找下一份。 
現在再回看過去這幾個月,我已經不是那個一臉天真的姑娘了,已經知道了被毒打的滋味,從此之後都不敢再對自己的事業,或者說人生,掉以輕心了。  
想分享三個部分,包括7個月整體求職經歷,關鍵節點的反思,和麵試體驗。

一、整體求職經歷

12月落地,休整安家,1月開始刷題寫簡歷,1月下旬開始投,幾個大公司找了朋友內推,自己也投了一些不知名創業小公司。
結果是,大公司全是拒信,小公司全無音信。
其實也是有預期的,因為2024年初很多公司爆出裁員訊息,大批的大廠優秀種子選手流入市場,小公司的JD上要求都極高,動輒要8-10年經驗,而我作為一個既沒有留學背景,也沒有國外工作經歷,只有國內4年工作經驗的菜雞,拿不到面試入場券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很幸運有一箇中廠約了面試,約在了2月下旬,明確說一輪面程式碼一輪面專案,兩輪之後不move forward。原因大機率是程式碼那一輪沒有寫出最優解。  3月有位元組HR主動聯絡,約了面試,一輪通過後約第二輪,中間穿插其他小公司的HR電話聊情況,位元組兩輪後不move forward,其他小公司也沒有約正式面試,就到了三月底。
這時候第一次感受到了信心被打擊,因為之前認為即使美國的公司都去不了,至少還有祖國廣納賢士的字節跳動做堅強的後盾。
事實再次證明,堅強的後盾只能是自己的實力,以我3月份的實力來講,確實應該被拒掉。  這時候已經開始想,拿不到面試是不是因為我沒有美國學校的教育背景?我是不是應該先讀個書會好點?遂即開始調研留學申請,聯絡中介。
4月初位元組另一團隊的HR聯絡,約了一面,那一面真的是尷尬至極,瀏覽器突然故障了,10分鐘後才進會議。
可能有一方面原因是已經想去上學了,所以面試狀態略有鬆懈,另一方面原因是菜,基礎的演算法原理都說不清了,給那位面試官也帶來了不好的面試體驗,真是深感抱歉。
第二天就拿到拒信,隔著螢幕都感受到了面試官寫評價時的忿恨,再次抱歉。  4月上旬已經和中介敲定了申請學校的事情,訴求是在今年9月入學,學校離住的地方也近,專業也過得去。
只是申請截止日期是5月初,遂即開始準備考託福,申請之前要考出100分。所以複習時間只有11天。從刷演算法題轉戰到刷託福,第一次考完95分,差強人意,還需要再考,但是已經對自己沒什麼信心,畢竟語言能力不是再做幾天題就能快速提升的,我內心已經認為我就是95分的水平了,所以果不其然第二次考了93分。
所以說,信心的力量是多麼強大。  4月末終於我的Dream Company出場了,那時候我還以為只是人生中普通的一天。
HR主動聯絡我的,電話聊了基本情況後,就約了下週第一輪電面。我看了論壇裡幾乎所有這家公司的面經,把裡面問到的程式碼題都看了一遍,功夫不負有心人,電面的題目很眼熟,follow up的問題也思考的比較順暢,第二週後收到正向結果。
繼續約Onsite面試,連續5輪,包括2輪程式碼,2輪系統設計,一輪Hire manager。同樣的,我瘋狂的看這家公司近期的面經和系統設計相關話題的Engineering Blog,看他們是怎麼做的,用什麼技術。
瘋狂看了一週,一週前我還對系統設計面試一無所知,一週後感覺自己非常有信心能和麵試官一起討論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對系統設計問題的回答思路成竹在胸。
5月下旬面完Onsite,一週之後HR郵件告訴我通過了,下一步是Team match。
看到郵件那一刻想哭都哭不出來了,這麼長時間的努力,終於看到成果了。我被認可是一個合格的演算法工程師了。  突然發現在那瘋狂看Engineering Blog的一週裡,我又參加了兩輪面試,還考了第二次託福,我要提名5月的第二週是今年最值得銘記的一週。  6月和7月在等Team match的同時,又又又面了位元組另一個團隊,三輪過去之後,不move forward。其實這個團隊是最接近終點的了,但是第三輪的Hire manager面試,有點超出我的預期。
面完大哭了一場,覺得自己又搞砸了,這也是半年以來第一次和唯一一次情緒決堤。後面收到正式的郵件反饋,內心略有失望,但是情緒幾乎沒有波動了。 
7月末我的Dream Company終於有Team match call了,一週後HR告訴我manager準備給我offer,欣喜接受。至此我的求職旅程終於告一段落。
  總結下來,這7個月面了四家公司,三個灣區中廠,一個國內大廠,分別是2輪,1輪,6輪,9輪。總共18輪面試,一半都是位元組,它已經很努力的在撈我了,我很感謝,奈何實在是,沒有緣分。
不過最後的結果跟我的預期很相符,我更希望加入美國的公司,最好有自己獨立的身份,就不用依賴家屬簽了。

二、關鍵節點和反思

現在回看這段時間,雖然難受,看不到頭,但是做了很多 之前本就應該做但沒做的事情,比如終於靜下心來刷力扣了, 1月的時候記錄只有90道題,6月的時候已經382了。
一直模糊不清,工作不用就不學的基本演算法原理和細節也搞明白了。
也知道經常看一看Engineering Blog, 看看優秀的工程師都是怎麼探索這個領域的。
彷彿職業發展的信念感更強了,前四年的狀態都是完成工作任務就覺得ok了,好像每天也很忙,但實際上是無意識的在工作,沒有經常想,為什麼是這樣的,怎麼能做的更好,自己有什麼目標和成長,更進一步的,沒有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或者說想要努力做一個優秀的工程師。  
在我準備簡歷和專案講述的時候,經常要回顧自己的職業經歷,都做了哪些事情,以及在關鍵事件上的選擇和態度。
這一切都在迫使我思考過去,思考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性格特點和喜好,我不能說從此我就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了,只是確實更加了解自己了,經歷了這些失敗的洗禮,變成一個更有故事的人了。  
畢業之後四年多的工作經歷很愉快,簡單的做事簡單的生活。這種愉快是一種天真的愉快,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毒打,覺得自己能處理任何挑戰,因為從來沒遇到過真正困難的挑戰。
真正困難的是,沒有標準答案,不知道交卷時間,考官就看著你在試卷上苦思冥想,塗塗改改,餓了回家吃飯,吃完繼續回來塗塗改改,不知過了多少年月,考官終於說現在的考卷看起來還不錯了。  
我想,下一段的工作經歷也會很愉快,這種愉快是有意識的了,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到今天,也有相對清晰的目標,知道下一份考卷該怎麼答了。
人生應該就是這樣階段性的答題,階段性的成長吧,每交一份考卷,心裡都更有底氣一些。

三、面試體驗

經過了18輪面試之後,想分享兩個優質體驗的技術面和領導面。 
技術面的小哥很有精氣神,有一種更像交流而不是更像考察的氛圍,重點在於出程式碼題的時候,他講完題意,講了兩個test case,然後讓我口頭確認了一個test case,確保我們對題目的理解是一致的。
然後我說思路,確認沒問題開始寫,中間有點緊張,腦子短路了,他適時對程式碼提出疑問,我突然發現問題,及時改正。
第一道題完成後,他表現的非常興奮,比我興奮多了,然後提了follow up問題,我又開始思考,一邊說思路一邊寫,他全程有反饋,或者是肯定,或者是疑問,最後寫完後,他敏銳的發現有一個corner case沒考慮到,需要加個if條件,時間也快到了,他說相信再給我幾分鐘時間,就是一個完美的答案了,至此愉快的說再見。  
體驗優質的點不在於他是否給我提示,而是全程的參與感很強,彷彿是我們兩個共同在解決這個問題,互相對對方的疑惑進行解答,很接近於實際工作中同事交流的感覺。
所以與之對應的案例就是,展示一個題目出來,然後全程不說話,估計是做其他工作去了。我也做過一面面試官,很慚愧我之前就是這樣的反面案例,我期待候選人能自己理解,自己想出來,寫完跑通case,我只做最後的檢查和審視就好了,好像程式碼部分是最輕鬆的面試。
從候選人的角度,他不一定見過這道題,不一定有思路,可能會緊張到短路,面試官的職責是儘可能幫助他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可以逐漸引導,給些許提示也無妨,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評估他的能力和潛力,創造平和的氛圍,平等的交流,而不是全程上帝視角,斜睨眾生。
作為候選人也要積極的交流,讓面試官track自己的思路,才能儘量不走彎路。  
體驗很好的一個manager面,只有45分鐘,其實問題都是普通的BQ問題,比如你做過最有挑戰的事情,遇到批評怎麼處理,遇到worse leader怎麼處理等等,特別的是,他在問完他的list之後,問我說,還有沒有什麼是我想分享,但是他沒有問到的事情。
我們就又很愉快的繼續聊了聊。給我的感覺是,他在盡力的給我機會展示自己,幫助我發揮出最好的一面,彷彿潛臺詞在說,我知道你很重視這次面試,所以我們尊重你並給你表達的空間。

最後結語

當我還在等待中煎熬的時候,我就知道,等這段日子過去了,我會懷念的。幸運的是,一直都有另一半在默默支援和鼓勵,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做決定。也遇到了很多熱心的朋友幫忙。
這半年的求職經歷算是我人生中值得銘記的一個節點,也像是當頭一擊,提醒我不能再對自己的事業和生活掉以輕心,不能把擁有的視為理所當然,要有意識的去生活。  我知道每個人的悲歡都不相同,讓一個人痛苦萬分的問題,另一個人看來可能嗤之以鼻,每個人的境遇都不同,也正因此才說生活是千姿百態。
這是我自己的一段生活經歷和小小感悟,想分享給有相似歷程的人,希望能帶來一點力量和靈感。
大家如果還有相關的問題和看法,歡迎點選“閱讀原文”到一畝三分地討論

今日推薦

內容來源一畝三分地論壇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一畝三分地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