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破千萬,不愧是頂流!無法上映,卻悄悄刷爆B站! 2025-04-22 16:07 烏鴉電影 最近,科普博主無窮小亮,又出發了。 他這次,去馬來西亞,尋找榴蓮發燒友。 沒錯,就是這個嘴唇顫顫巍巍的傢伙——紅毛猩猩。 據記載,一隻紅毛猩猩在榴蓮樹上待了2天,吃了119個果實… 真·榴蓮忘返啊… 榴蓮這麼堅硬,掰的時候受傷怎麼辦? 2024年發現,一隻紅毛猩猩會在受傷後,把六蕊天仙藤的汁液塗在傷口上… 好傢伙,再進化,就要上班了吧… 密林深處,有一間民宿。 民宿一片荒蕪,啥也沒有。 原來,為了防大象,民宿老闆會清掉所有傢俱,等客人入住的前一天,才把傢俱搬來… 好傢伙,這民宿是非開不可嗎? 床還沒床墊,睡完不會變成人體華夫餅嗎? 萬一大象真的來,怎麼辦? 只見民宿老闆胸有成竹地大手一指:你躲在房底下嘛!大象就進不去了… 大家哭笑不得,雖離譜但好像很有道理? 以上這個片段,來自最近b站上線的紀錄片《生命奇觀》。 僅僅三集,卻有逆天播放量1145.3萬,隨時隨地1000+人同時觀看。 三集橫跨廣西溶洞,馬來西亞雨林,新疆荒漠,三個氣候景觀極具差異的地域,展現了真正的生命奇觀。 在廣西,我們往往看山。 但殊不知,萬千起伏的廣西,地下才是寶藏。 在這裡,洞穴才是主人,人類必須彎腰匍匐行禮,才得獲得窺探的資格。 萬一塌方,就成真·人肉夾饃了… 但突然,一條石縫傳來光。 這段爬行,竟然結束得如此壯烈。 一個殿堂般雄偉的洞廳,出現在眼前… 手電筒一照,滿牆華麗,就像教堂裡的管風琴… 光影一投,又變成了霸氣外露的雙翅… 表面剛形成的晶體閃閃發光,像是無數寶藏,散發誘人光芒… 看似堅硬的石頭,竟被雕刻得如輕紗拂面,如水草搖曳… 又像時空沙漏,記載了千千萬萬水滴滾落的樣子… 在洞裡,你會時不時碰到“一簾噩夢”。 原來這是幽簾蟲的的傑作,製作絲來粘住小飛蟲。 它們必須找到一個空氣流速慢的地方,不然風一吹就粘在一起了… 洞穴裡的魚,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但這看似仙氣飄飄的魚,吃的卻是屎! 但因為吃得少,代謝低,生長慢,活得比洞外同類更長,果然是活久了什麼屎都能吃到… 這,不就是我們看劇的日常嗎? 洞穴本該是恐懼,幽冥。 卻讓人難得的愜意,四下寂靜,唯有槳聲,唯有槳千行… 為什麼人類見到洞穴就想鑽進去一探究竟? 因為那是人類最初的庇護所,孕育生命的子宮… 而到了新疆荒漠。 大多數情況下,蘑菇長在溼潤的地方。 但在這片乾涸了十年的蘆葦灘裡,突然,一個蘑菇大王叉著腰,氣宇軒昂地長在眼前… 它有一個炸裂中二名字:中華美味蘑菇! 在一片荒涼之中,天地粗糲,萬物靜籟,竟長著這樣飽滿豐盛的如屁股蛋兒似的蘑菇,在中國這個美食豐碩的地盤,竟然還能稱得上“美味”,可見是何等的鮮美… 為了讓細胞的滲透壓與外界平衡,中華美味蘑菇的細胞裡積聚了豐富的糖類,各種氨基酸更讓其產生了獨特的風味… 壞訊息是,目前只有荒漠的老百姓有這個口福了… 但好訊息是,新疆農科院已經在實驗室培育成功了! 期待有一天,我們能在彼此的嘴裡,見到它厚實的身影… 當人們還在《沙丘》的幻想裡,讚歎穿梭在沙丘裡弗雷曼人神奇的自供自給蒸餾服時… 沙漠裡一隻可能被踩死的蟲子,已經實現蒸餾服自由了… 它也有一個讓人折服的名字:中華漠王! 閉合的鞘翅和腹部之間,形成了一個空腔… 於在炎熱的環境下,體內水分蒸發,冷凝到鞘翅上,一冷凝,又回落到腹部。 就這樣無限迴圈,實現了沙漠降溫永動機… 這哪是中華漠王,這簡直是李桑·阿爾蓋布啊! 大多數人只欣賞胡楊的整體美,卻沒有意識到,胡楊的葉片如此多樣。 同一棵樹上,同時長著柳葉形,菱形,楓葉形,圓形等葉片… 有的細長,減少水分蒸發,有的厚實,增加光合作用… 怪不得網友神評論:之所以叫胡楊,是因為胡亂長葉子嗎? 而無論是哪一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植物與植物之間的連線。 胡楊的根系很長,而且連綿相連,只要一棵有水喝,其他鄰居就可以共享。 不只是胡楊,不少樹下都會有真菌。 整片森林的養分透過菌絲輸送營養,透過菌絲交流化學和電子訊號。 當一棵樹面對傷害時,它會拉響警報,讓其他樹有時間分泌防禦性化學物質… 瀕死的樹更是會將他們一輩子儲存的養分,輸送給鄰居… 整個森林,就是一個www網路,不是world wide wed,是wood wide web樹聯網。 所有的樹緊密相連,相互依存,像阿凡達裡的樹靈網路,讓他們無論在環境惡劣的沙漠,還是在競爭激烈的雨林,都能生存下來… 不禁讓人感慨:這個世界就該是這樣的,彼此相連,傳遞資訊,互相依存… 這種聯結,讓人想起最近發生的一次交流。 最近,小紅書上有大量從Tik Tok遷移的外國人湧入。 陌生的世界湧入視野,機翻的生澀也無法抵擋彼此的好奇… 我們才知道原來因紐特人墓地的邊界,是用鯨魚骨頭做的。 活著的時候,鯨魚肉吃進肚子,死去的時候,在鯨魚的肚子裡尋求庇護… 生靈與生靈之間是這樣彼此依存的,原來另一個文化背景的人是這樣看待生與死,物與我… 圖源小紅書博主:siitchargruaq. 這位因紐特人女孩,眼睛旁邊的紋身,有三個紅點。 三個紅點代表兄弟姐妹,最靠近眼睛的一顆,代表著早逝的弟弟,眼睛代表著靈魂,她希望弟弟離自己的靈魂更靠近一點… 原來另一個世界的人,是這樣表達思念與情感… 圖源小紅書博主:siitchargruaq. 從什麼時候開始,世界變得隔閡,人群被分隔,栽培作物割裂了原始森林… 曾經緊密的連線斷裂,消失,支離破碎… 有一個概念,觸目驚心:綠色荒漠。 看似很茂盛,整齊劃一,但這何嘗不是一種荒蕪呢? 只有一種植物,只有一種生長方式,只有一種價值觀念,就算它如此茂盛,但等同於生機嗎? 對於綠色荒漠,不少人行動了起來,而且是以特別有趣的方式。 為了恢復森林,孩子們帶上一顆顆炭包裹著的種子球,奔跑在荒漠中,用彈弓投,擲… 慢慢地,世界各地的人加入了這場種子恢復計劃。 在跳傘上投擲,邊騎車邊投擲,邊坐直升機邊投,邊騎駱駝邊投擲… 這些種子,因為個體的力量,被傳播得越來越遠… 這就是每一個個體的力量,揮手抬頭,奮力打破隔閡,讓森林重新連成一片… 而最近小紅書上一條一條留言,不正是一次又一次向彼此的投擲。 隔著時差與語言,我們好奇,我們發問,我們呼應,我們牽連…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墨西哥背景的人發筆記提問: 自閉症兒子不喜歡墨西哥食物,但發現對亞洲食物有興趣,喜歡吃炒飯,橙雞和蒸蔬菜,有哪些適合兒童的食譜? 圖源小紅書博主:Francelia Moraga 留言下,無數人交出選單,可樂雞翅,咕咾肉,糖醋里脊,甚至貼心附上英文… 最終,誰能想到,在2000多條留言下,一道最最家常卻營養豐富的菜,勝出:西紅柿炒雞蛋! 在第二條影片裡,小孩吃得非常開心… 不少人還在這條全新的影片中繼續更進給出各種細節: 如果雞蛋腥味重,可以放點白醋… 如何在番茄尖端劃十字快速去皮… 還有人說:你是個好媽媽,你把你的寶貝們照顧得很好… 母親特別感謝地回覆:太感謝了!你的話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在此刻,大概誰也沒有想到,這道無比家常甚至普通的菜,原本來自美洲的經典作物,到達歐洲,再伴隨著葡萄人開闢的亞洲航線,抵達非洲,亞洲,印度,東南亞… 最後在萬曆年間進入中國,建國之後火遍全國的番茄炒雞蛋,最終跨越語言,跨越太平洋,跨越時差,抵達對岸,解決了一位墨西哥母親的深夜焦灼… 世界本來就是無法分割與隔離的,哪怕是最日常的菜餚,也藏著五湖四海不同民族的智慧… 這不就是互聯互通的意義嗎? 每一個人的投擲,讓彼此的聯結和觸碰成為可能,一次一次投擲濺起的漣漪,我們再也無法說,不同民族與國家是一座孤島… 就像《生命奇觀》裡優美相連的一幕。 在廣袤的新疆大地,塔里木河消逝在荒漠之中,似乎有些遺憾,它最終沒有流向大海… 但其實,它流淌的方向,更加壯麗。 塔里木河每一滴水滲入地下,透過一根根相連的根系,流進樹根,流上一根根樹幹,流進一片片樹葉,最後流到天上… 原來,每一棵胡楊都是塔里木河的支流,樹的形狀就是河的形狀,水分流淌於天地之間,沒有人再會認為,荒漠是一片虛無… 而我們也比以往,更需要像這些胡楊一樣,沙漠之下,緊緊相握,撐過寒冬與酷暑… 點選下方卡片關注我 點亮“ ”,久違的地球村,讓我們緊緊相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