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況久違。
作者 I 周佳麗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今日(3月3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漲超30%,市值一度衝破1000億港元。
此次IPO,蜜雪冰城引爆港股歷歷在目:融資認購超5258倍,認購金額超1.8萬億港元,刷新歷史成為新一代港股“凍資王”。
這是中國茶飲江湖一個不可思議的存在——成立28年,蜜雪冰城從鄭州一家幾平米的“寒流刨冰”小店,憑藉均價6元的茶飲、冰淇淋、咖啡,在全球範圍內開出4.6萬家門店,實現終端零售額583億元,2024年前九個月淨利潤35億元。
消費行業永不落幕,蜜雪冰城的神話才剛剛開始。
開店46000家
蜜雪冰城締造市值1000億
從不被看到,到成為頂流,蜜雪冰城留給外界最直觀的感受是其一騎絕塵的開店能力:2024年前9個月全球淨增約7700家門店,這樣的數字甚至很多茶飲品牌成立至今都還沒達到;到2024年底全球門店總規模突破4.6萬家,一舉超越連鎖經營品牌的“老師傅”星巴克,成為全球最大現制飲品企業。
“雪王”遍及全國大街小巷絕非誇張,覆蓋中國超過300個地級市、1700個縣城和全國約30000個鄉鎮中的4900個鄉鎮,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滲透率極高,是名副其實的平價王牌。
但其實,大眾看到的飲品、門店還有雪王等,只是蜜雪冰城冰山露出水面的一部分,隱藏在水下的供應鏈基礎設施才是它長成龐然大物的關鍵。
正如蜜雪冰城在招股書中展現的那樣,即便99%的門店都是加盟,但他們並不靠加盟費賺錢。
相較於零售業內動輒數十萬的加盟費,蜜雪冰城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省會城市的加盟費12000元一年,縣級城市每年也只有7000元。加盟費用佔比甚至都不到總收入的2.5%。加盟店月均營收13萬元,蜜雪冰城並不參與抽成。
大頭還是來自根據加盟模式向加盟商出售門店物料(包括食材及包材)和裝置,也就是靠供應鏈賺錢。
這件事,蜜雪冰城已經佈局和沉澱了十幾年,從2012年第一家生產工廠開始,到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現制飲品供應鏈領域中生產品類最全和規模最大的企業,在河南、海南、廣西、重慶、安徽的五大生產基地總佔地面積約79萬平方米,生產覆蓋了糖、奶、茶、咖、果、糧、料七大類用於製作現制飲品的食材,年綜合產能約165萬噸——這便是蜜雪冰城在巨大規模下還在持續穩健增長的重要支撐。
從生產基地到門店這段路途同樣至關重要。2014年起,蜜雪冰城開始建自己的倉儲,也是行業最早,現在全國有27個倉庫,可以做到90%區縣12小時內觸達,並且免物流費。為了給消費者提供統一的體驗,一個穩固的全鏈條冷鏈網路藍圖浮現——蜜雪冰城約97%以上的門店實現了冷鏈物流覆蓋,像318國道沿線等需要付出高成本的區域也囊括其中,保證產品送到門店時的口感依然保持不變。
長久以來,蜜雪冰城與加盟商、供應商實現了商業共贏的良性迴圈,打造了一個極致價效比的商業樣本。如此種種,蜜雪冰城構造了絕對稀缺的護城河。
即便賣著2元的冰淇淋、4元的檸檬水、6元的奶茶以及10元不到的咖啡等超級平價的飲品,但蜜雪冰城依舊堪稱中國最有價值的現制飲品公司——
2023年雪王淨利潤32億人民幣,第二年花了不到9個月就超越了這個數字,達到35億人民幣;公司淨利率也增長到了18.7%。這也正是自建供應鏈的魅力。

經歷過前幾年消費低谷,現金流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家企業的生命值,於投資者而言更是有著極強的誘惑力,是考量回報空間的重要指標之一。
蜜雪冰城在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九個月分別錄得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流入24億元、38億元及51億元,現在公司賬上還躺著近60億元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遠超同行。
這麼來看,均價6元的蜜雪冰城撐起千億港元市值,一點也不意外。
投資人爭搶份額
創下港股史上最大認購紀錄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蜜雪冰城於投資人而言都是一個心情複雜的存在:想投卻沒有機會投進去。
優秀的消費公司可能只有一次投資機會。依託穩健的內生增長動力,蜜雪冰城並不缺錢,直到2020年12月才開放唯一一次外部融資。當時曾有接近交易的投資人透露,“競爭十分激烈,各家為搶佔份額都派出了最強的團隊。”
深思熟慮之後,蜜雪冰城最終只選定三家頭部機構:高瓴、美團龍珠、CPE源峰,當時20多億元的融資規模,估值超200億元。
那是2019年前後,高瓴投資團隊在縣城和鄉鎮調研“下沉市場“消費需求時,發現了蜜雪冰城。2020年高瓴作為領投方,投資蜜雪冰城9.33億元,持股4.0%。後來蜜雪冰城啟動IPO,並在今年2月引入5名基石投資者,其中高瓴再一次加碼,認購3000萬美元。
同樣在2019年,美團龍珠團隊開始接觸蜜雪冰城,但當時後者並沒有開放融資的計劃。直到一年後,美團龍珠拿到了入場券,後來IPO基石階段又再認購1000萬美元。這背後是他們歷來篤定“中國的消費投資永遠有機會”。
紅杉中國也出現在蜜雪冰城基石投資人佇列之中。其實早從2005年成立起,紅杉中國就將消費確定為三大領域之一,在近20年來崛起的消費新業態和新品牌中進行了廣泛佈局,出手了SHEIN、薇諾娜、泡泡瑪特、李寧、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等一系列消費公司。而在新茶飲領域,紅杉中國不僅投資了多個品牌,更是在蜜雪冰城IPO階段毫不猶豫地重倉,共認購6000萬美元,表達了對中國消費行業發展前景的持續看好和長期信心。
股權融資和基石認購相對隱秘,大眾真正感受到蜜雪冰城的號召力是在上市前的公開發售環節,締造了港股歷史性一幕——
蜜雪冰城獲超5258倍認購,約1.82萬億港元認購金額,超過2021年上市前收穫1.26萬億港元的快手,創下港股史上最大規模的認購紀錄,是名副其實的“凍資王”。一場久違的盛況上演。
開啟下一征程
中國終將崛起一批全球性品牌
上市後,蜜雪冰城的第二曲線在哪裡?
咖啡和出海,浮出水面。放眼望去,中國咖啡敘事遠未了,蜜雪冰城在2017年推出幸運咖,目前總門店數已經超過4500家,崛起速度超乎想象。
海外也漸漸成為雪王的主場。從2018年“下南洋”在越南河內市開出首家海外門店,到現在蹤跡遍佈全球,蜜雪冰城在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中國內地以外的地區開出4800家門店,成為東南亞市場最大現製茶飲品牌。

蜜雪冰城印尼門店
站上港股IPO敲鐘舞臺,蜜雪冰城已來到連線世界的視窗,而它也將創造更大的想象力——投入更多資金用於支援海外業務發展,特別地是,將計劃在東南亞建立一個多功能供應鏈中心。一個讓全世界歎服的中國品牌正在走來。
歷史經驗表明,企業的長期成功不取決於表面的產品或營銷,而是背後系統性能力的積累。當行業進入“內卷”階段時,真正的贏家往往是那些堅守長期主義理念,默默“鋪設管道”的企業。
正如我們所見,蜜雪冰城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做這樣的事,這也是其長遠價值觀的體現。
以“奶”為例,為了在提升產品口感的同時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追求,蜜雪冰城成為現目前中國唯一拿到液體乳產品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現制飲品公司,2024年12月還與君樂寶合資建設了“雪王牧場”。
上市後,行動將進一步加速,此次全球發售獲得的所得款項淨額的66%都將用於供應鏈建設,如在海南生產基地建造專門生產冷凍水果、咖啡、糖漿和小料等產品的新設施,以及擴充倉儲體系等。
不論是糖、奶、茶,還是咖、果、糧、料,蜜雪冰城早已深紮在產業中,建起了難以輕易模仿的護城河。
說到這裡,只用簡單的“茶飲品牌”來概括蜜雪冰城遠遠不夠了。它更像一個“賣水人”——用極致價效比的現制飲品撕開市場的缺口,同時在底層構建一個橫跨農業、製造、物流的龐大帝國,將中國消費產業鏈的工業化能力推向全球。
在這場IPO浪潮背後,蜜雪冰城已經埋下一枚“時光膠囊”——成立於1997年的蜜雪冰城,將自己的股票程式碼設定為2097。
這一選擇並非簡單的數字遊戲,而是蜜雪冰城打造全球百年品牌的強烈象徵。而我們都將是見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