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櫻桃團隊來源:櫻桃大房子
全文2251字,預計閱讀需4分鐘。
1
最近上海兩會期間,一些醫學專家反應某些集採藥品可能存在質量風險等問題。
比如說血壓不降、麻藥不睡、瀉藥不瀉……
這事已經驚動了國家醫保局,國家醫保局給上海市醫保局發了一封措辭十分嚴厲的函件,要求上海市醫保局高度重視,迅速調查,儘早向社會反饋。
這事情如今在網上已經吵翻天了,但凡家裡有老人家的都知道目前集採的藥多麼垃圾。
我家人最近高血壓去醫院拿了三次藥,血壓都降不下來。


不僅僅是病人在吐槽藥效沒用,就連醫生都在吐槽,集採的藥物和醫療用品實在是沒法用。
集採的價格的確是很便宜,但也確實很沒用。
其實這樣的問題,誰又想發生呢?現在各方都在頭疼。
說到底還是那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過去十年,我們之所以可以享受到全世界速度最快,療效最好的,價效比最高的醫療保障。
說白了就是人口紅利疊加房地產紅利帶給我們的。
但這種紅利期並不是永久都存在的,一旦兩者消失,當年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保障也會隨之減弱。
最近很多人都在關注出生率,出生率影響的是未來的事情,但事實上老齡化才是目前經濟最大的威脅。
1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釋出會,介紹2024年國民經濟執行情況。
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31031萬人,首次突破3億人;65 歲及以上人口 22023 萬人,佔全國人口的 15.6%,比2023年又提高了0.2個百分點。
按照國際通行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就進入老齡化社會,超過14%就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也就是說中國早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其中東北的遼寧已經進入了超老齡化社會,上海也快接近了,哪怕是年輕人聚集的廣東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的第一階段。

之前網上有一張圖片傳得很火,廣東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全國的養老負擔。
但隨著廣東的老齡化也逐漸加重,也快自身難保了。
在老齡化社會下,且年輕人數量逐漸減少,如何保證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的就醫?
估計未來的公立醫院會愈發趨於兜底和基礎的保障,大病,貴病,只能轉向高價的私立醫院了。
其實這種趨勢早就已經有苗頭了。
1、2024年我們出臺延遲退休的政策,以及個人養老金制度,就是為了緩解養老金池子的負擔。
2、2024年11月,國家衛健委等多部門公佈,允許設立外資獨資醫院。
其實就是放開私家醫院的門檻,讓更多的資本進入到醫療市場。
3、2024年12月份,集採直接把藥物價格降到地板,同時大量原研藥退出中國市場。
此舉是為了減輕醫保基金的負擔,以後醫保和公立醫院只負責兜底,想要更好的治療只能花高價去私立。
4、上海深圳等地,逐步提高社保的繳納基數,隨著繳納社保的人數逐漸減少,只能透過抬高基數來維持社保基金的支出。
……
將來老齡化人口逐漸增加,人口出生率越發低迷,無論是醫保還是養老保險都受不了如此的大沖擊。
2
那和房地產又有什麼關係呢?
說白了醫療衛生行業也是靠國家財政撥款,而國家財政的錢哪裡來?
地方一層層的上繳,以前房地產紅火的時候,淨是房地產的交易稅費,增值稅,個稅契稅都是很大一塊蛋糕,還有房地產上下游的鏈條公司繳納的稅費等等。
那些年我們所有的公共衛生服務都吃到過房地產的紅利,包括高鐵票,水電費,還有今天討論度極高的醫院集採。
就是因為財政富足,以前蛋糕足夠大,對於一些事情,比如醫療腐敗,過度醫療,醫藥代表,醫生吃回扣這些都不大在意。
但是隨著蛋糕縮小,現在只能一層層的砍,醫療反腐抓了一輪,醫藥代表基本消失的差不多了,醫生也沒有了吃回扣的空間。
最後就連藥物的成本也一步步砍下來,而藥品公司為了保住利潤,只能犧牲質量了。
畢竟幾分錢一片的降壓藥,你還指望他有多少有效成本在這裡面呢?3分錢一片的葉酸片,藥企家的兒媳婦也不敢吃吧!
可沒辦法,現實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3
其實目前我們所經歷的,當年日本也同樣經歷過。
日本的老齡化出現的比我們更早,大約是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日本當年就出現了醫療崩壞事件。
簡單來說就是老齡化加速,老年患者增多,導致醫療資源愈發緊張。
最早出現了醫生出現嚴重缺口的事件,但這個不大會發生在我們國家,畢竟我們人口體量大,醫學後備人才一大堆。
緊接著第二階段則是不斷攀升的醫療費用,為了控制龐大的醫療支出,日本推出了“新醫師評審制度”,其實和我們今天drg和醫藥集採非常相似。
就是為了控制患者住院看病的費用,但控制的代價就是醫療質量的迅速下滑。
由於成本控制過嚴,導致醫療事故頻發,有些藥企為了保障利潤,甚至公然造假,我們也可以在新聞看到日本的藥企老闆動輒道歉。
到底是該合理的治病還是保守的節省醫療費用呢?大批次的醫生陷入道德困境,有的選擇離開了公立的醫療體系。
最後導致第三階段,醫患矛盾逐漸加深。1997年,日本醫患糾紛數量暴漲至3000起,是5年前的10倍。
由於醫生開藥無效,治療質量下降,普通人最終把怨氣和不滿全撒在醫生身上,導致醫患關係愈發緊張,醫生淪為社會戾氣的犧牲品。
當然我們的醫療工作人員已經意識到這次集採的一些弊端了,大家都在呼聲希望得到改善。
這一次上海兩會上的委員們就很大膽,對目前的集採藥提出新的建議,比如說保障原研藥的購買渠道,給患者自由選擇的權利,這一點很重要。
目前國家醫保局也非常重視這一次上海委員的反應,並表示21日立即到上海展開調研。
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醫保改革是早晚的,但這種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斷最佳化調整,相信在國家醫保局的重視下,集採藥效問題可以儘快得到解決!
當然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多鍛鍊,少熬夜,身體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啊。
加經濟學人小助手為好友,
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閱讀連線。
▼ 經濟學人小助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