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個行為,簡直是40多歲中年人的標配?

01
據說人到中年的標誌之一,是愛懷舊。
好像的確如此。
雖然在北京的時間非常緊張,我還是抽空回了一趟母校。
初見她的時候,我才18歲。
離開她的時候,我才22歲。
多麼青澀、多麼理想主義的青春年華啊。
孑然一身、一無所有,只有對未來的無限好奇和憧憬。
出走半生,再見她,我已經40歲了。
不僅我“老”了,學校也變了。
好多地方我都不認識了,但又到處都是當年的回憶。
02
進校門那一刻我就差點被卡在了外面。
當年門口一水的“保安大哥大叔”,現在頂多算個“保安小弟”,禮貌地把我攔在門外:
“請您刷校園卡或出示預約碼。”
啊,我一個也沒有。
我根本不知道,當年被大家嘲笑破破爛爛的小南門,不僅修得氣派了很多,還裝了閘機,不讓隨便進了!
我有點尷尬地解釋到:
“我是校友,畢業快20年了,回學校看看。”
保安小哥一句話差點給我整破防:
“啊,那您刷身份證就可以了,都有記錄的,歡迎回家!”
是呀,怎麼不算回家呢?
我在這個園子裡住了整整四年呀。
我們女生公寓的月亮門外,當年可是“奧特曼”集散地。
奧特曼=out man
等待的都是大家的男友=現在的前男友
現在月亮門也不開了呢!
可巧我這“校友”攻略又說服了看門大爺放我進去。
從月亮門進去,穿過女生公寓,就是我當年最怕的公共澡堂。
南方的同學一定懂,從捂著毛巾扭扭捏捏不敢走路,到光溜溜地走來走去還互相搓背,得經過多少心理建設!
澡堂居然還沒變樣。
還有手裡拎著小框的女生一邊往外走一邊捋著溼溼的頭髮。
我記得那時候,每次洗完澡,我就會直接拐到隔壁的學五食堂。
那是我大學四年最喜歡的食堂。
主打川湘菜系,閣樓上還有小碗小灶,實惠的物價足以讓“窮”大學生偶爾開個葷。
食堂出來去體育館的路上,是一條美到不像話的林蔭路,路邊滿是銀杏樹。
我趕上了最好的時候,銀杏葉全黃了,在陽光下像金箔一樣閃閃發亮。
路邊拍照的女生、換著各種角度給女朋友拍照的男生,一如記憶中的模樣。
看起來比他們更興奮的我,不知道會不會又也別人鏡頭裡的風景呢?
比起有些“巨無霸”大學,我們北師大的園子是很小很小的,而且有點“陰”。
以主樓為圓心,輻射整個教學樓範圍的梧桐樹上,永遠盤旋著好多烏鴉。
冬天樹葉都落了,烏鴉就像葉子一樣停在上面,遠遠看去樹還是滿的。
我們從女生宿舍穿過主樓,再到外文學院所在的教四樓,一路都是烏鴉“重災區”,沒有任何人的腳踏車能躲過烏鴉shi的攻擊。
我們當年都隨身帶著塑膠袋,上課的時候把車座罩上,出來以後得小心翼翼剝了這層保護膜才能繼續騎。
可現在的學生們不用這樣了,腳踏車全都有專門的車棚了。
但是,教四樓也不再是外文學院了。
啊,一切好像都沒變,一切又好像都變了。
我不僅想到一個老問題: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你想要回到哪一年?
如果是18歲,是不是很不錯呢?
那麼年輕,又那麼充滿幹勁。
每天穿梭在象牙塔裡的樓群中,根本還沒見識過外面世界的風雲詭譎,懷抱著最單純的理想。
當年我真的以為,大學時光就是我人生中最勇敢的歲月。
我敢犯錯,敢愛敢恨;
我敢揮霍光陰,敢撞南牆。
可是,如果時光真的可以倒流,我還願意回到18歲嗎?
我好像不願意呢!
儘管那段時光那麼美,但人生半程回頭看,發現不能倒流的不僅是歲月,更是人心。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無畏,是因為還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浪費”。
而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03
十多年沒回過北京,我真是做了好多有儀式感的事情哦。
但我知道,對於沒有這段記憶的讀者們來說,我這篇也可能就像流水賬一樣。
但誰的心裡,沒有這樣一本“流水賬”呢?
我們都希望它“流”得慢一點,可它悠悠地不聲不響,一轉眼已經走過了歲月綿長。
人到中年的我們,成過敗過,愛過痛過,有無數的追悔莫及,也有無數的來日方長。
人生不就是如此?
慢慢走,朝前看。
偶爾回頭,但總歸要繼續再走。
那讓我也問你們這個問題: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們願意回到過去嗎?
如果願意的話,又想回到哪年呢?
在那裡,一定有個念念不忘的人在等著你吧?
最後還是拉回到現實吧。👇
我要

徵求一下姐妹們的意見哦!

我前兩天直播奧倫納素的時候在文章裡放了一張照片,本來是幫大家種草護膚的,結果評論區好多姐妹都在要我這件羽絨服!!
這件輕薄的羽絨服北京現在的溫度穿它剛剛好,但如果到了深冬,它就又有點太薄了,當然北方的室內和南方也都合適。
如果大家真想要,我就打算去聯絡品牌開團,肯定還能多選一些應季的厚款。
其實我今天穿的羽絨馬甲也是同一家的。
可我又糾結,親們雙11是不是都買過羽絨服了呢?
姐妹們還是留言說一說吧,如果大家有需求,咱們就儘量給團上!
下期再見啦~❤️
1
END
1
正在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