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和牛商業(ID:heniucaijing)
作者:黃彩霞
和牛商業8月12日訊息,理想汽車正式掛牌港交所,這是自去年7月登陸納斯達克後,完成的雙重上市之旅。
此次IPO發行價118港元/股,開盤之後市值2400億港元。這是繼小鵬汽車之後又一家回港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與小鵬汽車命運相同的是,理想汽車在港交所上市首日盤中破發。
和牛商業(ID:heniucaijing)收到相關人士訊息,蔚來也正在趕來的路上。
理想汽車創始人、CEO李想在談及新能源造車企業股價波動時表示,自己不關心股價,也不打算賣理想汽車的股票,自己長期也不會賣,所以股價跟其個人關係不大。相比之下,更關心的是企業經營和產品。
一直以來,李想都被中國網際網路新興巨頭和投資大佬看好。理想汽車成立至今已獲得10輪融資,其中不乏明勢資本、藍馳創投、原始碼資本、梅花創投、經緯中國、元璟資本、美團、字節跳動等知名機構的身影。
王興曾數次在飯否中提到理想ONE,他對理想ONE的代言是狂熱的。他稱李想是少有具備“Think Different”人,“Think Different”是喬布斯對那些桀驁不馴、惹是生非,卻可以改變世界的人的肯定。
如此高的評價,可見王興對李想十分欣賞。
李想也不負眾望,自成立以來,理想汽車不同於其他走純電動路線的車企,選擇了製造增程式電動汽車,其優勢在於汽車電池電量不足的時候,透過加油補能,以延長車輛續航。
而三年來理想汽車只賣了理想ONE這一款車型,車型顯然太過單一,也常常被人詬病。
8月1日,理想汽車剛剛公佈今年7月最新成績單。資料顯示,理想汽車7月共交付8589輛理想ONE,單月交付量首次超過八千輛,同比2020年7月增長251.3%,環比2021年6月增長11.4%。截至目前,理想ONE累計交付量已達72340輛。
雖然創紀錄的交付量,但理想汽車的財務資料不佳。招股書顯示,理想汽車2018年至2020年總共虧損41億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已虧損3.6億元,是去年同期虧損的4.7倍。

招股書顯示,研發投入成為理想汽車持續虧損的主因,且這種情況在未來還會持續。但好在理想汽車賬面資金還算充足,並且也在探索賣車以外的業務,能夠實現一部分供給。
今年5月,李想曾在媒體溝通會上明確表示,“錢肯定多多益善,理想汽車不介意以任何一種方式獲得資金儲備。”
隨著此次順利登陸港股,理想汽車勢必也將獲得更充足的資金,為接下來的智慧汽車之戰做好準備。
李想曾經創立泡泡網、汽車之家,如今作為理想汽車的創始人,與小鵬、蔚來共同對戰特斯拉。李想最初創業時,也是從稚嫩開始,經歷了心的磨礪,才成為了今天的李想。
創業1.0:從孩子到成年人
李想18歲時就在籌備泡泡網,那時所做的一切,起心動念,都是因為熱情。在同齡人上學的時候,他在學電腦寫稿、做網站,他已經習慣了周邊人對他的不解和懷疑。
他的辦公桌上不會放多餘的東西,甚至他自己身上也不會戴手錶或者其他配飾,手機也不能帶手機殼,因為東西多了,會讓他覺得煩,他要求的就是極致簡單。
每次清潔阿姨收拾完桌子,李想會自己再收拾一遍,最好鍵盤的邊和桌子的邊對齊,筆記型電腦要乾淨地擺在桌面的中間,“我能做到的,我儘可能做到極點。”
第一次創業遭遇了危機,當時他以為的創業很簡單,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即使他一開始就獲得了成就,但依然無法掩蓋他內心的不自信。
此時的李想,純粹,孤獨。
泡泡網員工工資普遍都是兩三千,李想不在乎薪資水平,每月領1100。他不懂得帶領團隊,他的生活就是工作,直到有一天他走進辦公室看見一堆辭職信,當他打電話過去問這些人為什麼離開,卻沒人跟他說真話。
他慢慢反應過來,自己的管理風格有很大問題,他不溝通,甚至到了一種不正常的狀態。李想覺得那時的自己是一個“非常非常內向、甚至有點自閉的人”,但他不得不做出改變。剛開始很難,李想還是想盡各種辦法學著與人溝通,最終泡泡網在管理上有了新的開始。
“我討厭個人英雄主義,我們從來不需要救世主,我也不是救世主,只有我自己一個人,我狗屁也不是,我必須和大家協作。”
他之後不斷說起自信的重要性,“自信的最核心的一個原因是對自己的認知,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能放棄什麼,你就自信了。很多時候不自信就是什麼都想要。而且因為你自信了,很多人就會信任你,讓別人信任你的動力,是來自於你有夢想,你自信,這是作為一個創始人的重要因素。”
人類的生存就有兩個必要的能力:1、學習的能力;2、與別人協作的能力。
李想努力讓自己的管理方式更加合理,直到他創立汽車之家後,被捧上“80後創業偶像”的神壇。在2013年一檔企業家創業的節目中,還是能見到李想在創業困難時的急躁和不安。但不可否認他的認真和魄力。

(2013年,《贏在中國碧水藍天間》李想所在專案出現問題)
在十年的創業歷程中,從開始就年少成名,作為管理者,李想骨子裡還是留有一分傲氣,後來他在還是反省到:“從孩子到成年人的標誌是:知道自己內心想要的是什麼,知道什麼是可以放棄和妥協的;知道如何去學習成長了。
“看清楚自己最重要的目的是接受自己,你對自己苛刻,對別人也會苛刻,後來你會發現,很多東西,你沒法改變,也沒必要去改變。但並不意味著更容易妥協,過去是沒有原則才去不妥協,當你有了原則以後你會更容易妥協。”
創業2.0:選擇最好的時機去贏
在認清自己後,李想要做的就是規劃下一步,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泡泡網的最終放棄,讓李想總結了經驗。當時正是電腦行業風口時,他們卻沒有準備好,沒有錢、沒有經驗,再怎麼使勁也就是個行業第三。李想將它稱之為創業1.0階段。
到了汽車之家,也就是創業2.0階段,李想要的就是能贏,只有真正做成事業,李想才算是完整的,曾經的修煉秘籍,最終都要服務於贏。
“贏對於我來說是最根本的,所以這時候我要選擇最好的時機去贏。”
在2004年,在準備成立汽車之家之前,旅遊、房產行業都是參考項,李想和他的人選擇了汽車,因為他看到了汽車將迎來一個爆發期。
“做新領域的第一重要的因素不是喜歡,我可以不喜歡,但是必須在這個領域能做到第一,因為常年做老三是個非常痛苦的事,什麼都改變不了。”
“當時汽車市場跟1999年、2000年的電腦市場非常相似,是一個賣方市場。任何一個市場的爆發,都是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換的過程,這是爆發的本質。當時誰是市場第一,跟三年以後誰是市場的第一,沒有任何關係。”
選準賽道後,李想盡全力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
薛蠻子作為汽車之家的投資人,最開始投資汽車之家的時候,他問李想:新浪、搜狐這些大的入口網站也有類似垂直頻道,你怎麼能競爭過他們?
李想說:第一,自己最大的優勢在於自己是一個PC之外的外行,非常深切地瞭解中國幾億草根網民的需求。他本人沒上過大學,同時熱衷於汽車,是以一個外行人來做汽車網站,而看汽車網站的99%是外行;
第二,新浪、網易、搜狐週六、週日全休息,而汽車之家可以繼續上班,因為每個看車的人都是週六、週日才有時間,他一定看每天最新的價錢、最新的資訊。
這正是薛蠻子看重李想的地方,在他看來,李想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並把這件事情想得非常明白,這是難得的。隨即,薛蠻子給汽車之家投了100萬美元。
創業3.0:一流的商業是什麼樣的?
李想的成長是一路升級打怪,從眼神躲閃的宅男到百億級公司創始人,真實而激烈。
2012年,擁有哈佛商學院學歷的秦致擔任汽車之家CEO,李想用極具包容的態度去接納秦致。
李想要向秦致彙報工作,人們總認為這是個話題,其實道理很容易就想明白,這是兩個極致簡單的男人的合作。
秦致說:“我們兩個都不是很注重感受的,我們之所以能夠合作到現在,就是因為大家都是講道理的,誰說得對,聽誰的。做企業不能基於李想的感受,或者是我的感受,我覺得那是沒有道理的。”
李想認為,一個人的個人價值是由三個維度相乘組成的:知識 x 智慧 x 信任。
“以這三個維度相乘來看每個人的價值、成就和財富,世界是公平的。如果你只有一個維度,你再努力也是遠遠不夠的。”
當一個人將自己放在一個更大的框架下,他就會用更長遠的目光思考問題,無論是對於身邊的合作者,還是自己,都是收益的。
作為汽車之家的天使投資人黃明明評價李想:這小夥子的心態和情商是我見過人裡面最高的。李想的特質是他有足夠的心胸去容納各個方面的人,能夠很好的包容、信任秦致。
人們大多所面對的挑戰其實都是選擇,而非對錯。追究對錯,就會陷入責備刁難和無限的情緒,而以選項的角度去看是一種理性的處事態度。
李想將人的成長分為四個階段:
1. 有些事情可以做好,有些事情做不好,這是員工;
2. 我們可以把事情做好,也可以幫助別人把事情做好,但是並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聚焦的都是事,這個階段是管理者;
3. 我們可以把事情做好,也知道為什麼能做好,並把這樣的方法論賦能於團隊,聚焦於人,透過幫助大家的成長,讓團隊把業務做好,這個階段是領導;
4. 這個人走到哪裡,他身邊所有的人都在變好,這是領袖。
李想用喬布斯的例子說明,優秀的創始人不應該是自我為中心、表現自己聰明和優秀的個人英雄,而應該成為一個利他的智慧領袖。
喬布斯被趕出蘋果之前是前者,迴歸蘋果後是後者。
這就是一個人的成長,從接納自己,到實現自我價值,再從超越自我,到利他。
2013年12月,汽車之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李想成功收穫自己的第一個IPO。
對於這兩次創業,李想曾這樣評價:“那時候我做泡泡網,在PC網際網路時代做的三流生意,當時不甘心,做了第二次創業,做了汽車之家,汽車之家雖然是網站裡收入和排名遙遙領先第一名,這是移動互聯網裡做得比較好的二流生意,過去兩次創業經歷本質上都和一流的商業和生意沒有關聯。”
為了實現心中的一流,李想開啟人生中的第三次創業:造車。2015年,李想辭去在汽車之家的職務,創辦了車和家,後改為理想汽車,他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千億美金以上的公司”。
然而,造車是一條比他以往創業更加艱難的征程,“燒錢”更是繞不過去的坎。
2020年6月理想汽車創下了造車新勢力全新車型最快交付10000輛的紀錄,電動汽車爆發出的巨大潛力,讓投資者對李想和理想汽車充滿期待。
同樣,這簇星星之火迅速被人們察覺到,2021年,李彥宏、雷軍、周鴻禕紛紛湧入造車圈,毫無疑問,智慧汽車將會是未來非常重要的終端。
李想在這其中如何?日後自有分曉。或許如他所說:“這是一個行動者被意淫者辱罵的糟糕時代,也是一個行動者可以獲得超額回報的美好時代。”
CEO商業評論修改了標題
– END –
六節課教會你,
系統掌握商業分析能力

▲長按二維碼識別學習
CEO商業評論
(ID: CEObiz)
思想創造價值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沃頓商業》(ID: WhatonBusiness) 高階商業財富思想案例庫。商務合作及投稿請聯絡微信:whartonclub。

關鍵詞
李想
理想汽車
汽車之家
造車
泡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