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拍桌子:我就是王鳳英

李斌的刀就要真正落下來了。
來源 | 軒轅商業評論
作者 | 溫莎
“我作為團隊負責人,暴露了很多短板,辜負了大家的期待,深感歉疚,也必須為此承擔責任。”
4月2日,樂道總裁艾鐵成宣佈離職,並留言,“相逢有時,後會有期”。
這是一個來自蔚來高層的突然決定。
一天前,艾鐵成還在微博發文恭喜蔚來累計提供換電服務已超7000萬次,並宣傳樂道能共享蔚來能源體系。
替代艾鐵成的是原蔚來能源業務負責人沈斐。
他的接班此前並沒有風聲,蔚來大多數人是當天先收到的郵件公告,然後通過後來的重要資訊同步會議知曉的。
沈斐本人也是臨時接到的通知。
樂道換將的訊息成為李斌動刀的一個訊號。
如今,蔚來的人事調整繼續進行中,涵蓋蔚來樂道兩大品牌。
據不完全統計,僅4月以來,涉及的高管已達9人。
4月10日,蔚來發布內部郵件宣佈人事變動,原使用者關係(UR)負責人沈泓因個人原因將離開公司,孫明接任,向高階副總裁魏健彙報。
夏慶華接任孫明擔任蔚來上海區域公司總經理,向秦力洪彙報,夏慶華不再擔任樂道使用者運營及服務負責人。
有離職員工在朋友圈感慨:“斌哥終於摘掉了好人的帽子。”
外界渴望看到李斌的“黑化”,這是有成功先例的。
2024年,“老實人”何小鵬對小鵬汽車進行了幾乎換血式的革命——
12位高管10人捲鋪蓋走人,600名員工被約飯“洗腦”,採購部從“龍蝦鮑魚下午茶”淪落到“瑞幸都不敢點大杯”,最終完成了小鵬汽車的涅槃。
在小鵬的翻身史上,另一位靈魂人物是王鳳英。
進入小鵬後,王鳳英掀起了一場"成本革命"。
據說,在小鵬汽車內部,只要涉及成本控制的都最終歸王鳳英負責,大到供應鏈小到員工的差旅,嚴控支出。
連何小鵬都感慨,“她對成本控制很兇殘。”
有人將兩年前的小鵬和現在的蔚來相比較。
何小鵬年初接受採訪時的內容,都被解讀為對李斌的“友情提示”。
外界有聲音認為,蔚來汽車太需要一個王鳳英了。
也許是聽到了這樣的聲音,在一場蔚來的內部會議上,李斌直言——
“我不需要王鳳英,我就是王鳳英”。
只有流血的,才叫革命。
接下來,李斌的刀就要真正落下來了。
01

“該堅持堅持,該改進改進”

李斌曾說過,新品牌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創始人還活著。
這些活著的創始人都有自己的標籤——
李想是“產品經理”,何小鵬是“老實人”;
而幾乎伴隨著蔚來汽車的成長,李斌的標籤是“好人”。
員工,車主,媒體,投資人,供應商,所有接觸過李斌的人,評價都是一邊倒的好評。
他是新勢力中唯一一個與車主打成一片的CEO。
甚至在離職員工口中,李斌幾乎都是零差評的存在。
在提到李斌的時候,“迷妹”會說“謙謙公子,溫潤如玉”。
然而,慈不掌兵。
3月21日,蔚來汽車釋出2024年財報,全年淨虧損達224億元。
先不說盈利的理想和翻身的小鵬,就連曾經的小透明零跑都跑到了新勢力銷量榜的第一名。
在所剩不多的新勢力中,蔚來似乎掉隊了。
李斌的好人緣,在此時變為了一條條對蔚來的建議。
一時間“全網都在教李斌做CEO”。
“最近經常在微信上收到與蔚來公司治理相關的建議,現在每天晚上說感謝。”李斌在3月的一場溝通會上說。
對於這些來自外界的善意,李斌回應稱,在蔚來汽車的歷史,讓主動走人的VP有 20 位以上。
“2018年9 月份我們在美國上市,上完市我趕緊裁人,把美國團隊從700人減到200多人,當時這些人都是花了很多時間招的。”
李斌似乎想證明自己不是外界定義的“好人”,他對用人和企業經營有自己的認知。
“蔚來做事情是先把事情想清楚,沒想明白就及時反應,這不是蔚來做事的風格,別人說一句我們就立刻動起來,這樣就亂套了。”
李斌認為,蔚來汽車要該堅持的堅持,該改進的改進,該變革的變革。
既不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
02

從仰望星空到腳踏實地

李斌很早就意識到了蔚來問題的存在。
2024開年,李斌向全體員工釋出的內部信中強調——
未來兩年汽車行業變革將更為劇烈,競爭更加激烈。
要求員工做好思想準備,直面挑戰,並特意強調了降本的重要性。
李斌指出,過去幾年蔚來的業務邊界擴充套件很快,體系能力沒有完善的情況下,很多專案因為“業務理解不深入”“管理不細緻”造成了資源浪費。
因此“研發、供應鏈、質量、製造、銷售與服務、管理與支援的每一個環節、每一筆支出都要有計算與提升投資回報的意識,都要有持續最佳化節約成本與費用的能力”
“2024年,我們要堅決避免無效和低效的投入。
堅決省下不給使用者和公司創造價值的每一分錢;
省下每一度不需要用的電;
省下每一張不需要的檔案列印;
不浪費每一次點選與詢問;
不浪費每一次使用者反饋帶來的產品與服務改進機會。”李斌在信中寫道。
之後,蔚來汽車在內部啟動Cost Mining(成本挖礦)的專案,借鑑和學習立訊精密,將成本當礦挖,省下來的就是賺的。
然而,就是在一張紙都要省的2024年,蔚來汽車進入了擴張期。
除主品牌及換電、服務體系的擴張外,蔚來還接連推出了樂道、螢火蟲。
多品牌戰略之下必將增加研發與渠道的投入。
節流的效果不佳,開源又不得不做。
經過了一整年佈局,樂道銷量不及預期,將所有積壓的問題暴露出來。
2025年2月25日,一名即將離職的蔚來員工“小小蝸牛”在蔚來內部論壇“Speakout吐槽”釋出長文,提出十條建議——
呼籲公司應儘快從務虛轉化為務實,以市場為導向,拒絕幻想和口嗨,集中資源,直面現實。
其中包括砍掉燒錢又雞肋的手機業務,關掉淪為面子工程的牛屋,把樂道品牌價格直接腰斬到十六七萬,甚至建議“清理能力差的員工”。
幾小時後,李斌在評論區實名回覆:
“謝謝大家的建議,提升全員經營意識,從我自己做起。”
李斌終於開始動刀了。
“過去十年,我們在方向、願景的部分幹得不錯,但是腳踏實地的行動部分,效率、成本控制、精益管理,很多人做得比我們好很多,我們要向優秀的同行學習。”
仰望星空的蔚來終於腳踏實地了。
2025年春季戰略會上,李斌提出了“ROI(投資回報率)至上”的原則。
蔚來供應鏈部門被要求將零部件成本核算精準至小數點後四位,李斌要求,錢要花在刀刃上。
3月的一場溝通會上,李斌再次表示要在企業內部形成“原子級”的降本工作,從研發到供應鏈的全生命週期成本意識。
此外,研發降本也要提上日程。
螢火蟲趕上了蔚來的苦日子,釋出會將在蔚來汽車的上海中心的牛屋進行。
“以前的釋出會都要在外面搭臺子,搭完就拆掉很浪費,而在牛屋只需要承擔可能影響門店賣車的機會成本。”
李斌表示,螢火蟲釋出會佔用牛屋的時間從 5天縮短到了2天,費用是 35萬元。
而在外面辦釋出,一場活動要花一兩百萬元。
03

蔚來汽車仍有牌可打

3月一場論壇上,蔚小理三兄弟再度合影。
他們上一次見面是2023年7月15日,長春的中國汽車工業70週年“中國汽車T10特別峰會”。
再上一次是2020年6月,何小鵬在朋友圈po出一張與李斌、李想並排而坐的合照,文案寫道,“三個苦逼,憶苦思變”。
作為新勢力的種子選手,蔚小理從誕生之日就被放到了一起,可三位創始人同框的畫面並不多。
三人有限的幾次合影,李斌幾乎都站在中間。
可以看出作為老大哥的他,是小團隊中的黏合劑。
幾乎同時起步,一路升級打怪,送走了上百個新品牌,造車十年之後,三家新勢力在造車思路,企業文化,未來發展上漸行漸遠了。
理想汽車瞄準家庭,率先盈利,即將接受純電大考;
MONA成小鵬翻身之作,賺錢能力還有待提高;
蔚來汽車也沒有走入ICU。
其實,蔚來汽車仍有牌可打。
李斌在年初表示,2025年將是蔚來的4個大年:
技術大年、產品大年、換電站建設大年和國際化大年。
計劃中,樂道品牌除了L60以外,還將上市兩款家用SUV——
包括一款中大型6—7座SUV,以及一款大五座SUV。
3月17日,蔚來與寧德時代達成換電合作。
寧德時代宣佈向蔚來能源投資不超過25億元,雙方計劃共同打造“全球最大乘用車換電服務網路”。
4月,中東土豪和蔚來的合作加深。
中東投資勢力CYVN Holdings收購邁凱倫跑車業務後,打算藉助其投資的蔚來技術進軍電車消費產業。
有訊息稱,蔚來已簽約10億歐元,用於蔚來技術支援與專利付費。
4月9日,李斌和劉強東一起吃外賣登上微博熱搜,蔚來的朋友圈依舊豪華。
4 月13日下午,蔚來在上海區域的第10萬輛交付達成了。
蔚來成為在上海第一個成交均價在 30 萬元以上、並擁有 10 萬用戶的中國品牌,光環猶在。
自從2019年成為最慘的人之後,之後的每一年都有媒體“定調”李斌。
當有人問起2025年,希望自己被貼上什麼標籤時,李斌的回答是“最努力的人”,蔚來則要做“進步最快的公司”。
衡量進步的方式是錢。
“蔚來最核心的任務就是要在今年四季度實現盈利。”李斌說。
今年蔚來的九款新產品將陸續交付,到四季度,蔚來的銷售服務網路和換電站的建設會基本完成階段性佈局。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四季度不能如期盈利,對整個公司的長遠發展、商業模式都將是非常大的考驗,所以我們必須實現四季度盈利。
“如果蔚來不盈利,不能持續、健康地經營,那我作為一個CEO 是不稱職的,我覺得作為大家的朋友也是不稱職的。”李斌說。
蔚來最終能成功嗎?
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李斌已經下了狠心,就看這把刀砍的方向了。
  ·   END   ·  
視 頻 推 薦
合 作 對 接
尋求報道、商務合作、投融資對接媒體互推、開白、投稿、爆料等……
掃碼新增投資人說運營者微信,備註「商務合作」詳細溝通。

超 級 社 群
【投資人說】正在組建超級投資者社群、超級創業者社群、超級讀者群、超級媒體群等,目前總人數已超1000人。
關注【投資人說】微信公眾號,傳送資訊「進群」,與各行業精英直接交流,共同進步。
旗 下 媒 體
發現在看了嗎,戳下看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