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經媽媽,實名舉報《紅樓夢》,寶玉和襲人亂搞男女關係,教壞我家兒子!”

本文作者:甘北
首發公眾號:甘北
刷小紅書經常覺得詭異。
舉報喜羊羊、蠟筆小新、哪吒和奧特曼也就算了,最近還刷到有家長問:
“《紅樓夢》裡有成人情節,要不要阻止孩子閱讀?”
“我家孩子太愛看課外書了,擔心影響學習,要不要干預?”
“莫言的書都是臀和乳,真的不會帶歪孩子嗎?”
煩。還是你們這些大人單純,人家小孩哥搞不好物件都換幾個了,當爹當媽的還在阿巴阿巴穿開襠褲會不會太色情,操心都操不到點子上,下班回家那點破勁全用來對付自家孩子了。
我為什麼這麼激動,因為我就是上述“不務正業”的小孩啊。
我不僅看閒書,偶爾還要看鹹書。
小學就看完一整套瓊瑤了,初中就找來《情人》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一睹究竟,十幾歲就開始研究《白鹿原》裡泡陰棗養生的可行性,高中背下過一整本《小王子》,高考當天凌晨三點還在看《追風箏的人》。
我爸媽從來不管我,我爸媽只會跟我一起看。
感謝我爸媽。但凡他倆多管一點點,我今天就只能跟大家聊母豬的產後護理和發動機原理了。沒有人愛看母豬的產後護理和發動機原理,所以我將註定無法成為一個自媒體博主,這個公眾號也將不復存在。
而如果所有爸媽都不準孩子看喜羊羊和灰太狼,不準孩子讀課外書,整個自媒體行業都會覆滅。因為據我觀察,能在抖音、微博、公眾號任何一個平臺混出頭的,都不太會是一個“規矩”的人。
頭部博主們可能學歷高,也可能學歷低,但一定要有趣,鬼點子多,甚至有點野、有點邪。
羅翔之所以成為羅翔,專業是一部分,法外狂徒張三是另一部分;不吃竹鼠的華農兄弟,會喪失很大一部分記憶點;關注無窮小亮的人,對科普感多大興趣不好說,但一定對小亮感興趣。
時代在獎勵有個性的、敢出格、勇於曠野狂奔的人,而阿巴阿巴的家長們生怕自家孩子吃到了時代的紅利,把花剪掉,把枝剪掉,只留下一條毫無生趣的軀幹,以確保ta符合千篇一律的工業品標準,一生死死被框定在狹窄的軌道上。
而事實上,即便軌道也需要活泛的腦子。
看看現在的官方賬號,誰不是一個比一個野,消防的、反詐的、旅遊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拍不出,世界早被“不正經”的人佔領了,你還在擔心紅太狼用平底鍋拍灰太狼會不會太暴力,人家已經撿起平底鍋烙了一堆餅反手一個連結賣給你家孩子了。
行,你家孩子不做自媒體,那ta做編劇吧。
假設這兩個孩子同時成為編劇,前者在劇本里告訴大家鴉片戰爭是哪一年,辛亥革命是哪一年,林則徐在哪裡硝煙,戊戌六君子指的是誰……
很標準哦,再“正經”的父母也挑不出錯處。
後者則講了一個“很不正經”的宮鬥故事,麝香使小孩滑胎,木薯粉使小孩腹瀉,皇帝的子嗣被皇后一個個毒害,太后罰皇后去螽斯門前靜思己過,嬪妃跟皇后較量芍藥和牡丹的高下,貴人和狂徒繫著肚兜顛鸞倒鳳。
每個情節都嚇得“正經”的家長們趕緊捂住小孩眼睛的程度。
但你猜哪個會成功?
前者我反正沒在電視上看過,這麼難看的劇本賣得出去才見鬼了。
後者嘛,就是《甄嬛傳》啊。《甄嬛傳》之所以成為《甄嬛傳》,被廣大網友盤了十年還有新課件,還不是因為它細節豐富,有許多標準腦子想不到的花花腸子。
你要做編劇,就得有花花腸子,可花花腸子從哪來呢,總不能從小到大連《紅樓夢》都不讓看,成年了找工作了進入社會了,一下就精通“邪門歪道”了吧?
我其實是覺得“正經”的家長們很割裂,他們擁有極為混亂的底層邏輯。
一方面熱衷於雞娃,恨不得讓娃把所有時間都放在讀書上,另一方面又好像壓根不信讀書有用,把任何課本以外、跟升學無關的知識都視為洪水猛獸。
所以到底是相信知識的力量,還是不信知識的力量?
鴉片戰爭爆發於1840年,要考,有用;
清宮劇裡的“螽斯門”,螽斯指的是蟈蟈,繁殖能力強,寓意皇族子嗣延綿,不考,沒用。
因而只准記住前者,不準記住後者。
換言之,只能記住普羅的、大眾的、常識性的東西,而不允許差異化、特殊化的廣闊知識存在。
拜託,你家小孩知道的,通通是大家都知道的,他以後還怎麼脫穎而出?而在這樣嚴苛古板的環境下馴化的標準化腦子,還能有什麼想象力和創造性,能寫出什麼精彩紛呈、出人意料的好劇本?
想想吧,做遊戲的如果只會玩老鷹抓小雞,做設計的只敢用黑白灰,做銷售的只會說“歡迎光臨”,做產品的只知道橫平豎直……
啊,這是什麼職場災難?
天天就知道高考!高考!高考!所做的一切都只為高考!不讓看閒書,不讓看電視,不讓跟小夥伴玩,把孩子像罪犯一樣囚禁,限制他的行為,封閉他的思想,所做的一切都只為高考!
都知道學歷是一塊敲門磚,那門敲開以後呢?不要活啦?
雖然新冠以來人類平均壽命有所降低,但也不至於高考完馬上死,對吧?
高考完以後他要參加工作啊!工作就是賺錢,而賺錢的第一步是要了解消費者在想什麼、需要什麼。你要做動畫,就必須看過動畫,知道小孩子喜歡什麼、期待什麼,想要從動畫中獲得什麼。
那麼糟糕了,你家孩子小時候壓根沒看過動畫!
試問,那他還怎麼做出好看的動畫呢?
別說成年後可以惡補,小孩子看動畫的心情跟大人看動畫的心情一定是不一樣的,沒有經歷過童年每晚七點半守在電視機前的人,根本無從體會一隻小鹿從草叢裡跳出帶來的新奇、美妙感受。
人生許多體驗都有時限性,是隻在當時的,過了年紀就再難尋回,童年沒有種下的夢想種子,長大後又怎麼能期待它開花結果?
用再通俗一點的話來講,你把他關在空中樓閣裡遠離世俗,卻又希望他賺到花花世界的錢,這不搞笑嗎!
小時候這也不讓那也不讓,長大了又希望這也會那也會,怎麼會呢?從天而降嗎?你在老天爺那裡有人脈嗎?通曉一門忽然開竅的智慧?一秒讓你家孩子變得學富五車、旁徵博引?
想什麼呢?想peach
看吧,一本正經的,人家罵你你都聽不懂。
peach!想peach!懂嗎!
今日薦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