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麻醉中發生緊急氣道事件的處理方式

麻醉過程中,氣道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核心環節。緊急氣道事件具有突發性、複雜性特點,需根據具體情況採取分級處理策略。本文結合臨床常見場景,系統梳理不同危急狀況的處置流程。
一、困難氣道事件
‌發生場景‌:
困難氣道多見於肥胖、短頸、小下頜、頸部活動受限、舌體肥大等解剖異常患者,常因插管失敗導致“既不能插管,也不能通氣”的危急狀態‌。
‌處理流程‌:
1.‌術前預判與準備‌:透過Mallampati分級、甲頦距離測量等評估風險,備齊可視喉鏡、纖維支氣管鏡、喉罩等高階氣道工具‌。
2.‌預充氧與團隊協作‌:誘導前純氧預充3分鐘以上,建立氧儲備;確保至少兩名麻醉醫師在場協作‌。
3.‌階梯式干預‌:
首選方案:嘗試可視喉鏡引導插管或喉罩置入‌。
備選方案: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插管‌。
緊急處置:若持續缺氧(SpO<80%),立即行環甲膜穿刺或切開術建立有創氣道‌。
二、急性呼吸道梗阻
‌常見誘因‌:
包括分泌物堵塞、喉痙攣、異物誤吸、舌後墜等,表現為血氧飽和度驟降、胸廓無起伏‌。
‌處置要點‌:
1.‌快速解除梗阻‌:
舌後墜:置入口/鼻咽通氣道或提下頜‌。
分泌物/異物:立即吸引清除,必要時使用支氣管鏡取物‌。
2.‌緊急通氣支援‌:
面罩加壓給氧(FiO=100%),配合雙手託頜法開放氣道‌。
無效時改用喉罩或食管氣管聯合導管通氣‌。
3.‌藥物干預‌:喉痙攣可靜脈推注琥珀膽鹼0.25-0.5mg/kg‌。
三、過敏反應相關氣道痙攣
‌典型表現‌:
全身麻醉中突發皮膚紅斑、支氣管痙攣、喉頭水腫,伴低血壓、心動過速‌。
‌關鍵步驟‌:
1.‌立即停藥‌:停用可疑過敏藥物(如肌松劑、抗生素),維持迴圈穩定‌。
2.‌激素與腎上腺素‌:
靜脈注射腎上腺素10-50μg(稀釋至1:10,000),每5分鐘重複至症狀緩解。
甲強龍1-2mg/kg或氫化可的松200mg靜脈滴注‌。
3.‌氣道管理‌:
喉頭水腫者儘早氣管插管,避免延遲導致插管失敗‌。
嚴重水腫插管困難時,直接行環甲膜切開術‌。
四、誤吸導致的氣道事件
‌高危因素‌:
急診飽胃、胃腸動力障礙、反流史患者,麻醉誘導期易發生胃內容物誤吸‌。
‌處理方案‌:
1.‌體位與吸引‌:頭低側臥位,迅速吸引口咽部及氣管內反流物‌。
2.‌支氣管灌洗‌:經氣管導管注入生理鹽水5-10mL反覆沖洗,配合吸引‌。
3.‌藥物與呼吸支援‌:
氨茶鹼0.25g靜脈緩註解除支氣管痙攣。
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10-20mg)減輕炎症反應。
頑固性低氧血癥需機械通氣,採用PEEP5-10cmHO)改善氧合‌。
五、通氣不足與低氧血癥
‌誘因分析‌:
多因麻醉藥殘餘(如阿片類、肌松劑)、呼吸中樞抑制或肺順應性下降所致‌。
‌針對性處理‌:
1.‌機械通氣調整‌:增加潮氣量至8-10mL/kg,調整呼吸頻率至12-16/分,維持PaCO₂ 35-45mmHg‌。
2.‌藥物拮抗‌:
阿片類過量:納洛酮0.1-0.4mg靜脈注射。
肌松劑殘留:新斯的明0.04-0.07mg/kg聯合阿托品‌。
3.‌代謝糾正‌:查血氣分析,糾正酸中毒(pH<7.2時予碳酸氫鈉)、電解質紊亂‌。
六、緊急處理通用原則(ABS流程)
AAsk for help)‌:立即呼叫支援,啟動急救團隊‌。
BBreathing)‌:優先嚐試聲門上工具(喉罩/口咽通氣道)通氣‌。
SSurgical airway)‌:若通氣失敗,3分鐘內完成環甲膜穿刺或切開‌。
總結
麻醉中氣道危機需遵循“預判分級團隊協作”原則,結合患者個體差異選擇最佳處理路徑。定期模擬演練、規範急救裝置配置(如環甲膜穿刺套件、可視插管工具)是提升救治成功率的關鍵‌。
學術文章、科普文章約稿:
文章請傳送至[email protected]或新增微信weitiegang99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