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詳解與應用,關鍵時刻的救命技能,必須掌握!

⬇️點選關注美國媽媽網⬇️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又稱腹部衝擊法,是一種簡單卻極其有效的急救技術,用於解除氣道異物阻塞,挽救生命。
無論是家庭、學校、公共場所還是工作場所,掌握這一技術都可以在關鍵時刻幫助他人甚至自救。
適用場景與判斷
海姆立克急救法適用於以下場景:
1. 氣道異物阻塞:

當患者因

食物、玩具

其他物品

卡住喉嚨,導致無法呼吸或說話時。
2. 常見症狀:
無法發聲或咳嗽。
面色發紫或蒼白,表現窒息手勢(通常用手抓住喉嚨)。
呼吸困難或完全不能呼吸。
需注意,若患者還能咳嗽或呼吸,應鼓勵其繼續咳嗽,儘量自行排出異物,而非立即施救。
操作步驟
成人與1歲以上兒童
1. 確定窒息狀況:
 詢問患者是否被噎住,觀察其是否能夠呼吸或發聲。
2. 站位與準備:
 站在患者背後,雙手環繞其腰部。
3. 手部位置:
一手握拳,將拇指側置於患者肚臍上方、胸骨下方的腹部。

另一手抓住拳頭,為施力做好準備。
4. 施加腹部衝擊:
 快速向內上方用力壓迫腹部,模擬咳嗽動作產生氣流,將異物衝出。
5. 重複操作:
 持續施救,直至異物排出或患者恢復正常呼吸。
6. 緊急情況:
 若患者失去意識,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並開始心肺復甦(CPR)。
嬰兒(1歲以下)
1. 判斷窒息:
 若嬰兒無法哭泣、咳嗽或呼吸,需立即施救。
2. 背部拍擊:
將嬰兒面朝下,放在前臂上,頭部低於身體。
用掌根拍擊其兩肩胛骨之間的背部,重複5次。
3. 胸部按壓:
翻轉嬰兒面朝上,保持頭部低於身體。
用兩根手指在乳頭線下方按壓胸部,重複5次。
4. 交替進行:
 背部拍擊與胸部按壓交替進行,直至異物排出或嬰兒恢復呼吸。
5. 注意事項:
 避免用力過猛,以免造成內傷。
特殊人群(孕婦或肥胖者)
1. 調整手部位置:
 將手的位置上移至胸骨下方,避免對腹部施壓。
2. 操作要點:
 其他步驟與成人版類似,施加的壓力同樣需快速而有力。
常見誤區
1. 忽視意識狀態:
 若患者失去意識,應立即實施心肺復甦,而非繼續海姆立克法。
2. 錯誤的力道或位置:
 施壓位置錯誤可能導致肋骨或內臟受傷,需精準定位。
3. 不必要的干預:
 當患者能咳嗽或部分呼吸時,不應貿然施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拓展應用
1. 自救:
o 若獨自遇險,可將腹部靠在桌子或椅背等硬物邊緣,快速向內上方施力。
2. 動物急救:
o 對寵物(如狗)窒息時,可參考嬰兒急救方法,結合體型進行背部拍擊腹部衝擊
重要提醒
1. 急救後就醫:
 即使患者恢復正常呼吸,建議前往醫院檢查,排除內傷風險。
2. 保持冷靜:
 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並迅速採取行動是成功施救的關鍵。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項人人應掌握的急救技能。在關鍵時刻,它不僅可以挽救生命,還能增強家庭和社會的安全感。透過學習和實踐,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守護生命的急救者,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圖片來自網路,尊重原創,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你會海姆立克急救法嗎?
推薦閱讀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相關文章